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活到老 學到老

洪秋月和長青學苑的故事

長青學苑校長洪秋月女士。(伊鈴/大紀元)

人氣: 325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8年10月29日訊】
(大紀元記者伊鈴報導)18年前,移民童女士退休了,因無法適應加拿大的生活:冬天太長,冰天雪地,到處見不到人。她買好了機票,打好行李包,只等唱完國歌,拿到身分就回台灣。

當時,洪秋月正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開辦了長青學苑。童女士經人介紹來到學苑,學習英文會話、音樂、西畫等,從此一住就是10年,再也沒提起過要回台灣。

童女士患有憂鬱症,但在長青學苑8年的時間裡從未發作過,直到生命的最後。她的女兒說,長青學苑讓她媽媽度過了生命最後一段快樂的時光。

洪秋月女士(長青學苑提供。)

「好山、好水、好寂寞」是當年許多移民對加拿大的真實感受。20年前,華人社區活動遠沒有現在這麽豐富。那些新移民長者和退休人士,既不會開車,英文又不好,再加上環境陌生,文化差異等問題,使他們無法融入當地社會,更覺孤獨寂寞。

長青學苑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立、發展起來。18來,洪秋月女士和她的同仁秉承愛心、熱心和奉獻精神,為社區長者提供一個學習、娛樂和交友的平台,讓他們重拾年輕時中斷的興趣愛好,重建自信。

從零開始

1987年,洪秋月女士以企業家身分移民加拿大,最初在賓頓經營溫室花園,種植切花,經營花卉生意。5年後考上安省教師執照,做回教師本行。

她熱心助人,也就是台語所說的「雞婆性格」,工作之餘創辦「台灣合唱團」和「台灣室內樂團」,到社區及加東各地巡迴公演。

隨著兒女成家立業,洪秋月女士也臨近退休年齡。她覺得自己再掙錢,意義不大,決定創辦一所長者學校,讓那些年長人士,能重新拾起年輕時失落的夢想;同時也提供一個聚會交友的場所。

洪秋月女士、長青學員董事會及學員參加社區活動。(長青學苑提供。)

萬事起頭難,辦社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面臨的是找場地、運作經費、合適師資等問題。在剛起步的許多年裡,洪校長拖著一個文件箱,奔走在多倫多市區,找場地、找老師、找經費資助。

2000年1月,長者學苑終於在北約克央街一家社區中心正式開辦。當時,華人社區還沒有國語長者學校,長青學苑作為第一個用國語交流的長者學校,受到社區人士的熱烈歡迎。2003年、2004年,洪秋月分別在文化中心、大都會開辦分校。

洪秋月女士、長青學員董事會及學員參加社區活動。(長青學苑提供。)

當時,沒有辦公室,洪校長和她同事就在走廊上擺兩張桌子,充當臨時辦公室。那時,洪校長的後車箱裡裝滿了辦公用品,每天到處奔走。這樣持續了7年,直到2009年搬到3680 Victoria Park Ave. U.6,才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地方。

籌集經費

「運作經費是辦學最大的困難。」洪校長說,長青學苑是一個服務機構,學費是象徵性的,每年的會員費才10元,還有多種課程可以選擇。交一點學費的目的主要是讓學員重視課程,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是鼓勵學員走出來,融入群體(學習不落人後 創造人生的第二春) 。

為了辦理慈善機構註冊手續,洪校長拖著小文件箱,行走在冰天雪地裡,在大雪覆蓋的公園小路上迷過路;在擁塞的堵車中,因為疲倦而睡著了。

2005年,長青學苑已經成為加拿大聯邦註冊的慈善機構,但經費撥款有限,因此日常運作主要靠籌款。現在,長青學苑週一到週五都排滿了課程。為了減輕經費負擔,在週末和晚上將場地設備出租來維持部分開支。

強勁的後盾

創辦一個社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個人需要付出時間、精力、甚至金錢,還需要許多背後的支持。洪秋月校長首先獲得家庭的全力支持,兒子媳婦都很孝順,非常支持她的工作。每逢重要活動,兒子全家出動來捧場。

另一個更強大的支持來自員工和義工團隊。長青學苑有專業的教師團隊,其中很多教師長年義工教學,有的教師報酬很少,有的老師已持續教了17、18年。洪校長早就聲明:這裡不是掙錢的地方,是服務的地方。

洪秋月女士、長青學員董事會及學員參加社區活動。(長青學苑提供。)

「一個慈善團體,沒有一個強大的義工團隊,是不可能成功的。長青能夠一直往前走,是背後一批偉大的善心人士的支持。」洪校長說,「長青學苑有一群任勞任怨,長年辛苦,只問付出,不求回報的工作團隊,他們包容、體諒,發揮愛心、所長。」

有人說,洪校長很有號召力,每當遇到困難,總是要人有人,要錢有錢,事情最終能得到解決。洪校長自己對此深有體會:「我並不畏懼,因為我知道我並不孤單,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大家總能給我力量,幫助我解決困難。」

苦樂其中

在長青學苑工作了10年的祕書淑敏說:「洪校長的最大特點就是,看到什麽就去做,而且充滿活力,停不下來。」洪校長說自己是「雞婆性格」,也就是熱心。她喜歡服務人,看到了問題就想去幫忙,是個閒不下來的人。

目前,長青學苑董事及行政義工達15名,教師近25名,特色課程包括:毛巾操、排舞、太極拳、生物能氣功、五禽戲、羽毛球、乒乓球、瑜珈、攝影、電腦等; 特別是音樂科目: 合唱團、二胡、打擊樂、吉他,每門課都受歡迎。

長青學苑學員手工作品。(伊鈴/大紀元)
長青學苑學員手工作品。(伊鈴/大紀元)

一位工作人員說:「洪校長為長青學苑付出很多。沒有她,長青學苑支撐不到今天。18年來,她是長青學苑的長期義工,幾乎每天都早出晚歸。」

不過,洪校長卻認為自己首先受益。「我邊上班,邊付出,我自己也在學習,達到了第一個目的:活到老,學到老。」

她說,當初辦長青學苑的目的主要是回饋社區,讓人生更有價值。但在做的過程中,獲得很多樂趣。每天迎來送往,接送不同的人。看到那些七、八十歲的學員,大清早從老遠趕來上課,放學後帶著快樂、滿足的笑顏回家。自己就感覺很安慰,再怎麼辛苦也值得。

洪校長現在打鼓、合唱、彈烏克麗麗,樣樣都很棒。70好幾的人了,步態矯健,精神抖擻,上台表演不輸年輕人。

談到未來,洪校長說:「這裡應該是我養老的好地方。」

責任編輯:岳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