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斯先生收 III 來自臺灣的委託(2)

作者:麥可‧羅伯森(美國)
font print 人氣: 189
【字號】    
   標籤: tags: , ,

接續前文

現在他們可以談點正事了吧!

「我知道他是華生醫生的經紀人。華生醫生撰寫您的冒險經歷,而他負責安排出版事宜。你們英國專家這麼說的。」

「不,柯南.道爾不是我的——不是夏洛克.福爾摩斯的——不,不是華生醫生的經紀人。」

「這可是個壞消息。我知道他年紀挺大的了,是不是過世了?有新的經紀人嗎?」

「柯南.道爾死於——這不重要了,反正他也不是……這世上並沒有夏洛克.福爾摩斯這個人,實在是很抱歉,但事實就是如此。他是個虛構人物,以前沒這個人,不,壓根沒這個人。」

老先生瞪著雷基,然後,眼光垂到地板上,過了一會兒,又抬起頭來看著雷基。

「在我的國家裡,一定是確有其人,立下豐功偉業,或者體會到獨特的哲學境界,才會在通衢大道上,豎立銅像來紀念他。」

雷基覺得他的話非常有道理。

「我們這裡做事情,有時候怪怪的。」他承認。

老人點點頭,接受了他的說法,隨即又提出另外一個問題。

「為什麼一個不存在的人,會雇用私人秘書呢?」老人問道。

「我不確定我跟上您了。」雷基說。

老人看了雷基一眼,神情有點古怪:「我跟……跟到哪裡?」

「我的意思是,」雷基說:「我不明白您為什麼會突然提起私人秘書?」

老人這才弄明白,想了想,點點頭。從外套口袋裡,掏出一封信來,當下,雷基就知道老人在說什麼了。
雷基等著老人艱辛的打開信紙。雷基那瓶健力士啤酒就此人間蒸發。

老人終於攤開信紙。

「我寫信給您。」

他說,頓了一下,給雷基一個他能體諒的神情,隨即糾正先前的說法:「我的意思是,幾個星期前,我寫給夏洛克‧福爾摩斯,不是您——因為他呢——四海為家,足跡遍及世界,通曉多種語言,對於你們的母語,更是鑽研到牛角尖上去了,一定能協助我翻譯一個難以索解的英文句子。這就是我接到您給我的回信。」

他把信放在雷基面前。雷基分辨清楚,嘆了口氣。那是奈吉回的,解釋童謠中的「dub-dub」。

「您的回覆極有助益。」老人說:「儘管您只是福爾摩斯先生的私人秘書。」

「不。」雷基說:「我並不是夏洛克‧福爾摩斯的私人秘書。」

「啊,」那人說:「是,被我料中了!」

他的身體挨近雷基,用一種自己人的口吻,低聲說:「事實上,您根本就是福爾摩斯本人。我就知道,如果我千里迢迢飛來倫敦,我就一定能見到本尊。」

雷基想要抗議,但自知徒勞無功。

更何況老先生還飛過半個地球。雷基開始擔心,他接下來會提的事情,就是他為了籌措旅費,連自己的祖宅都拿去抵押了。

彷彿是編好的劇本似的,老人果然接著說:「為了機票,我花光所有的積蓄。但您說,存錢,不就是為了這種緊急情況嗎?」

雷基深吸一口氣。

「劉先生,或許您最好告訴我,」雷基說:「您到底希望福爾摩斯先生幫什麼忙?」

老人點點頭,微微一笑,好像這結果早在他意料之中似的。他從外套的深口袋裡掏出更多文件。

「有了這封信的加持,我的翻譯處女作,就可以稱得上專業。但這只是我的第一份翻譯。我隨後又收到一個更長的翻譯,裡面有更多的韻文。我的雇主對我有能力處理dub-dub這樣冷僻的英文字,感覺很滿意。」

「那是肯定的。」雷基說:「於是呢,我完成了全部的譯文,寄給我在倫敦的雇主。就是這個,您看,伊麗莎白‧溫斯洛女士,標準翻譯中心。」

「嗯。」

「但她卻把譯文退給我。跟我說,我的譯文不精確,請再試一遍。但我確信我的翻譯正確無誤。比起試譯稿,第二份的原文要容易得多。所以,我跟她說,如果她不接受我的翻譯,拒絕按照先前的約定付款,我只好被迫把原文交給夏洛克‧福爾摩斯先生——就像我處理試譯稿的時候一樣——請您來確認我的翻譯究竟有沒有問題。」

「讓我猜猜看。」雷基說:「這樣交涉應該是不會有結果的,對嗎?」

「沒錯。」劉先生說:「沒有結果。她最新的回覆彷彿是在懷疑我這個人——她的用字我記得非常清楚——也許我是老糊塗了。」

雷基點點頭。

「就這個案子而言,您說徵詢夏洛克‧福爾摩斯的看法,並不是最好的辯護方式。」

「我不明白您為什麼要這麼說。但是我確定,如果您回覆我最近寄給您的那封信,她就會相信我的譯文沒有問題。我知道您很忙,手上的案子比我的翻譯重要得多,這可能也是您至今尚未回信的緣故。」

