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躲在家不出門不工作 可能是亞斯伯格症候群

文/黃偉俐(身心科醫師)

自我封閉的繭居族,可能有被忽略了的亞斯伯格症候群。(Shutterstock)

人氣: 10148
【字號】    
   標籤: tags: , ,

日本這幾年的一大議題叫做「繭居族」,這是由英文cocooning翻譯過來,cocoon就是繭的意思。日文為Hikikomori,由Hiki和Komoru兩部分組成,分別為「退隱、抽離」和「隱蔽、社會退縮」的意思。指人獨處於家中小小的空間、不上學、不上班、儘量不出門,自我封閉地生活。拒絕社交、拒絕參與社會,也不關心外界的發展或改變。

在日本高度都市化的地區,社會給予青少年不少的壓力,常常使他們覺得自己是失敗、無用的。有一些小孩因為缺乏社交技巧,在學校不能好好地和人互動,再加上被霸凌的經驗,一開始會出現「學校恐懼症」,演變成拒學,最後待在家裡。

根據日本的研究,這些青少年即使是勉強畢業後,旋即會遇上就業困難,多數只能找不接觸人的兼職工作,到最後完全不想就業。他們大多只有因為肚子餓才偶然出門,甚至也不跟家人交談互動,有時網際網路是唯一跟外界連繫的管道,以電腦、電視、書本、睡眠或個人嗜好為伴。

在 2010 年日本內閣府的統計中,繭居族人數達到 23.6 萬人,只會因為興趣而外出的準繭居族人數則高達 69.6 萬人。長年致力於此領域研究的齋藤環醫師估計:由於繭居族不與社會接觸,因此實際數目大約應是一百萬人左右。繭居族這個現象,從1980~1990開始,即使以日本20~50歲塊3千萬人口來看,占了有3%,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但是用23.6 萬人來看,也有0.8%。

這個現象也不只日本獨有,在南韓的繭居族則是被視為患有嚴重的「網路成癮症」,也被視為是南韓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2015 年調查發現,繭居生活型態在美國、中國、西班牙等國家都有記錄案例。研究指出,在任何已開發國家都有繭居族,特別是在青年失業率高的國家。

台灣當然也有繭居族。我有個病人,她的兩個女兒都已經30幾歲了,未婚、無業,每天吃便當、上網、電玩過日子,偶而跟網友出去,已經好幾年了,屬於「準繭居族」。媽媽怎麼說她們都沒有用,就說反正幾乎不花錢,也沒做壞事,叫媽媽不要念,也不願看醫師求助。像這個案例聽起來比較跟父母親的教養有關係,跟精神疾病無關。

日本對於繭居族的看法,比較傾向用心理因素跟社會文化去解釋,但是他們也描述繭居族普遍缺乏適當的社交技巧,這就可能忽略掉兩個很容易發展出繭居族的精神疾病 ——「亞斯伯格症候群」跟「社交焦慮症」。

門診中出現過一個19歲卻已經繭居超過一年的男生,他先是在高中拒學,然後就整天待在房間中,大部分是上網打電玩。這個例子比較特別,因為個案來不是求助,而是希望做檢查,想確定自己是不是亞斯伯格症候群。是的,以我的經驗,這確實是一個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個案,門診中也遇過幾個類似的案例,或者聽過類似的故事。他們的共同特徵是:

1. 往往從國小就有嚴重適應障礙,國中、高中開始拒學,情緒不穩定
2. 很難發展適切的人際互動,幾乎沒有朋友,即使對待最親的家人也是冷冷冰冰
3. 只對特定的事務有興趣,但不一定是上網或電玩,有時是模型、音樂

美國有一個最有名的案例是「普林斯頓炸彈客」,個案曾經短暫擔任過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教授,之後即離群索居,獨居在森林裡的貨櫃屋,可以說是標準的繭居族。除採買之外,幾乎足不出戶,也不跟任何人互動,但不定時就寄出炸彈包裹給一些名人。警方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破案,被抓之後,經過司法審判跟鑑定,被高度懷疑是亞斯伯格症候群。

目前對於亞斯伯格症候群的病人長大之後變成怎樣的研究很少,如果以自閉症族群(含亞斯伯格症候群)來看,4成以上可能會有繭居的情況出現,但這裡面會以自閉症,或亞斯伯格症候群合併智能障礙的個案為主。

但值得注意的是:

● 亞斯伯格症候群的發生率有逐漸增加的傾向,原因目前並不清楚,但盛行率據估計從每千人1.2人上升到7.1人,已可造成不容忽視的家庭與社會影響。

● 在這幾年中社會的變化很大,包括青年的高失業率、低薪、電玩的盛行跟過度依賴網路世界,都有可能造成更多的亞斯伯格症候群病人無法融入社會,成為繭居族。

所以當你的小孩從小就有嚴重適應障礙、開始拒學;很難發展適切的人際互動,幾乎沒有朋友;把絕大多數的時間都花在特定的事務上,請儘快尋求精神科醫師的診療與協助。等到變成繭居族,連就醫都會很困難,更難回歸社會。

編者註:亞斯伯格症候群

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 syndrome)屬於「自閉症譜系障礙」的一種,其症狀相比其它類型的自閉症沒那麼嚴重,通常從年幼時開始出現,表現為不與他人做眼神交流,無法理解別人肢體語言表達的含義,不知如何與人交流;很少展現內心情感;興趣單一,不喜歡變化等。在治療上,目前沒有特別的藥物治療方法,主要是針對不同患者的情況進行適當的行為訓練和引導,幫助孩子更好地發展、融入社會。

· 8歲自閉兒奇跡「開心鎖」 變身最快樂男孩

· 別怪病人不努力!面對憂鬱症 你該做這幾件事

· 12歲以下的孩子 別讓他們碰社交媒體

<本文授權轉載自黃偉俐醫師的部落格>

責任編輯:李清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