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弦音 巴赫大提琴組曲 (2) 青雲一夢

文/伊遐
font print 人氣: 429
【字號】    
   標籤: tags: ,

續前文»方外弦音 巴赫大提琴組曲 (1) 誠樸的天命

巴赫下定決心要以音樂奉獻主之後,遭遇到很多困難。他發現當時的教會音樂既過時又雜亂。他希望能創作出屬靈的聖詠,讓每個音符都能承載著神聖的能量。

然而,1706~1708年,巴赫在慕爾豪森(Mühlhausen)教堂工作的時候,教會極端虔誠派的人不太喜歡他的創意,反而認為他的音樂很古怪,對清淨的靈修是負面的干擾。

由教堂到宮廷

巴赫對教會的杯葛非常懊惱,因緣際會換了東家,於1708至1717年間在威瑪(Weimar)公爵府擔任宮廷管風琴師及室內樂團員。

他在慕爾豪森請辭信中直言自己的挫折感與不滿。還好濃眉大眼的巴赫也是個熱情慷慨的人,事後仍與舊東家保持友好關係,幫忙完善新建管風琴的裝置。

威瑪,威廉公爵堡,約1730年。(公有領域)

威瑪公爵威廉.恩斯特(William Ernest)是虔誠的路德派信徒,他給予巴赫很大的創作自由。巴赫在此期間創作了不少優秀的宗教曲。

同時,公爵也是個愛樂者。受他的影響,巴赫開始研究當代風靡全歐上流社會,時尚華麗的意大利巴洛克風格。他也將世俗的器樂曲,如威尼斯派維瓦爾第(Antonio Vivaldi)的作品改編為鍵盤樂器曲,為自己的創作型式添加了新的語彙。

《威瑪公爵府小教堂》(Die Weimarer Schlosskirche als »Himmelsburg«),油畫,克里斯蒂安·里希特(Christian Richter,1587-1667)作於約1660年。巴赫彈奏管風琴的廂房在頂層閣樓。(公有領域)

好景不常,公爵與侄子——爵位繼承人恩斯特.奧古斯特(Ernst Augustus)發生嫌隙,不准任何樂師為之提供服務。巴赫抗命繼續與少東家友好,譜寫了清唱曲作為生日賀禮。

公爵知道後非常不高興,在老宮廷樂師德雷西(J. S. Drese)過世後,故意忽略巴赫已經承擔大部分樂師職責的事實,指派才華技藝都略遜一籌的小德雷西接任。巴赫對此憤憤不平,罷工抗議。

科滕王子的禮遇

提到大提琴組曲,就要談到科滕王子。科滕(Köthen)位於德國東部,在神聖羅馬帝國時期,是由阿斯卡尼亞(Ascania)家族統治下的一個親王國(princedom),後來在19世紀初被提升為公國。現隸屬薩克森—安哈特爾州,風景優美,山區有原始森林,平原為優質黑土。

柯滕王子宮,四周可見護城河,銅版畫,瑞士版畫家老馬特烏斯·梅里安(Matthäus Merian der Ältere,1593-1650)作。(公有領域)

黎歐波德(Leopold von Anhalt-Köthen,1694—1728)是安哈爾特–科滕親王國的王子,喜好音樂,曾到歐洲各國旅遊,對歌劇特別著迷。

王子十歲喪父,繼承王位之後,由母親攝政。但父親也請託普魯士公國的腓特烈一世幫忙監護。腓特烈很鼓勵王子求新求變。

腓特烈一世本人是個勵精圖治的君王,但後來趨於享樂,國勢大衰,全民怨聲載道。晚年下詔罪己,讓兒子腓特烈·威廉一世出來代父理政。

這個腓特烈·威廉一世是個窮兵黷武的「軍曹國王」(Soldier King),上台後矯枉過正,只愛打仗,不愛音樂,他想當然爾地解散了宮廷樂團,已經親政的黎歐王子則忙不迭地接管了這一批優秀的音樂家

柯滕宮。(公有領域)