雷基的指頭又在桌面打了一輪鼓,這次略有不快。

他知道,事實是:因為作業上的小疏忽,他沒能及時把裝來信的包裹,盡快寄給奈吉。儘管他煩死那批信,但是並不能拿來當做偷懶的藉口。

「這點我要道歉。」雷基說:「我會請露易絲找到您的來信,我們先看一遍再說。只是她可能要花上一點功夫,才能翻出來。」

「不必勞駕。」老人說:「翻譯的最後版本好大一張,在寄出去之前,我費了點功夫,印了一個副本,就在我身上。」
老人站起來,身子往前晃了一下,慢慢的在雷基的桌上攤開一張紙。

這張紙條雷射印刷,薄薄的,質感不佳,感覺起來就是小玩意兒——玩具啦、電子用品啦——經常會附贈的那種說明書,國際通用,隔成幾個區塊,一部分是英文,一部分是中文,還有一部分是法文。

雷基瞄了一眼標題:「rub-a-dub-dub」、「一、二,繫好我的鞋帶」、「蛋頭先生」,還有其他幾首兒歌。字體很小,除了標題之外,歌詞幾乎看不清楚。
雷基更是連試都不想試。但是每種語言——根據雷基瞄的那一眼,得到的印象——都有一組鵝媽媽童謠。

「所以,您不只翻譯,」雷基說:「連說明書也是您印的?」

「是的。」(未完,待續)

——節錄自《福爾摩斯先生收III》/ 臉譜出版公司

責任編輯:楊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謠言流竄於巴黎的博物館中,散布的速度有如風中的圍巾,內容之精采也不下圍巾豔麗的色澤。館方正在考慮展示一顆特別的寶石,這件珍奇的珠寶比館中任何收藏都值錢。
  • 韋納八歲了,有天他在儲藏室後面的廢物堆尋寶,找到一大卷看起來像是線軸的東西。這件寶貝包括一個裹著電線的圓筒,圓筒夾在兩個木頭圓盤之間,上面冒出三條磨出鬚邊的電導線,其中一條的末端懸掛著一個小小的耳機。
  • 一雙雙腿憂愁地四處擺盪,來回擦撞荷妮;在這紛亂之中,唯有荷妮異常鎮靜。人們大都步行離家,他們的家當與老小,不是背在身上,就是放在推車裡。 父親與荷妮抵達廣場。他們衝上神父家門前的臺階,父親搖響門鈴,大門幾乎應聲開啟,神父高大的身影出現在門後。他招呼兩人進客廳,壁爐裡的火光打在他們身上,將他們化作牆板上的移動黑影。
  • 荷妮猛然覺得全身發寒,她緊緊抓住眼前的座位,牙齒開始格格作響。 喬裝成美軍的士兵還在前座交談,吉普車駛進一條林間小路。荷妮感到焦躁不安,幸好他們還無法察覺到──還沒有。事情一定要有個了結。必須如此。就是現在。
  • 在這裡,人們過去和現在都有一種習慣,一種執著:耐心地把一些思想和形象壓進自己的頭腦,這給他們帶來難以描述的歡樂,也帶來更多的痛苦,我生活在這樣的人民中間,他們為了一包擠壓嚴實的「思想」甘願獻出生命。
  • 不過,由於他的一位恩師退休住到聖布里厄來,便找了個機會前來探訪他。就這樣他便決定前來看看這位不曾相識死去的親人,而且甚至執意先看墳墓,如此一來才能感到輕鬆自在些,然後再去與那位摯友相聚
  • 母親不提這些,反而不停地提起在布拉格發生的事,提到伊蓮娜同母異父的弟弟(母親和她剛過世不久的第二任丈夫生的),也提到其他人,有的伊蓮娜還記得,有的她連名字都沒聽過。她幾次試著要把她在法國生活的話題插進去,可母親用話語砌成的壁壘毫無間隙,伊蓮娜想說的話根本鑽不進去。
  • 二〇〇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紐約市充滿節慶的繁忙氣氛。人行道擠滿了人,商店櫥窗妝點得璀璨亮眼,人們攜家帶眷漫無目的地四處亂轉。似乎人人都卯足了勁想讓這段詭異而不幸的日子變得正常。我發現這現象很值得慶幸,但也很讓人不安。
  • 災變現場四周,商店櫥窗閃爍著節慶彩燈,提醒我們生活仍然照舊,即使被死亡浸透。黑暗寒凍的夜晚為那個美得令人心痛的九月天——以及在那之後像把匕首將我穿透的每一個碧藍天空——提供了慰藉。因此我歡迎雪白冬日的到來。感覺就好像天空排空了它的顏色,以便幫助我們重新來過。
  • 過去幾個月,我聽過太多故事,恐怖的、悲傷的都有。屍袋拉鍊被拉開時我就站在旁邊,我很清楚事實裡大量摻雜著虛構的想像。可是那些故事、說故事的人,以及我們祝福過的遺骸,全部都出自「我方」的觀點。聽見「另一方」的事從個人嘴裡說出,這還是頭一遭。當然劫機者的遺骸會跟受害者的混雜在一起,只是我沒想到罷了,因為我只顧著撫慰「我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