六字之六(下)

神傳漢字看人生運道(十三)叱石成羊

作者:陳彥玲

倉頡像。(素惠/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328
【字號】    
   標籤: tags: , ,

筆者成長於台灣南部純樸的鄉下,那裡幾乎人人相信神明。入小學以前在道教辦學的幼稚園讀書,常常被廟中的雕刻吸引而忘了時光,那些壁上繪畫或雕像都在說著古人如何修身養性,進而求道修煉的故事。爾後讀書的小學更緊鄰著幼稚園,放學後仍會為那些述說修道故事的雕刻或繪畫而流連忘返,點石成金或叱石成羊的神奇也就成了童年心嚮往之又繽紛多彩的白日夢了。

與袁枚、蔣士銓並稱「江右三大家」的趙翼以其古詩著稱,例如「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就看得出來他作品的宏大氣度。專於文學與史學的他曾留下這樣的詩篇述說皇初平叱石成羊的事蹟:《庚午同年招飲於吳山丁仙閣》「地傳丁令歸來鶴,石是初平叱後羊。」也在《次韻寄答陳蘭江同年金華教授》詩中提到:「初平叱石仙蹤在,安得相尋醉碧筒。」

晉朝葛洪的《神仙傳‧皇初平》篇記載著皇初起尋找失散四十餘年的弟弟初平的故事:「皇初平者,但谿人也。年十五而使牧羊,有道士見其良謹,使將至金華山石室中,四十餘年,忽然,不復念家。其兄初起,入山索初平,歷年不能得見。後在市中,有道士善卜,乃問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令牧羊失之,今四十餘年,不知生死所在,願道君為占之。』道士曰:『金華山中有一牧羊兒,姓皇名初平,是卿弟非耶?』初起聞之,驚喜,即隨道士去尋求,果得相見,兄弟悲喜。因問弟曰:『羊皆何在?』初平曰:『羊近在山東。』初起往視,了不見羊,但見白石無數,還謂初平曰:『山東無羊也。』初平曰:『羊在耳,但兄自不見之。』初平便乃俱往看之。乃叱曰:『羊起!』於是白石皆變為羊,數萬頭。」

初起好不容易找到失散的弟弟又見到如此神通,高興之餘當然也想跟著學習,就問初平說:「弟獨得神通如此,吾可學否?」初平表示:「唯好道,便得耳。」所以初起便離棄了妻子,與初平一同求道。他們共服松脂茯苓,經五千日,就能行於日中而無影,並有童子之色。後來兄弟皆改了名為魯班與赤初平。傳聞其後有數十人服此藥而得仙者。

這段記載講述了幾個很有意思的事情:首先提到人可以經過特殊方法的鍛煉將肉眼看不到的物質以特殊的方法加以轉換成形,是謂成仙得道。所以,未經修道的初起怎麼也看不到那數萬頭的羊,還是得要靠初平的法術將之轉換成肉眼可見的羊。第二,當初道士見到了初平的良謹心性才授予法術。所以心性乃修道的基礎。

第三,道士占卜初平的去向,也說明了不同時空內發生的事情其實都可能被探知,這有點像一個有經驗的老師光聽教室的聲音就知道學生的狀況一樣。何可以謂之迷信耶?第四,初平的道得靠藥方來轉化肉身的本質,轉換到與陽光頻率相通而立於日中可以無影。第五,初起求道得拋棄妻子,脫離人世生活。最後,此道傳於當時,也讓數十人能成仙。

中國歷史上人與神仙共處一世的事蹟記載繁多,只可惜在近代理工科學當紅的時代裡,多數人失去了了解歷史上用不同方式去探究生命真相的機會。但可惜,多如繁星的修道方法,和浩瀚如海的古籍卻不太適用於現代人的生活。十分幸運的是1992年傳出的法輪大法卻能讓人在不用拋妻棄子、脫離社會也無需服用丹藥的情況下可以使人得法圓滿,真是千年不遇萬年等待的正法正道。末以詩一首為記:「石頭變羊乃障眼,良謹得道是神仙,拋妻服藥不入世,現今等法莫待閒。」@#

點閱【神傳漢字看人生運道】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西元1236年文天祥誕生於江西廬 陵淳化鄉富田村,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宋史》上說他「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秀眉而長目,顧盼燁然。自為童子時,見學宮所祠鄉先生歐陽修、楊邦義、胡銓像,皆諡『忠』,即欣然慕之。曰:『沒不俎豆其間,非夫也。』從小就立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節志。
  • 《左傳‧隱公三年》如此記載:「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順甚麼呢?順天道、順天理是也!
  • 「六月飛雪有奇冤,迷中世人看不透,還以人心誤天機,天示異象警深淵。」被讚譽為東方莎士比亞的關漢卿以其《感天動地竇娥冤》的雜劇廣為人知。《錄鬼簿》記載:「關漢卿,大都人,太醫院尹,號已齋叟。」但家世祖輩行醫的淵源卻無法滿足他豐富多樣的才華,更不能滅息他居於強權暴力統治下的正義之火,因此留下了一齣齣動人心弦的雜戲傳世。
  • 壞人之所以壞,就是會不擇手段的為了達到一己之利可以犧牲他人的利益甚至生命。
  • 「竇娥冤」雖然說是創作的劇本,但也不是空穴來風的無中生有。春秋時有個傳說,記載於《淮南子‧覽冥訓》,或許是為其最早的雛形;「庶女叫天,雷電下擊,(齊)景公台隕,支體傷折,海水大出。」
  • 晉國的將領荀偃雖然因為軍隊之間各懷己見,沒有齊心而無法取得勝利,卻留下了這句後世廣泛使用的語彙。他對軍士下令說:「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余馬首是瞻。」他要兵士們看著他的馬頭來決定隔天抗秦的行動方向。此後,「馬首是瞻」就被用來比喻聽從指揮或追隨的意思。
  • 《論語‧顏淵》篇裡說:「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鄧析子‧轉辭》:「一言而非,駟馬不能追;一言而急,駟馬不能及。」 好一個駟不及舌,再快的飛馬奔騰也不過是一場塵埃落盡,但一句傷人的話卻可能烙印心中數十年而不去。因此,自古聖賢之道「修口」是必備的功課。
  • 牛郎織女的故事流傳著許多不同的版本,版本間的細節雖有出入,但都有著「善惡有報」的價值觀。 牛郎已孤苦無依,又遭兄嫂欺壓,幸遇老牛相助,不但與天上織女成了婚還養育了一對兒女。
  • 《莊子 內篇 養生主》用了三百餘字描述庖丁解牛的神乎其技,這個故事至今流傳,莊子提點的諸多智慧非常值得現代人在忙忙碌碌又汲汲營營的世界中,細細思量與對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