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警惕:這7種病毒竟會引起癌症

綜合報導/韓慧林

一些病毒感染可引發癌症,部分致癌病毒(如與鼻咽癌相關的EB病毒)可通過唾液傳播。(Shutterstock)

人氣: 982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許多人都知道,感染乙肝病毒後,發生肝癌的危險性大大增加,然而,病毒致癌的情況不止這一種。目前明確有致癌作用病毒還包括人類乳頭瘤病毒、人類皰疹病毒等。在這些致癌病毒中,只有少數有疫苗預防,多數病毒還是要在生活中避免感染,遠離癌症威脅。

遠離導致癌症的七種病毒

1. 乙型肝炎病毒 HBV-半數肝癌病因

乙肝病毒感染是導致肝癌的主要因素,不安全紋身、紋眉等都可傳播乙肝病毒。(Shutterstock)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CDC),全世界感染乙肝病毒者大約3億5千萬人,相當於每20個人中就有一人感染乙肝病毒,但大多數乙肝病毒感染者沒有肝炎症狀,肝臟也沒有受到損傷,很多人可以和病毒「相安無事」一輩子。雖然如此,卻有超過一半的肝癌病例是乙肝病毒感染所致 。

乙肝病毒是經感染者的血液、體液傳播的,如與感染者共用針頭注射毒品,進行不安全紋身、紋眉或穿耳洞,進行不安全的性行爲,都能傳播乙肝病毒。患乙型肝炎的母親分娩時可能將病毒傳給新生兒,但是醫生可使用藥物降低孕婦體內病毒量、給新生兒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從而大大降低新生兒感染機率。

注射乙肝疫苗是預防感染的重要方法,新生兒一出生就應該接種乙肝疫苗。據世界衛生組織,疫苗預防乙肝病毒慢性感染的有效率高達95%。

2. 丙型肝炎病毒 HCV-肝癌

丙肝病毒主要通過血液傳播,如共用針頭吸毒、不安全輸血等。(Saibo/Wikimedia Commons)

丙型肝炎病毒在華裔中較少見,但在日本、美國等國家,該病毒是導致肝癌的主要原因。

與乙肝病毒的傳播途徑稍有不同,丙肝病毒主要通過血液傳播,如共用針頭吸毒、不安全輸血等,也有通過性行爲傳播的病例,但比較少見。

現在尚無有效的丙肝疫苗,但丙肝藥物治癒率很高。然而,很多感染丙型肝炎患者不會出現明顯症狀,可能在肝功能受損嚴重時才獲得診斷。因此專家建議,應該對高危人群,如共用針頭注射毒品者、母親是丙型肝炎患者的人、在1945年到1965年間出生於美國的人進行病毒血清學檢測,以期在更早時間作出診斷並治療。

3. 人類乳頭瘤病毒 HPV-多種生殖器官腫瘤

造成皮膚扁平疣的HPV病毒,屬於非致癌型病毒。(Shutterstock)

提起HPV, 很多人想到了生殖器疣或皮膚扁平疣等,其實能引起「疣」症狀的,多數是低危型HPV,即非致癌型HPV。

在超過100多種亞型的HPV病毒家族中,至少有13種亞型屬於高危型/致癌型病毒,致癌型HPV病毒感染可引起幾乎所有子宮頸癌、一部分男性陰莖癌、大多數肛門癌、口咽癌、女性陰道癌、外陰癌。

HPV病毒是通過性行爲中的皮膚接觸傳播的,開始性行為年齡越早,性伴侶數越多,就越容易感染HPV病毒。2016年美國疾控中心的一項研究顯示,60歲以下的美國成人超過20%檢出致癌型HPV病毒感染。

自2006年起,美國FDA 批准了三種預防HPV病毒感染的疫苗,這些疫苗都包括了最常見的致癌亞型HPV16和HPV18。臨床試驗發現,這些疫苗對未感染過HPV病毒者有很好的保護作用,能預防相應病毒感染和病毒引發的細胞病變,有效率接近100%。

雖然如此,但經批准的三種HPV病毒疫苗中,沒有任何一種是針對所有致癌型HPV病毒的,也就不可能杜絕所有致癌HPV病毒感染,因此即使注射疫苗,仍不可忽視日常生活中的預防。

4. EB病毒-唾液能傳播的致癌病毒

EB病毒可通過唾液傳播,如感染者無防護地咳嗽、打噴嚏等。(Shutterstock)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是皰疹病毒家族的一名成員,也叫做人類皰疹病毒4型( human herpesvirus 4)。EB病毒感染主要通過唾液傳播,常被稱為「親吻病」(kissing disease),是人類病毒感染中最常見的類型之一。

大多數人一生中都有可能感染EB病毒。它常引起一種叫做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的疾病。

感染EB病毒的症狀包括:疲倦、發燒、喉嚨發炎、頸部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紅疹。根據美國疾控中心,很多人在童年時感染EB病毒,受感染兒童通常不表現症狀,或症狀輕微。青少年或成年人感染EB病毒後更容易出現症狀。

