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立國原則之前言:國父建立的28項原則

霍華德·錢德勒·克里斯蒂創作的油畫,描繪1787年美國先賢在費城簽署美國憲法時的情景。主席台上站立者為會議主持人華盛頓將軍。(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418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8年12月04日訊】(希望之聲廣播電台《美國史話》製作人方偉綜述)「美國28項立國原則」來自於一本書,叫作《飛躍5000年:美國28項立國原則》,這本書的作者是W‧克里昂‧斯考森先生(W. Cleon Skousen),他是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是世界知名作家、演說家、教授,擅長美國憲法、經濟學及歷史領域,也曾為美國聯邦調查局工作16年。《飛躍5000年》是斯考森最著名的暢銷書,被推薦為很多美國大、中學的必讀物。

斯考森先生在讀大學的時候,就對憲法學很感興趣,他請教他的教授,說我怎麼學習憲法才能學到美國國父的這些立國的思想?教授指著一本《憲法學》對他說,你只能讀這本書了。那本書有3英寸厚,沒人能讀下來。就是說,立國思想掩埋在浩瀚的故紙堆裡,難露真容。

既然找不到一本可以講清楚美國立國思想的書,克里昂‧斯考森教授決定自己寫,這一下就是皓首窮經的探索,終於在1981年讓這本書問世。老斯考森2006年去世,後來他的兒子、同樣是憲法學者的保羅‧斯考森教授接手,繼續整理、編撰和再版,終於讓今天的普通人得以一窺美國立國的「祕訣」。

《飛躍5000年》一書的封面。(公有領域)

建國先父的定邦「祕訣」成就了美國憲法,卻未曾被清晰表達過

在美國,創立美國的那群人被叫做founding fathers,即建國先父。建國先父們的政治思想和智慧,從來沒有人系統地總結過,這本書告訴我們,建立美國並不是一個偶然的成就,而是來自於系統的總結,是一套formula,或叫做一種「祕訣」。

當初在美國制定憲法前,剛剛打完獨立戰爭,國庫空虛,債台高築,欠法國和老兵很多錢,經濟低迷,通膨高漲,連美元大家都不太認,各地還不斷出現暴動。總之,當時的美國是一片蕭瑟。但是,憲法通過後,依據憲法設計的聯邦政府開始運轉,僅僅兩年之後,美國就走出困境,百業復興,展現一片榮景,而且年輕的美國政府,在公眾眼裡信用極高。第一任總統華盛頓當時說,政府的這種信用,在三年前是不可想像的。

美國憲法的建立,在建國先父眼裡,是神幫著建立的,但是它的「祕訣」從來沒有人清晰地表達過。所有關於建國的思想來源,散布在這些建國者之間通訊的書信中、一些聯邦黨人的文集中,以及一些個別的書籍中,就是散在四處。因此沒有人可以簡單地抓到這個「祕訣」。但令人欣慰的是,因為憲法設立時有個很清晰的思路,就是要讓美國人代代都要懂憲法,所以在憲法建立之後的一百多年裡,關於憲法的教育,一直是傳承得不錯的。

到了20世紀初,那時離憲法制定時間已經很久了,美國出現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大蕭條讓當時一些美國人覺得,是不是以前「那些農民定下來的憲法」太過老舊了?是不是要重新來過了?因此就開始忽略這個傳統。那時選出的那批國會議員,開始搞不懂憲法是什麼、它整個體系是怎麼一回事。

美國選出的國會議員,就是治國者,應該對美國的憲法熟記於心,但是因為年代太久遠、憲法書太厚重,加上對憲法質疑,因此美國從那個時候就開始漂離了憲法所制定的方向。用保羅‧斯考森教授的話說,美國這艘巨船本來可以走很長時間,走過任何驚濤駭浪,但是這艘船的錨掉了,開始亂漂了,一個風暴打來就漂到這兒,另外一個風暴打來就擺到那邊。就是說,美國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脫離了當時建國先父們的設計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曾有一本「白話書」,將憲法的故事講得簡簡單單,又明明白白。

這裡我們要系列介紹的,就是這麼一本白話的書。

汲取古代先哲的智慧,美國先父制定了人類史上第一部成文憲法

當初的美國憲法,才短短四頁紙。但是,並不是說讀完字面意思,就能完全抓到它背後的思想,所以,我們這裡要闡述的是美國憲法背後的思想精髓,就是這些立國原則。而這個原則,並不是美國的什麼特色,或者是現在美國社會上大家公認的一些東西,它確實是美國的根源,而現在美國社會出現的各種各樣的激烈的價值之爭,圍繞的就是要堅守這些根本性的原則,還是拋棄它?

