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畫虎類狗

畫鵝不成可像鴨 畫虎不成卻像狗

作者:杜若
font print 人氣: 1199
【字號】    
   標籤: tags: , ,

馬援,東漢開國功臣之一。「窮當益堅」、「老當益壯」、「馬革裹屍」這幾句成語,就是出自於這位漢朝將軍。時光雖已遠去,成語字面透露的英雄氣概,至今沒有消散。

但除了這三個成語,還有二個有趣的成語「刻鵠類鶩、畫虎類狗(犬)」也和馬援有關。

這件事要從馬援的二哥馬余說起,馬余原本在揚州做官,不幸死於任上,留下二個年幼的孩子馬嚴和馬敦。一年以後,二個孩子的母親也去世了,他們成了孤兒。馬援表兄曹貢當時擔任梧安侯的相臣,就收養了馬嚴兄弟。

漢光武帝建武四年 (28年 ),馬援隨劉秀東征,路過梧安,就將馬嚴兄弟帶回洛陽,替死去的二哥撫養這兩個孩子。因年代久遠,缺少文集記載,我們很難知道馬援教育兄子的故事細節。但在《後漢書》記載著,馬援率軍遠征交趾(今越南)期間,依然牽掛著侄兒。由於馬嚴和馬敦喜歡譏諷、議論別人,喜歡結交遊俠。馬援不遠千里傳寄誡子書,殷切地教導他們,要去掉議論、譏諷他人的不良習慣。

王雙寬作品馬援》。(王雙寬提供)

在這封家書裡,馬援這樣說道:「我希望我的二個侄兒,在聽到別人的過失時,就像聽到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聽,但嘴裡不能亂講。喜歡議論別人的長短是非;妄加揣測,肆意譏諷朝廷正常的法治,這些都是我深深厭惡的。我寧可死,也不希望聽到我的子孫有這樣的言行。你們知道,我非常厭惡這些行為,所以一再告誡你們,就像女兒在出嫁之前,父母一再重申告誡,就是希望你們不要忘記。」

馬援在家書中還提到兩個人,一個是龍伯高,一個是杜季良。龍伯高是當時的賢者,名望很高。杜季良是馬援的友人,性格豪爽,憂人之憂,樂人之樂。所以杜的身邊匯集了很多人,與什麼人都合得來。

馬援希望侄兒向龍伯高學習,他說:「龍伯高敦厚謹慎,從來不說惡語。為人謙遜節儉,廉潔奉公又不失威嚴。我愛戴他,敬重他,希望侄兒們能夠效仿他。」

在馬援眼中,杜季良是一個行俠仗義的豪俠,能把別人的憂愁當作自己的憂愁,把別人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無論好人、壞人他都結交,沒有清濁之分。儘管馬援也很愛戴他,敬重他,但是他不希望侄兒向杜季良學習。

如果效仿杜季良,一旦不成功,就會成為輕薄的紈絝子弟。畫虎不成,反而像狗。圖為清 馬負圖畫虎 軸。(公有領域)

他解釋說,「效仿龍伯高,哪怕不成功,終究還可以成為謹慎謙遜的人。正所謂:雕不成天鵝,還可以雕成像隻野鴨。如果效仿杜季良,一旦不成功,就會成為輕薄的紈絝子弟。正所謂:畫虎不成,反而像狗。」

這段故事後來演變為成語「刻鵠類鶩、畫虎類狗(犬)」。

(據《後漢書》卷24)@*#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光武帝尊重人才,也尊重個人人格,不勉強更不霸道。正因為如此,在多數場合,他能接受不同意見,對那些敢於堅持正道的人很讚賞,這種事例不少。
  • 可惜樹大招風,馬援所載回的薏苡仁,被小人誣告為珍珠寶藏,為歷史有名的「薏苡之嫌」典故。
  • 諸葛武侯領兵作戰,善以智勝,而非蠻力;攻心為上,注重心戰,因而留下火燒博望、巧借東風、空城計等著名戰例。在他的軍事生涯中,有一場特殊的戰役,數次與敵周旋,將勝券在握的戰事變成為一場出生入死的硬仗。
  • 大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馬援《後漢書.馬援傳》
  • 雖然成語只有短短的四個字組成,但卻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下面這50個常用成語的故事與典故,你知道幾個呢?
  • 張飛的故事最為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在長板坡一戰據水斷橋的一吼:「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一死戰!」這豪氣萬千的一聲讓百萬曹軍望而卻步,所以也造成了他在後世人心目中猛將的地位。但很少人知道,張飛也有知書達禮、富於謀略的一面。
  • 唇亡齒寒這個成語故事來自西元前六百多年的春秋時代,講了兩個關係密切,互相依存的國家,如何雙雙走向滅亡的故事,它們滅亡的關鍵就在於一個人性的弱點被敵人攻入了。
  • 常言形容人「病入膏肓」,或說「病在膏肓」是指一個人已經無藥可救了。病勢已入膏肓,命將危矣!膏肓是在人體的什麼地方?為什麼「病入膏肓」就無藥可救?這成語是出自哪本古籍?
  • 《聽故事的天使》,每天都有好故事。每位孩子都是上天賜予的天使,在價值觀不斷變化的時代裡,《聽故事的天使》節目製作群願意為您的孩子撐起一片純淨的天空。
  • 老虎,百獸之君。在中國的歷史舞台上,先民以老虎表達不同的心聲,演繹為固定成語,其中既有先人對生命的慈愛與認知,先賢的威武和勇猛,也有處理兵事的機警。虎君演繹的正反兩派,在歷史上深入民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