EB病毒感染症狀可在數週內好轉,但如同帶狀皰疹病毒等其它類型皰疹病毒感染一樣,EB病毒會終生潛伏在人體內,人體免疫力下降時,可能復發感染。

EB病毒感染增加鼻咽癌和某些類型的淋巴瘤的發病率。西奈山醫院以色列醫療中心腫瘤科主治醫生蔣威廉表示,鼻咽癌在中國南方的發病率高,和EB病毒有一定關聯。但相比巨大的感染人群基數,EB病毒相關癌症算是很少見的。

EB病毒沒有疫苗預防。感染者無防護地咳嗽、打噴嚏、與人接吻、共享飲食、餐具、刷牙用具等都可能傳播EB病毒,因此避免這些行為是預防病毒傳播和感染的主要措施。

5. 人類皰疹病毒8型 HHV-8-卡波西肉瘤

感染人類皰疹病毒8型的艾滋病患者,發生卡波西肉瘤的機率比普通人高兩萬倍。(Shutterstock)

HHV-8也是人類皰疹病毒家族的成員之一,又稱為卡波西肉瘤相關皰疹病毒(KSHV)。

卡波西肉瘤是罕見的、生長在淋巴管或血管壁上的惡性腫瘤,顯示為在皮膚下紅紫色或藍褐色腫塊。幾乎所有卡波西肉瘤患者都感染有HHV-8病毒。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HHV-8感染是卡波西肉瘤發生的必要條件,但僅僅是HHV-8感染大多不會造成卡波西肉瘤。在美國,多數卡波西肉瘤患者同時是免疫力低下的艾滋病患者。有研究發現,與普通人相比,艾滋病患者發生卡波西肉瘤的機率高出兩萬倍。

在其它免疫力低下的人身上——如器官移植後服用免疫抑制劑者,HHV-8導致卡波西肉瘤的機率也大大增高。

HHV-8感染在一些地中海國家和非洲地區更普遍。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美國有不到10%的人感染了這種病毒,而在非洲一些地區,高達80%比例的人發現有HHV-8感染徵象。

與其它種類的皰疹病毒類似,HHV-8感染是終生性的,但在健康人身上一般不造成疾病。

HHV-8主要通過性行為傳播,也可能通過血液和唾液傳播。目前沒有HHV-8疫苗,保證安全的性行為是主要的預防感染措施。

6. Merkel細胞多瘤病毒 MCV—高危皮膚癌

研究發現多數Merkel細胞癌標本中含有MCV病毒。(BruceBlaus/Wikimedia Commons)

MCV是在一種名為Merkel細胞癌的皮膚癌標本中發現的。Merkel細胞位於皮膚表層;該癌症的特點是生長快、無痛、質地堅硬、呈紅色或紫色,雖然少見,卻是繼黑色素瘤之後的致死率最高的皮膚癌。

2008年,美國匹茨堡大學的研究者發現80%的Merkel細胞癌DNA標本中整合了一種多瘤病毒基因序列,提出病毒致癌的推測。後來的不同研究均發現多數Merkel細胞癌標本中含有MCV病毒,並證實MCV是Merkel細胞癌的一個致病因素。

MCV的存在十分普遍,即使健康皮膚上也發現有此病毒,但大多數人感染後通常不會出現任何症狀。

目前,MCV的具體感染途徑尚不明確,幾種可能的傳播途徑如下:

感染者唾液中MCV病毒含量很高,因此病毒經口腔傳播最為可能,也有可能像A型肝炎病毒那樣經糞口傳播;年齡較小的孩童中MCV感染率較高;經呼吸道傳播也是一種可能。

7. 人類嗜T淋巴細胞病毒1型 HTLV-1—成人血癌

HTLV-1像艾滋病毒HIV一樣侵犯人的T細胞。(Patho/Wikimedia Commons)

人類嗜T淋巴細胞病毒1型(HTLV-1)是一種能引起成人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的病毒,也與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發病有關。

HTLV-1像艾滋病毒HIV一樣侵犯人的T細胞,但HTLV-1並不引起艾滋病。HTLV-1病毒在體內可潛伏數十年時間沒有症狀,2%~5%的感染人群將發展為成人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

人們對HTLV-1和血癌關係的關注起源於1977年一項流行病學研究,研究發現日本很多地方成年人T細胞白血病發病有聚集性,提示該病可能與傳染性因素有關係。此後,研究者通過培養病人腫瘤細胞,發現並命名HTLV-1病毒,並將其認定為成年人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的致病因素。

HTLV-1病毒感染最常見於日本九州、加勒比海附近、中南美洲一些地方以及非洲地區。它的傳播方式與HIV相同,可以在母嬰之間垂直傳播,也可以通過性行為中的血液、體液傳播。

目前HTLV-1尚無疫苗預防,重在個人預防。避免與HTLV-1感染者有不安全性行為,是預防感染的重要方式。

· 幽門螺旋桿菌是胃癌主因!5成人體內有 醫師教你防治

· 不菸不酒竟罹晚期癌 他分享致癌原因 願救更多人

· 感染能致癌?遠離這些細菌、病毒、寄生蟲

責任編輯:李清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