這些原則是怎麼找到的呢?保羅告訴了記者,當初他父親的經歷。他的父親讀遍了當初建國先父們曾經讀過的所有書、他們寫下的所有文稿、書信和所有記錄他們訂立憲法的史料。在讀了總計100本書後,他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有一些最基本的原則一再浮現,而這些原則積累到28個後,就不斷在重複了。於是,父親據此寫出了這一本書:《飛躍5000年:美國28項立國原則》。

這本書的開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1607年的時候,英國的西印度公司運送第一批移民到美洲來找黃金,就是踏著哥倫布的航跡來美洲找黃金,他們落腳在現在弗吉尼亞州的詹姆斯鎮(Jamestown),在那留了下來。當時這些人活不下去了,每年到冬天就餓得吃馬、吃老鼠,最後吃皮鞋。這些人找不到黃金,也沒東西吃,後面的人又不斷地來,七年之內來了9000人,餓死了8000人,只剩1000人活了下來。

那時英國在全世界到處殖民,到處都過得不錯,為什麼在美洲這麼難活下來?歷史學者回顧說,當時出現兩個大問題:第一個是農具很原始,生產力不夠高,但這不是根本的原因。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就是當時的「社會制度」。

這些新移民來到詹姆斯鎮之後,弄了個大倉庫,裡面放上大家公用的工具,大家早上起來去倉庫拿工具,包括農具,打獵的槍枝,然後晚上就把收穫的東西放回大倉庫。分配三分之一的人去種田,三分之一的人蓋房子,三分之一的人出去找黃金。結果到後來,種田的和修房子的都偷偷跑掉去找黃金,因為他來這就是為了找黃金嘛!一段時間以後,大家都偷懶,只想找黃金,不想種田。一年下來沒有糧食產出,沒有保障,到冬天就一輪一輪地餓死。

到1614年,一個比較有見地的人,Thomas Dale爵士,來到這裡,他一下船就覺得這麼管理不行,得變。怎麼做呢?每個人分3英畝地,都歸你,條件是每年冬天的時候還回大倉庫兩桶玉米粒。大家一看,哇!這3英畝地是我的耶!開始辛辛苦苦、認認真真地耕那3畝地了。結果到了年底,每個人的兩桶玉米粒都還回來了,就這樣解決了食物問題,再也不餓死人了。

這是美國之初的一個故事,說的就是讓個人擁有財產,可以激發人的動力。現在看美國憲法,它就包含著清晰的保護個人擁有財產、保護個人自由的因素。

保羅‧斯考森教授說,美國的憲法不是那五十幾個人開四個月會中的天才想法的湧現,美國憲法中所有的思想精髓都是歷史上已經有的,從古以色列、雅典、羅馬,到英國,再到法國的一些先哲們那裡來的。美國的先父們制定憲法的過程,就是把那些古先哲們的東西總結與運用到位。

1787年5月,那些美國建國先父們在費城開了四個月的會,開制憲會議。那四個月會開得很艱難,因為他們不是每個人都有錢的,三教九流都有,有的人,像塞繆爾‧亞當斯和約翰‧亞當斯,他們兩個是堂兄弟,都沒錢,是借錢來開會的;詹姆斯‧麥迪遜,後來的美國總統,也是借錢來開會的。而且正好是夏天,費城熱得要命,他們為了保密,還關門關窗開會,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熬過來的。

最終,人類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憲法《美利堅合眾國憲法》通過,兩年後,美國迅速出現繁榮與和平,一直延續到今天,這就是我們了解美國憲法的一個大背景。

