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交火未歇 七大危機圍燒中國經濟

唐浩

人氣 7697

【大紀元2018年11月14日訊】美中貿易戰交火不止,中國經濟危機持續擴深。

美中貿易戰自7月6日正式交火迄今,已經屆滿4個月;現在,美國中期選舉也已落幕,但這場貿易戰何時能劃下句號,仍在未定之天。

幾個月前,筆者曾析論貿易戰將對中國帶來多項風險,如今這些風險不但均已一一出現,更令人憂心的是,這些風險仍在持續擴大,不但對中國經濟構成多重危機,亦對中國十多億百姓帶來更大生活壓力。

一、資金逃:市場前景不佳 人民幣資產貶值

資金大舉撤離中國,是貿易戰帶來的主要衝擊波。

貿易戰開打,海內外投資者對中國市場前景悲觀,大量熱錢資金相繼撤離,股市因而重挫,外匯儲備也快速消退。

根據官方數據,中國外匯儲備已經連續三個月減少,10月份更大幅減少340億美元,創2016年底以來最大單月降幅;並且,目前外儲金額已經降至3.053萬億美元,是2017年4月以來新低。

放眼當下,中國經濟前景並不樂觀,加上越來越多的企業陸續外移或關閉,以及人民幣匯率仍長期看貶、美元資產持續看漲,未來資金外逃避險、外匯儲備萎縮的情況預料將持續擴大。

二、企業走:運營壓力沉重 不確定風險升高

企業倒閉或出走,是貿易戰另一個重磅衝擊波。

貿易戰不僅為企業帶來高額關稅、出口金額下降、出口市場轉移等龐大壓力,更對未來運營帶來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企業信心。

再者,明年起,五險一金的社保費用將改由稅務局徵收,不僅企業僱用勞工成本勢必大增,還可能招來「追討歷史欠費」的隱憂。

加上近年中共要求民企與外企設置黨組織、提高黨組織話語權,也讓不少台企、外企擔憂政治力干預企業運作。因此,大批企業陸續退出中國市場,或者轉移產能至海外,或者關閉。

日前網易曾刊出報導,指稱今年上半年倒閉的中國企業高達504萬家,還有453家上市公司董事長「跑路」。儘管該報導隨即被刪除,但已經引發各界關注。

並且,今年10月的全國新增貸款金額僅6970億人民幣,創一年來新低;10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下滑至50.2,創27個月以來新低。這意味著,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下降,製造業持續萎縮,亦反映出企業仍相繼倒閉或外移。

儘管北京高層近日放出消息稱,將加大力度減稅、降費,但企業最在意的還是「長期前景能否安定」、「長期投資收益率是否穩當」。

設若貿易戰遲遲不能停火,勞工成本持續上揚,黨組織干預企業的陰霾依然籠罩,則難保企業持續關閉、撤離或向海外移出產能。

三、失業升:消費失支撐 社會隱憂增

大量企業倒閉,相應帶來大批勞工失業。

貿易戰開打後,中共即要求各地政府留意「規模性失業」問題,但依然無力抵擋失業狂潮。

儘管報喜不報憂的中共官方並未公布實際失業人數,但根據前述的網易報導指出,上半年的失業勞工人數超過200萬人。而中共農業農村部8日公布數據稱,有高達740萬人「返鄉創業」,是「振興農村的新生力量」。

這項充滿黨文化的另類說詞與數字引發各界譁然,認為這740萬人很可能是農民工因為失業被迫離開城市,無奈返鄉謀生。

故而,儘管在官方管控下,難以窺見實際失業數據。但失業無疑將成為中國各地的重大社會問題,而失業帶來的消費力萎縮、消費經濟下滑等問題,亦將不容小覷。

四、物價漲:人民幣貶值 助長物價上揚

受到進口關稅上揚、人民幣大幅貶值以及糧食歉收等影響,中國近期各地物價持續上揚——特別是食品。

儘管官方公布,10月份物價指數僅上漲2.5%,但各項民生物資的漲價幅度,著實令民眾備感壓力。諸如:水果蔬菜上漲都超過10%,雞蛋漲7.8%,牛肉4.5%、羊肉9.9%,而汽油與柴油更分別漲價22.5%和25%。

