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目不識丁遭彈劾 最後竟成一代名臣

文/陳安
font print 人氣: 212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視頻簡介張曜是清朝咸豐光緒年間的一位重臣,他隨左宗棠平定阿古柏入侵,抵禦捻軍太平軍,因軍功顯赫接連升遷,後改任文職,調任山東巡撫。

聽新聞:

(聽更多新聞請至「聽紀元」平台)

張曜少年時,家境非常貧寒,但很講義氣,見到不平之事,會出手相助。當時河南出現很多盜賊,百姓為此結團自保。張曜勇武好義,被推為團長,鄉民稱呼他為張大哥。一時間,「張大哥」之名盛傳於河南開封一帶。

當捻軍圍攻河南固始縣時,縣令眼看縣城將被攻破,於是張榜:「誰能守住這座城,我就把女兒嫁給他。」

縣令是位儒者,女兒才貌俱佳,但當時捻軍氣焰囂張,沒人敢應答。大家就推舉張大哥去試試。沒想到這一試,竟成就了一代名臣。

目不識丁的張曜,拜夫人為師,後來成為晚清時期的名臣。(公有領域)

延伸閱讀

「目不識丁」拜夫人為師 張曜成晚清名臣

歷代名人軼聞錄」系列文章

撰文:陳安,製作:李菁,責任編輯:蘇明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當代偉人」王十朋的「來歷」令人稱奇,《浙江通志卷》記載一段樂清明慶院僧人宗覺處嚴乃是王十朋前身的故實……而王十朋自己又怎樣從懷疑轉為相信呢?《石橋記》吐心聲……
  • 伯顏出則為大將,在朝可為賢相。伯顏善於領兵作戰,卻不妄殺一人,不殘害一物,不為珍寶財貨動心,不為美酒女色所迷惑。伯顏班師回朝,囊中不帶江南一物,只帶回精誠至忠的護國之心。伯顏盛德令朝野感佩,赫赫功勳令諸將仰慕。
  • 高士廉無論身在官場,還是留居在家,他待人處事都體現著一個「德」字。高士廉對太宗感懷知遇之恩,從始至終保持著君臣之義;對大唐的社稷江山,傾盡心力,化民俗,推善政,致力福惠芸芸百姓。高士廉的風範,正如太宗所說:「德范宏深,風猷遠著。」
  • 兩宋之交雖然是亂世,但是朝廷中武有「中興四將」,文有「南宋四名臣」,也算是亂世出英雄了!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四名臣中的李綱,他一生堅持抗金,如果說皇帝堅持重用他,可怕的「靖康之恥」也許就不會發生!
  •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他的《勸學詩》激勵了一代代的莘莘學子;他的書法豐厚雄渾,雍容正大,法度謹嚴又氣勢磅礴;他為官清廉,正直敢言,凜然赴難,視死如歸,其忠義大節,光風霽月,高山仰止。他就是字如其人的不朽典範——大唐書魂顏真卿。
  • 岳陽樓
    《岳陽樓記》就像一個巨大的文學磁場,吸引、感染著接觸到這篇文章的讀者。現在想來,如果沒有巴陵郡守滕子京獨具慧眼地對范仲淹的約請,後人就讀不到這篇繪聲繪色描寫浩渺的洞庭湖變幻無窮的風光、遷客騷人對洞庭湖的不同感受、最後又轉化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浩歎的美文。
  • 民間過大年前有祭灶神的風俗,祈求福祿臨門。在東漢時,「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孝子黃香卻「不祭灶」,到底是怎回事?而且,他從一介貧民轉身為得皇上賞識尊重的賢臣,掌管國家樞機要務。這樣的福分從何而來呢?
  • 明孝宗弘治二年追贈于謙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賜諡「肅愍」。明神宗萬曆十八年改諡「忠肅」。于謙蒙冤於一時,卻萬世不泯,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 《書經‧大禹謨》有句話:「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意思是說,自滿會招致失敗,謙虛會得到益處,這是自然的規律,普遍的真理。而耿直敢言的伯宗,卻無法遵從。不過伯宗的妻子卻深知此理,後人稱讚伯宗妻子知「天道」,從而保全了兒子的性命。
  • 明孝宗弘治二年,朝廷追贈于謙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諡號「肅愍」。浙江巡撫傅孟春認為「肅」之一字,未足以盡于公之良惠忠貞,為此具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