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子罕和鞋匠的故事 避免了一場戰爭

作者:洪熙
清 金廷標《漢陰抱甕》描繪漢陰老人汲井水澆菜,不用機械,只用甕。比喻純真無邪,對事物順其自然,不刻意用心思。(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806
【字號】    
   標籤: tags: , , ,

春秋時期,楚國準備攻打宋國。但楚王聽到宋國相國子罕和鞋匠、鄰居的故事後,改變了想法,放棄出兵。子罕在千里之外,不用一兵一卒,是如何抑制了可能發生的戰爭呢?

子罕,是春秋時期宋國的執政大臣,子姓,樂氏,名喜,字子罕。子罕官居司空,由於宋武公名叫司空,為避名諱,所以宋國改官職「司空」為「司城」。所以子罕常被稱為「司城子罕」。

楚國使臣士尹池前往宋國,司城子罕設宴款待他。楚國使臣看到,子罕宅院的南邊,鄰家的牆彎彎曲曲地伸到了子罕家,明顯占了相國的地,卻沒有被拆掉;西邊鄰家的積水,從子罕的院子穿流而過,子罕也沒有責備鄰家。

楚國使臣士尹池前往宋國,司城子罕設宴款待他。圖為明 陳洪綬〈蕉林酌酒圖〉軸。(公有領域)

士尹池不解其故,於是問子罕。司城子罕說:「南邊的鄰家是工人,以做鞋為生。我要讓他搬家,他的父親說,『我家靠做鞋謀生,已經三代了。如果我現在搬家,宋國那些要買鞋的人,就不知道我的住處了,我也就不能謀生了。希望相國可憐我,不要讓我失去工作。』因此緣故,我沒有讓他搬家。西邊的鄰家地勢高,我家地勢低,積水流過我家院子,也是自然的事,所以我沒有阻止。」

儘管鄰居為子罕帶來不小的困擾,子罕也沒有因為身為相國,握有權柄,就驅逐鄰家,斷絕他們的生活來源;也沒有強行讓鄰家另挖一條水道,使污水改道而行,以保持自家院子的乾爽、淨潔。

這一幕士尹池看在眼裡,也記在心上。

士尹池回到楚國後,得知楚王正在準備出兵攻打宋國,就將在宋國的所見所聞稟報於楚王,並勸阻他萬萬不可攻打宋國。在宋國,士尹池看到宋主賢明,相國子罕也很寬仁。他說:「賢明的君主,能得到民心;寬仁的相國,能得到效力的人。」因此他斷定,楚王攻打宋國,不僅勞而無功,還會被天下人取笑。最後楚王放棄宋國,轉而攻打鄭國。

孔子聽到這件事,說:「在朝堂之上修養自己的德行,能夠抵禦千里之外的敵軍,說的就是司城子罕這樣的人吧!」

宋國所在的位置,南有楚國,北有晉國,東有齊國,晉楚齊這三國都擁有萬輛兵車,是當時的大國,宋國正好夾在他們的中間。子罕擔任相國時,因其賢名遠揚國外,其它國家不敢小覷宋國,所以宋國邊境相對比較安定。

朝鮮《北關遺蹟圖帖》中的《一箭解圍圖》。(公有領域)

司城子罕的道德力量,無形中阻止了敵軍的進攻。他還曾善意地提醒向戌,不要太過貪婪,以免引禍上身,因此成就了一段佳話,受到當時君子的稱頌。

因為當時晉、楚二國爭霸,兵征不斷,宋、鄭等國因此受到一些影響。公元前579年,宋國大夫華元提倡和議,但三年後楚國毀約,和議沒有達成。

公元前547年,宋國左師向戌為晉楚兩國重臣牽線,意在達成弭兵和議。向戌奔走於晉、楚之間,調解兩國關係,主持弭兵會盟,終使晉楚兩國停止了戰爭。

向戌自恃奔走有功,向宋平公上表,請求賜予免死之封邑。宋平公將六十個邑賜給他。向戌非常高興,並將國君的簡冊(批文)拿給子罕過目。

子罕認為,那些諸侯小國,受到晉楚二國兵威的震懾,不敢恣意驕縱,引發禍亂,所以國家一直能存續下來。天地生產金木水火土五材,由百姓自由使用,哪一種都不能偏廢,誰又能輕易廢除軍備(五行中,兵屬金)呢?而且軍隊的存在是為了討伐不義、震懾不軌而宣揚文德。聖人因軍備武力而興起,作亂的人也因此而敗棄,國之存亡都和軍備有關。倘若完全廢掉軍備,對國家並不是一件好事。

子罕認為向戌謀取這些國家放棄用武,也是一種欺騙。用詐術蒙蔽諸侯,沒有受到重罰就已經不錯了,還去請求賞賜,實在是貪得無厭。於是子罕拿出刀,割毀了簡冊,扔在地上。

向戌聽後,茅塞頓開,辭去了封邑。向氏家族想攻打子罕,向戌對族人說:「我有滅亡之災,是他讓我生存下來,沒有比這再大的恩德了!怎麼還能攻打他呢?」

當時的貴族稱讚道:「『那家的族長,是我邦維護正義的人』,說的不就是子罕嗎!『誰真的替我擔憂,我都會接受』,說的不就是向戌嗎!」。@*#

(據《呂氏春秋‧恃君覽第八》、《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