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鼠到戰壕 神奇的聖誕歌《平安夜》

文/伊遐
font print 人氣: 4302
【字號】    
   標籤: tags: , ,

「平安夜,聖善夜,萬暗中,光華射……」聽著安詳的旋律,彷彿來到雪白的世界,看著寧靜的月色普照大地,感受到純淨的祝福。沒有《平安夜》,聖誕節就少了一份神奇的氣氛。不過說起來,這首歌還與老鼠有重大的關聯呢!

平安夜的緣起

1818年——200年前的那個冬天,有一群演唱家在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區巡迴,演出傳統歌謠。12月23日,他們來到奧地利薩爾茲堡附近的小村鎮奧本多夫(Oberndorf)。

原本的計劃是在當地的聖尼古拉小教堂演出耶穌誕生的故事。但是,大家發愁了。教堂的管風琴壞了,老鼠咬破了風箱,聖誕節前是肯定修不好了。

聖尼古拉教堂歷史圖片,1899年之前拍攝。(Gakuro/Wikimedia Commons)

最後,牧師安排大家在一個村民家中演出。當晚演繹的是《馬太福音》與《路加福音》中講到耶穌誕生的部分。副牧師約瑟夫.默爾(Joseph Mohr)對《聖經》的內容深有所感,散會後,他沒有馬上回家,而是走了另外一條較遠的路,這條路徑會經過山頂。

由山頂上遠眺奧本多夫。(Michael Barera/Wikimedia Commons)

默爾在山頂上遠眺四方,凝望著白雪覆蓋的山陵與村落。在萬寥岑寂中,他想起了自己幾年前寫的一首詩,就是描述在一個寧靜的夜晚,天使宣告聖嬰的誕生。

他往家裡走,心中有底了。他把歌詞找出來,決定用此為聖誕夜的讚美詩。

第二天,12月24日,他找到教堂的管風琴師法蘭茲.葛魯伯(Franz Gruber),請他配樂。葛魯伯只有幾個小時了,但當天晚上,他的確譜寫了簡單的旋律。那一年的聖誕夜,他們以清淨的歌聲唱誦了這首《平安夜》,由葛魯伯以吉他伴奏。

《法蘭茲.葛魯伯肖像》(Portrait of Franz Gruber),薩爾茲堡畫家賽巴斯蒂安.史蒂夫(Sebastian Stief)1845年作,油畫。(公有領域)

平安夜,聖善夜,萬暗中,光華射,

照著聖母也照著聖嬰, 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

 靜享天賜安眠,靜享天賜安眠

據說聽眾掌聲雷動。要沒有老鼠,還沒有這首歌哩!

《平安夜》歌譜,默爾牧師親筆手稿,約1820年。(公有領域)

廣傳美好的訊息

幾週之後,著名的管風琴專家卡爾.茂拉赫(Karl Mauracher)來修琴。修好之後葛魯伯試音時,彈奏了這首《平安夜》。卡爾非常喜歡,把樂譜帶回家鄉——阿爾卑斯山腳小鎮卡普芬(Kapfing)。

卡普芬屬於巴伐里亞齊勒谷地,那裡有歷史悠久的傳統歌謠。當地有兩個歌唱家族赫納爾(Rainers)與史特勞瑟爾(Strassers)從事巡迴演唱。

卡普芬小鎮位於山明水秀的阿爾卑斯山區齊勒谷地。(böhringer friedrich/Wikimedia Commons)

史特勞瑟爾是手套業的大商賈,在1830年代早期,他帶著孩子到萊比錫、柏林等大都市旅行。孩子們穿著傳統服裝,唱著他們特有的民歌(好比中國山區的少數民族,或台灣高山族),以招徠觀眾。

因為他們的歌聲清澈、悠揚,口碑甚佳,後來也開始正式表演。他們的曲目中包括了《平安夜》。普魯士王菲特烈.威廉四世聽了他們的演唱後,表示這是他最喜愛的歌,並要求薩克森大教堂每個聖誕前夕都唱這首歌。

另一個赫納爾家族也大約於同一時期在歐洲巡迴演出,他們到了英國宮廷,聽眾中包括還是小女孩的維多利亞女王。1839年,赫納爾家族重唱組也遠赴美國,在紐約市三一教堂演唱。就這樣,《平安夜》成為大西洋兩岸的聖誕傳統。

赫納爾家族重唱團——來自齊勒谷地的歌手,1827年,彩色版畫。(公有領域)

有一個有趣的花絮,越來越多人陶醉於《平安夜》之後,開始有人追問這首歌的淵源。有人說是巴伐里亞民歌,有人說是德國作曲家海頓、莫扎特、甚至貝多芬寫的。後來,柏林官方發揮了福爾摩斯探案精神,找到了薩爾茲堡修道院組織,才查出葛魯伯與默爾的故事。

《平安夜》一百周年紀念卡片,左為作詞者默爾牧師;右為作曲者葛魯伯樂師。(公有領域)