先父確立的政治標竿更合理:在管理與控制之間取中和平衡

在美國憲法建立之後大概一百年的時間,美國一躍成為世界上最繁榮的國家,在240年後美國在各方面仍然在領導全球。所以斯考森教授認為,240年前先父們花了四個月,找出了一個制度,能夠把一個廢墟中的美國打造成一個世界上最繁榮的國家。美國人從那時開始,把自己的國家叫做「山頂上的城市」,就是說是人類的楷模,大家都將嚮往和景仰的國度。

訂立憲法的一個前提是先父們如何看待政治標杆,也就是治理國家的標杆問題。

我們今天都知道的政治光譜是怎麼分的?左派、右派、自由派、保守派,對吧?原因是什麼呢?美國很多傳統來自歐洲,當時歐洲議會開會的時候,那些共產黨人、社會主義者們,喜歡坐左邊,而保皇派坐右邊,所以左派右派的概念就是這麼來的。而中間的就是不左不右的。

但是斯考森先生認為這個分法是錯的,他認為誰是左派誰是右派,它是變化的,一直在往左往左去是共產黨,一直往右往右去是法西斯,但是他們其實是一類人,就是警察國家,所以所謂的左、右,到一定時候會變。所以他認為這個分法不合理。

那麼建國先父他們當初用的是什麼?斯考森介紹說,政府的工作本質就是管理和控制,rule and control,所以政府可以走到的一個極端,就是不控制,大家充分自由,愛幹啥幹啥;另一個極端就是專制,什麼都管,把你管得死死的。因此斯考森說,這一個極端叫做無政府狀態,另一端極端叫做極度政府、專制狀態。那麼任何一個政府的選擇,就是在這個光譜中選一個他要的地方。

當時美國建國先父選擇的就是選中間,他說我們不能要無政府狀態,否則天下會大亂。我們也不能搞專制,專制就是統治者定法律。美國要法律,但是不能讓統治者定法律,美國選擇的是由人民來定法律,管控光譜上是中間。

美國政體的來源與沿革:古以色列和古英國政體

美國的建國政體,它其實不是憑空創造的,它的來源之一是古英國人,叫盎格魯撒克遜人,就是公元1000年荷蘭的威廉公爵征服英國前的那批英國人。他們當初有一個概念,叫做人民自治。就是幾家組成一個單位,再更多家庭組成又一個單位; 這些不同數量的家庭選出他們的代表,然後組成他們的兩院,他們的參議院和眾議院;再上面是他們的總頭領,就這樣的概念。

另外一個主要來源就是古以色列人,或者說古猶太人。他們的形式也非常非常像,像到什麼地步?最基本的社會單元是一個家庭,10個家庭組成一個家庭群,家庭群可以選出民意代表,再大一級的是50個家庭,再大的是100個家庭,再大的是1000個家庭;它有兩院,等於是一個參議院、一個眾議院;再上頭有兩個副總統,一個管內務,一個管軍事; 再上面就是相當於總統的那個人。叫什麼呢?就是摩西——當然他不叫總統。

摩西把以色列人從埃及帶出來之後,給他們建立了這樣的一個制度。你看看,這麼一個結構,跟今天美國像不像?

所以說,好像美國政體的設計是多麼的有創意,斯考森教授告訴我們,它其實就是從古以色列、古英國搬來的,但是後來還加入了一些制衡機制,但是基本的架構、大概的模樣就是從那裡搬來的。

因此美國一直認為自己是猶太──基督文化。美國有時候為什麼會對以色列感情那麼深,還不僅是因為它雖在中東,而不是中東人,是有點西方人,還不僅如此,是因為他們文化、政制同根。當然還有信仰同根,基督教的《舊約》,也是源自古以色列。

古以色列當時還建立了什麼呢?殺人要償命,害人要賠償,法律是用來為私人索取賠償的,法律不能夠以國家的名義來懲罰一個人。另外一個概念就是無罪推定,對任何犯罪嫌疑人,先假設你無罪,直到證明你有罪。如果證據不足的話,就不能認為有罪。如果說陪審團審來審去搞不清,那就得開釋、放人。因為古以色列人認為,雖然放了他,如果他真的有罪的話,天理昭昭,神不會放過他。所以現在美國的很多法律制度是模仿當初古以色列的。