然而,人民幣自今年2月高點迄今,貶值幅度已經超過11%,市場預期人民幣很可能會邁向跌破7(1美元兌7人民幣),因此物價上漲的壓力恐將繼續籠罩。

五、經濟退:貿易出口受限 投資消費萎縮

眾所周知,投資、貿易、消費、政府支出是一國經濟的四大支柱。

但綜上所述,不難發現,除了政府支出外,中國的投資、貿易、消費都已經陷入低迷萎縮,情況還可能加重。缺了三根支柱的中國經濟,未來展望自然難以樂觀。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GDP增長率已經放緩到6.5%,創近10年來新低。中共官方也罕見地公開承認,「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顯見中國經濟確實遭遇強大逆風,未來仍將繼續下滑。

據中共官方智庫國家信息中心預測,今年第四季度GDP增長率將放緩到6.4%——官方數據尚且如此,屆時實際經濟數值或許更低。

六、債務增:家庭企業負擔重 地方政府陷危機

貿易戰,加重了中國的債務危機,包括家庭、企業與地方政府。

家庭層面,由於失業、物價上漲等因素,導致家庭可支配收入下降,償還房貸及其它債務的壓力更為沉重。

企業受到貿易戰影響,出口銷售收入減少,償債能力下降;又逢人民幣大幅貶值,變相削弱了企業對海外借款的還債能力,迫使企業難以向海外發債借款,加劇企業的經營壓力。

地方政府則因長年的「借款拼經濟」手段,手中早已累積巨額債務。前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賀鏗5月曾在一場論壇上透露,各地方政府債務已達40萬億人民幣,但「沒有一個想還的」。

驚人的是,根據標普(S&P)公司最新報告,中國地方政府還有另外的隱藏性債務,金額超過40萬億人民幣。

如今,貿易戰引發了企業倒閉或外移、資金外逃、失業潮,加上官方的房市調控等因素,都在削減政府的財政稅收。不僅當前已有多個地方政府發不出工資,未來還可能出現政府債務違約,重創銀行金融體系。

七、房市危:地產商降價求售 房市泡沫「破」在眉睫

過熱的中國房市陷入泡沫危機,已經不是祕密。儘管當局試圖通過強力調控來抑制、縮減房市泡沫,卻已積重難返。加上貿易戰的壓力與經濟下滑的陰霾,中國房市泡沫,恐怕「破」在眉睫。

特別是政府調控房市、貨幣貶值導致人民可支配所得下降,以及失業等因素,房地產買氣已經大不如前,使得地產商收入銳減,資金周轉告急。

據市調機構Dealogic指出,明年中國地產開發商的債務總額將高達3850億人民幣,令市場擔心業者是否有能力周轉、還本付息。於是,包括碧桂園、恆大、萬科等地產龍頭企業紛紛降價求售,甚至買一送一,只求儘快套現「活下去」,但也因而導致房價下跌,房市拉警報。

因此,各界紛紛看壞2019年房市。倘若這些地產商出現資金鏈斷裂,導致貸款違約,或者民眾因無力支付房貸而違約,或市場出現大規模房屋拋售潮,將造成中國房市嚴重崩跌,金融業遭鉅額壞帳轟炸,可能掀起另一波金融危機。

貿易戰談判有動機 但難達協議

中國經濟至少遭遇上述七大危機,北京方面對此心知肚明,故而想與川普談判協商,結束貿易戰,避免經濟危機擴大,延燒成中共政權的存亡危機。

然而,美方要求中方停止竊取知識產權、停止強迫企業技術轉移,以及對外開放產業市場,落實真正的「自由貿易」遊戲規則,卻是直接觸及到中共權貴集團利益、中國產業升級與未來競爭力等最敏感神經。

因此,只要中共不退讓、不改變過往的不公平手段,美中貿易談判恐怕難以達成協議。貿易戰將繼續延燒升級,上述危機也將蔓延擴大,最終受中共連累的,仍將是無辜的中國百姓。#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貿易戰衝擊中國經濟 劉鶴:中美正在接觸
謝燕益:論中國經濟危機的大爆發根源
未來幾個月 中國經濟或將進入寒冬
野村證券:中國經濟最壞情況還未到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