不久之後,在妹妹的婚禮慶典上,王子認識了巴赫。他非常高興,力邀巴赫到他的宮廷來擔任樂長。宮廷樂長是當時音樂家在世間的最高位置了,巴赫立刻欣然接受。

當時在威瑪的東家大為震怒,拒絕他的請辭,還把他捉拿下監,好一陣才還他自由。音樂家就是要創作的,身陷囹圄,巴赫剛好把握時間,譜寫了《管風琴小集》(Orgelbüchlein)。

巴赫1717年抵達科滕,備受王子禮遇。黎歐波德王子與一般的王室貴族相當不同,他平易近人,充滿人情味。他會演奏小提琴、大鍵琴、古提琴,因此經常與巴赫等宮廷音樂家打成一片,親自客串。

安哈爾特 – 科騰王子黎歐波德(Leopold von Anhalt-Köthen)喜歡音樂,聘請巴赫為宮廷樂長。油畫肖像,18世紀,佚名作。科騰堡歷史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王子信奉的是新教中的改革派喀爾文宗,教義著重「簡單」與「莊重」——要求信徒上教堂真正專心尋求與上帝聯結,不需求大排場的唱誦、彌撒,也不需要管風琴這樣的身外之物。

所以,巴赫沒有創作宗教音樂的舞台了;再者,有一群柏林轉來、技高手巧的音樂家嗷嗷待哺,需要各種曲目。在這個全新的機緣下,巴赫在科滕王宮期間大大發揮他的所知與特長,寫下了豐富的世俗曲目。

巴赫把所有當時整個歐洲主流的音樂概念,針對不同樂器,完整地演繹了一遍,在創作上達到另一個頂峰。《柏蘭登堡協奏曲》、《無伴奏小提琴曲與奏鳴曲》、《十二平均律鋼琴曲》第一集等等,都在這個時期完成,其中也包括了六闋《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柯滕宮裡的巴赫音樂廳。 (timitti/ Wikimedia Commons

悲喜人生

1720年的時候,巴赫陪伴王子「出國旅遊」,遠赴波西米亞的卡爾斯巴德(Karlsbad,溫泉勝地,在現在的捷克地區),回家時赫然發現妻子不但因病驟然去世,而且已葬入黃土。在震驚傷感之餘,他唯有勤於創作,以寄情別哀。

妻子是巴赫的堂妹,名叫瑪麗亞·芭芭拉,曾帶給他許多支持與鼓舞。他們有七個孩子,僅有4個存活到成年。其中威廉·弗里德曼·巴赫(W. F. Bach)、卡爾·菲利浦·艾曼紐·巴赫(C. P. E. Bach,別號「柏林巴赫」或「漢堡巴赫」),都成為洛可可風格的重要作曲家。

柯滕宮花園。(Karl Beck/Wikimedia Commons)

巴赫在第二年續弦,娶了安娜·馬格達萊納·沃爾肯(Anna Magdalena Wulcken)。她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女高音歌唱家,當時年僅20歲,喜歡園藝。她與巴赫的孩子約翰·克里斯蒂安·巴赫(J. C. Bach)日後也是音樂家,別號「米蘭巴赫」或「倫敦巴赫」。

黎歐王子給的薪酬很優渥,巴赫日後追憶,在柯滕的前幾年是他最快樂的時光,他幾乎想要在此終老一生。

可是不久王子結婚了。公主新娘對音樂不感興趣,盡想王子每天陪著玩兒。巴赫對朋友抱怨說:「她和繆斯(希臘神話中掌管藝術、靈感的女神)不搭調。」

後來,王子因涉入普魯士王國戰事日深,降低了對音樂活動的需求。巴赫也關注孩子們的教育,最重要的是,一直有教堂請他去為管風琴調音、評鑑。他似乎感受到了管風琴與教堂音樂的召喚,不久便甘願降職降薪,舉家遷往萊比錫擔任教區合唱團藝術指導(雖然那位與繆斯搭不上邊的公主在他們搬家前過世了)。

巴赫與王子一直維繫著良好的情誼,也仍舊是榮譽宮廷樂長,重大禮宴都會回來演奏。

彈奏管風琴的巴赫。版畫,約1725年,大英博物館藏。 (Rischgitz/Getty Images)

1728年,王子因天花英年早逝,享年33歲。1729年3月,巴赫回來參加追悼會,並指揮自己編寫的《葬禮清唱曲》大合唱,即著名《馬太受難曲》(St Matthew Passion)的部分。科滕王子的宮廷現為歷史博物館,每兩年舉辦一次巴赫音樂節。

耐人尋味的是,跑來柯滕這一遭,巴赫用管風琴重整教會音樂、以榮耀主的初衷到哪去了呢?

