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忌:停戰日大戰光棍節

人氣 361

【大紀元2018年11月15日訊】每年西曆11月11日,都是西方各國悼念世界大戰死難者的日子,英聯邦國家的紀念日、法國的停戰日,美國的老兵日,這原本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停戰日,後來也成為了各國同時悼念二次大戰以及其他戰爭中死難者的日子;近年西方傳媒重新發掘歷史,發現近14-20萬華工與被迫參戰的華人軍團,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協約國作出重大的貢獻;華文傳媒轉載翻譯文章後,一些內容農場竟改為「英國人用100年才記起這批華工」,彷佛紀念在一戰幾個不同戰場上的華人死者,不是中國的責任,而是英國的責任似的——為何悼念「華工」不是由中國來做,卻要其他國家來做呢?

事實是法國的戰場,數以千計的漢字墓碑,一如其他戰爭死難者般,受到西方各國政府的重視與悼念;然而反過來,口口聲聲說人家「不重視」的中國,當年的中國不是自認為一戰的「參戰國」嗎?華人勞工團在俄國被迫加入敢死隊向奧國衝鋒,甚至部份參加了俄國內戰的蘇聯「中國紅鷹團」,那麼為何中國不但不悼念,反而要選擇在這日變成「光棍節」,用銅臭的「爆買」,去和各國悼念打對台?一年有365日,日日都可以成為中國人「爆買」的日子,可是平日甚麼都講「政治正確」的中共,與甚麼都講「意頭」與「死者為大」的中國人,卻偏要選擇在英聯邦的虞美人花(poppy),與法國的法蘭西藍花(Bleuet de France)的悼念花海當中,為了一個最無聊的理由,去「慶祝」甚麼鬼的「光棍節」?

粵語歇後語有云:「財到光棍手,一去無回頭」;另一句:「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貪」,這正是對所謂「光棍節」最佳注腳──「爆買」一堆既無用也無謂的貨物,甚至是一堆假貨,不但令人倒盡胃口,更令人質問華人所謂「愛國」又是否同樣的假貨?幾萬華工華兵,死在歐洲戰場,生前是中國利用來賺外匯與謀取政治利益的工具,死後也只是「中國」與「中國人」,用來攻擊外國「冷待」而抹黑西方國家的工具而已;當西方各國每年認真悼念時,這些口口聲聲「華工」很重要的中國政府,以至華人社團呢?是否都在忙於光棍節「爆買」當中?用「爆買」來悼念死者呢?別人「悼念」都可以說成「冷待」,那麼「中國人」視而不見,又是甚麼呢?所謂「愛國」,到頭來就是「愛與政權發出相同的表態」嗎?

在一戰期間中國透過輸出華工去協約國,謀取政治利益;當認為協約將勝出戰爭,則宣佈對德、奧等同盟國宣戰,成為「參戰國」;然而充滿阿Q精神的「中國人」,一方面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只不過是「歐戰」,和「中國無關」,另一方面卻認為自己是「參戰國」,即使要去到最後關頭才參戰,卻認為這種只要宣佈了參戰的行為,就有權利在巴黎和會「分贓」,去瓜分勝利的果實,而列強不應計較中國付出了多少;當在巴黎和會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被日本「搶去」後,「中國人」就認為這是「列強欺淩」,然後就「民族主義高漲」,發起「火燒趙家樓」的「暴動」,即後來叫做「五四運動」。

這就是「民初」的「中國歷史」,對於所謂「神聖領土」或華人的權益,只是換取政治利益的工具而已;「中史」一方面認為滿清帝國是中國,「中國人」要繼承滿清版圖,一方面卻不願承擔滿清與其他國家所簽訂的義務──包括當初民國成立時承認的義務;滿清侵佔其他少數民族土地的版圖,或民初如1915年中國與蒙古及俄國簽的《恰克圖條約》,強迫蒙古承認中國的「宗主權」就屬於「平等條約」;而俄國內戰無力援助蒙古期間,中國政府撕毀此條約去破壞蒙古的自治,這隨便可撕毀的條約,忽然屬於對中國的「不平等條約」;當蒙古承認割讓唐努烏梁海給俄國,換取俄國援助來打走中國人,這又忽然變成「中國沒有簽割讓的領土」,又變成「不平等」了;去到蘇聯助國民黨建立黃埔軍校,「國共合作」下蒙古又不成問題;當中共換取蘇聯的支持,來打走國民黨,於是人民日報上「愛國作家」郭沫若又可以寫「中國人民應該向蒙古獨立表示歡呼、致敬、學習」,而不應要「他們和我們一起受罪」,因此「割讓外蒙」,又忽然「平等」得很了!一如唐努烏梁海是否「中國領土」,又忽然變成了中國的「國家機密」,究竟要悼念或是「爆買」,一切只需要政府說了算,這就是中國人的所謂「愛國」呢?

--原載 RFA

責任編輯:任慧夫

相關新聞
澳洲軍人紀念日 罌粟花將增輝悉尼歌劇院
小紅花遍地 11·11英國國殤日
紀念一戰停戰日  歐盟提醒和平可貴
彭小明:從「光棍節」談民主人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