傳奇的漣漪——1914聖誕休戰

光陰荏苒,歷史邁入20世紀。1914年,歐洲大陸烽火起,德國占領了比利時,想要一舉殲滅法國。但英國參戰了,德國統領的協約國與英法等聯軍的同盟國沿著法國邊境,自北海到瑞士挖了一連串的壕溝,稱為「西方戰線」。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西方陣線圖。美國陸軍史料。(公有領域)

冬天的腳步近了,剛上任不久的教宗本篤十五世呼籲大家在聖誕節停戰,他希望:「至少在天使唱歌的那個晚上,讓槍枝沉默。」這一請願被正式拒絕了。

但是待在寒冷、陰涼的壕溝中,回不了家的戰士們,似乎不約而同地發起了慶祝聖誕節的方式——在聖誕節前後休戰。

歷史學家至今還無法同意具體細節,但根據參與戰事的官兵回憶,1914年聖誕夜,在不同軍區,的確都發生了讓許多人一生都難以忘懷、不可思議的事。

發表於1915年1月9日《倫敦新聞畫報》的示意圖片。英國與德國官兵手把手聯歡,互換頭盔,慶祝聖誕節。地上有一株德國運來的迷你聖誕樹,一名德國軍官正在拍照留念。(公有領域)

據參戰雙方當事人的分享,「聖誕夜,戰區變得古怪而安靜,槍炮聲停止了。黑暗中,德國戰壕傳出『平安夜,聖善夜』的歌聲。」英軍有點驚訝,他們也知道這首歌,便回唱過去。據說雙方一唱一應自己所知道的聖誕歌,接龍了整晚。

第二天,兩邊都有不少官兵爬出戰溝。據描述,「我們在無人區交換巧克力、巴伐里亞黑麵包、杜松子酒、葡萄酒、鈕扣……」雙方也把自己同袍的屍體帶回,有些地區還玩了一場足球友誼賽,臨別時大家都互道聖誕快樂!

然而,聖誕過後,戰事繼續,和平尚未到來。1915年,世界大戰還在持續,聖誕節仍有休戰,但規模較小;1916年同盟軍與德國為主的協約國就雙雙明令禁止休戰活動了,因為,「戰爭是嚴肅的」。

1914年聖誕節前後,非官方休戰期間,英軍與德軍在無人區會面。英軍為諾森伯蘭騎兵團(Northumberland Hussars)第七師。(公有領域)

正因如此,這次休戰更顯得奇蹟而珍貴。靈性的訊息與人性的善良在這一刻閃耀著永恆的光芒。許多感人的故事延續在當事人家族中,他們每個聖誕夜都要唱《平安夜》這首歌,並講述當年的故事,傳遞著這奇妙的經驗。

一名德國教師理查德.施爾曼(Richard Schirrmann)回國後,對整個事件加以思考,之後他創立了世界上第一所青年旅社(Youth Hostel),鼓勵所有國家的年輕人打開心扉,認識彼此。

想必默爾、葛魯伯也會備感欣慰,還包括那隻咬壞管風琴的老鼠!

現在的平安夜小教堂,1930年代建於奧本多夫原教堂遺址。原來的聖尼古拉教堂已在19世紀末被洪水沖毀。(Gakuro/Wikimedia Commons)

200年後的今天,我們再來感受一下這份安寧……

平安夜,聖善夜,萬暗中,光華射……@*

維也納兒童合唱團 演唱《平安夜》(33:53開始)

責任編輯:蘇明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聖誕老人(Fotolia)
    在基督教的故事裡,聖誕樹象徵著亞當和夏娃在人間樂土伊甸園的故事。但寒冬期間沒法找到帶果的蘋果樹,所以就拿松樹代替了。
  • 美國人最期待的就是在聖誕節看到一個飄雪的世界。氣象預報顯示,美國東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區的民眾,將會有幸迎來“白色聖誕節”。
  • ​聖誕節將近,全台陷入最浪漫的時期,還沒想好要去哪玩嗎?不想花錢出國,但又想要體驗歐洲風情的聖誕佳節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觀測本年度十一月的聖誕節聲量,整理出今年網友最期待的景點,今年由板橋為首籌辦的「銀河星球歷險」新北歡樂耶誕城拔得頭籌。
  • 聖誕節快到了,許多人早就準備好了許多禮物或聚餐材料。儘管如此,往往在前一刻可能發現,還缺這缺那。那麼在平安夜,還能去哪裡購物呢?
  • 川普(特朗普)總統、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川普、副總統彭斯和副總統夫人卡倫·彭斯的官方聖誕照片已經發布。
  • 奧斯陸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這座於市中心、弧形一層樓高的荷蘭巴洛克風格建築,以石材與紅磚混合而成。大教堂東邊是教堂前側聖壇或稱禮拜堂(chancel),鐘樓有銅製的圓屋頂,搭配文藝復興風格的尖塔。大教堂幾世紀以來不斷在整修與翻新。
  • 雕塑通常用來紀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來,雕塑流行的題材包括神話場景、政治領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個最特別的主題並不在上述類別裡。人物雕塑《斯皮納里奧》(Spinario)或稱《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現的是一位坐著的裸體男孩,全神貫注地在拔他腳上的一根刺。幾千年來,這座雕像給藝術家帶來非常深刻的啟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