有學者認為巴赫叛離了教會音樂;有人說巴赫有心提振德國音樂,期望能躍上歐洲大舞台的檯面;而有人說一切都是神的意旨。

這些對於了解巴赫的創作背景都是很有趣而重要的角度,到底巴赫在這些世俗曲裡放入了哪些東西呢?要知道梨是甚麼滋味,還得吃一口梨子。無論如何,音樂超越語言,是不會說謊的,而這整套《大提琴組曲》的確可以說是無出其右,獨步樂壇!(待續)@*

責任編輯:蘇明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土生土長的香港指揮家兼鋼琴家曾智斌(Jimmy Chiang)是今年維港音樂節的藝術總監,也是有500年歷史、奧地利國寶級的著名「維也納兒童合唱團」唯一的亞洲指揮。
  • 一群志同道合深耕竹山的音樂教師,最近成立了小豆苗室內樂團。他們希望將自己的所學傳授給竹山的孩子,讓在地的孩子感受音樂的美好,也希望他們能登上舞台,讓音樂的旋律傳送地方。這些老師來自各方、各有專精,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色那就是無私的付出,利用有限的時間幫助在地的孩子,在竹山小鎮圓一個音樂的夢想。
  • 儘管莫札特的生命短暫(1756年─1791年),但他創作了六百多部不同流派和風格的作品; 他創作了交響樂、室內樂、管弦樂作品、歌劇、合唱音樂和歌曲。 他創作的歌曲鮮為人知,經常被大眾忽視,其實他的歌曲有其獨特的美感和音樂趣味。
  • 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童年代表著一段充滿夢想和希望的單純時光。過去幾個世紀中,許多藝術家都試圖重現這種心境,但沒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兒時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譯: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憶的鋼琴短曲組成的套曲。
  • 在柴可夫斯基很小的時候,靈感就不請自來了。布朗教授在書中寫道,柴可夫斯基的家庭教師芬妮‧杜爾巴赫(Fanny Dürbach)有一晚看到柴可夫斯基在育兒室裡,眼睛閃爍著淚光。「當問他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只回答:『噢,那個音樂!』但那時候周圍並沒有任何音樂。『把祂移走!祂在這兒,這兒』,小柴可夫斯基一邊啜泣一邊指著自己的腦袋,『祂不讓我有一絲安寧!』」
  • 舒伯特
    小舒伯特(Franz Schubert,弗朗茨‧舒伯特)是奧地利作曲家、古典音樂的巨匠。他身高不足5英尺,身量瘦小,長相普通,而且只活了短短的31年。然而,從他去世後留下的幾封書信中,人們卻能窺見他溫柔而善良的靈魂,沒有怨恨,沒有奸猾。
  • 巴赫的音樂像穩固對稱、雄偉壯觀的建築;又像環環相扣、精密轉動的齒輪;那由嚴謹規範構成的賦格,多聲部和聲此起彼伏,錯落有致,變幻多姿,氣象萬千。
  • 經過多年的錘鍊,沒出國的巴赫已成功地把歐洲不同民族的音樂風格渾然溶為一體,他萃集意大利、法國、英國和德國傳統音樂中的精華,曲盡其妙,珠聯璧合,天衣無縫。創造力正處於巔峰狀態的他,隱隱聽到神的召喚,只想把精力貫注到創作理想的教堂音樂上。
  • 晚年,亨德爾在雙目失明中繼續創作,拖著病體參加義演。他悲天憫人,扶助貧弱。他把《彌賽亞》幾乎所有的收入用於救濟孤兒,他還被聘為倫敦最大的慈善機構的棄兒醫院院長。1759年春,74歲的老人照例指揮了《彌賽亞》的演出,在暴風雨般的掌聲中倒下了。他得到了國葬禮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