美國國徽。(公有領域)

美國國徽所富含的意義

美國建國之後,它最初設計的那個國徽,一個是盎格魯撒克遜的兩個頭像,另外一個是摩西和猶太人一起看到上帝跟他們點的那個篝火。當時的徽章的兩面就是這個,代表著美國真正的來源是什麼。當然現在的國徽改成了一隻老鷹拿著箭和橄欖枝。

美國國父們設計的國徽,是三頭鷹。這是什麼意思呢?最中間的那個鷹頭是兩隻眼睛往前看,代表著一個是參議院,一個是眾議院;左邊鷹頭代表著行政當局;右邊鷹頭就是高等法院。這表明三權分立。

這隻鷹左邊有個翅膀,代表政府有解決問題的功能,要施展能力、解決問題;右邊那個翅膀,代表政府要保持資源和保衛自由,就是說政府不能因為解決問題而侵犯個人自由。所以國徽的整個設計就是代表著無政府和專制之間的一個平衡點:左翼解決問題,就是政府的功能;右翼就是保護自由,政府不能濫權,政府要在這兩者之間平衡,這隻鷹才會飛起來,國家才能扶搖直上。

這就是28項美國立國原則的前言和前提。

(轉載自希望之聲廣播電台)

責任編輯:張憲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783年12月23日,對於硝煙剛剛散盡的美國來說,是一個無比重要的日子。因為這一天,大陸會議將在安納波利斯舉行一個隆重而樸素的儀式,美國獨立戰爭之父、大陸軍總司令喬治.華盛頓將軍將在這裡交出委任狀,並辭去他的所有公職。
  • 一年一度的波士頓茶會(Tea Party)12日在芬紐廳(Faneuil Hall)舉行,主辦方是倡導民權運動的組織「安全委員會」。該會是一有著廣泛民間基礎的非黨派組織,作為公民與立法者之間的溝通橋樑,旨在通過公眾教育,推動立法來保障公民人身自由與安全。
  • 美國憲法之父 詹姆斯•曼迪遜
  • 《蔣中正(蔣介石)日記(1948—1954)》新書日前於國史館發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社長暨前國史館長呂芳上指出,這是一部罕見的國家領導人日記。
  • 幾年前看到旅居美國的阿陀一篇關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驚心動魄的南中國知青偷渡潮》一文,該文寫得深入細緻,氣勢恢宏,且數據清晰,把當年的知青偷渡重現眼前。作者不是卒友,但能寫出如此佳作,可見其寫作功力深厚。但一篇好文有時也會有爭議的地方。我個人與作者有不同的意見不吐不快,因此在這裡提出來,讓大家討論一下。
  • 在當年那個迫使大量人民「起錨」、「督卒」、「較腳」、「著草」——等同逃亡的大時代裡,並非所有人都會一走了之的,所有成功的逃亡者都必須具有活躍的思想。在當年的那個時代背景下,一個思想僵化,中紅毒甚深的人,即使他們不是那個制度的得益者,他們也不會對那個極權制度產生懷疑,進而產生叛逆之心的。
  • 1979年以前,每當清明和重陽這兩個香港法定的假期前後兩週,香港政府都會開放邊境的墳場讓香港市民前往拜祭親人。每當這兩個節日,前往邊境的人很多。在彎彎曲曲窄長的界河梧桐河南邊各個大大小小的山坡上,人山人海,一個小小的沙嶺墳場,能有幾多真正的參拜者,來的人大都是在各個不同時期「起錨」成功的人。
  • 熱帶亞熱帶沿海潮間帶的常綠闊葉灌木群落——紅樹林。(公有領域)
    在香港大部分的知青都是當年的「起錨」客,「起錨」本指船舶開航的意思,但在那瘋狂的年代,在一群特定的人群〔廣東知青〕中,卻有另外一個意思,在廣東當年一提起這一專有名詞,人們都知道那是指偷渡。「起錨」是一種賭博,參與者要押上自己的前途與生命,那時參與這個賭博的廣東知青為數不少。有的贏了,有的輸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