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聞看點】川普國情咨文講池成鎬故事 他是誰?

【大紀元2018年02月02日訊】大家好,我是李沐陽。歡迎您訂閱關注每天兩集的新聞看點。

1月30日,美國總統川普的國情咨文演講中,強調朝鮮獨裁政權殘暴的時候,他的手指向了觀眾席中一個為了尋找自由、拄著枴杖跋涉了數千英里的男人。他的名字叫池成鎬(音譯)。

池成鎬站起身的同時,他欣喜地舉起了拐杖,周圍的人都在為他鼓掌,鏡頭也將這一刻定格。川普接著講述了池成鎬的故事。

在朝鮮北部會寧市旁邊,有一個礦村,身為長子的池成鎬和家人就居住在這裡。1996年,朝鮮正處在大饑荒之中,據估計,這場饑荒後來導致了兩百多萬人死亡。年僅13歲的池成鎬和許多人一樣,每天處在飢餓當中。

2014年的時候,池成鎬曾在接受採訪中說,當時他們一家人靠吃草根和玉米秸稈度日,身體十分虛弱。一天大部分的時間,只能在地上躺著,節省一些體力。即使這樣還是會產生幻覺。他的祖母在前一年已經被活活餓死了,學校的老師身體虛弱到不能教書,據說也沒什麼學生來上課。

川普在演講中說,池成鎬準備從火車的車廂裡偷幾塊煤來換取食物。這是怎麼回事呢?大家知道,朝鮮當時的大饑荒已經餓死了很多人,許許多多的人都在生死邊緣煎熬著。吃一口食物也許就能活下來,如果不吃說不定倒下去就再也起不來了。

剛剛13歲,正是長身體、食量大的階段。池成鎬就像其他人一樣,開始從貨運火車上偷煤,然後去換一些玉米回來。他說大概有一百人左右。BBC報導說,凌晨1點到5點這個時間,沒有武裝警察把守,雖然沒有手電筒,但是偷煤還是比較安全一些。只要火車開進車站,他們就偷偷地爬上車去偷煤。只要有一天錯過火車,全家人都會跟著幾天吃不上東西。

3月7日,池成鎬和妹妹又去偷煤,他把一袋袋的煤從火車上甩下來讓妹妹撿。太累了,餓暈的池成鎬從兩節車廂之間掉了下來。當他醒來的時候,發現火車已經開走了,他的左腿和左臂已經被碾斷了。

他的妹妹像瘋了一樣地呼喊求救,但是誰能管呢?偷煤的村民如果多停留一刻,就有可能被抓到,隨時會面臨著被處死的危險,他們的家人也會跟著受到牽連。所以人們都匆匆地揹著一袋袋的煤離開,沒人去管他的死活。

後來池成鎬被帶到了一家當地診所,一位醫生在沒有麻醉、沒有輸血的情況下,給他做了兩次手術。鋸斷骨頭的時候,池成鎬感到自己的脊柱在卡卡作響。那種疼痛,我想沒有多少人可以體會得到。我們可能有過受輕傷的經歷,手指被針扎了,我們的心還會收緊一下,是不是?

總算活了下來,康復後的池成鎬開始拄著枴杖去四處乞討,偷東西吃。2000年以前,他從沒想過離開朝鮮。就在那一年,他非法進入了中國大陸,教堂裡的人給他食物吃,甚至動物都比朝鮮人吃得好。

一個月後,池成鎬帶著一些給家人的食物,偷偷回家時,被祕密警察抓住了,毆打了20天。我們知道,身體上的承受相對容易一些,心理上的創傷才是最難癒合的。池成鎬也是一樣,挨打對他來說並不算什麼,甚至有些習以為常了。

真正刺痛他的,或者說讓他想離開朝鮮,是其中一個人的辱罵。他說:「你個瘸子,在中國,在外國人的攝像機前乞討!你讓領袖和國家難堪。」池成鎬意識到,在朝鮮是沒有未來的,他決定要追求自由。

歷盡千辛萬苦,倚靠拐杖,奔走跋涉了幾千英里。池成鎬和另外三個脫北者,在沒有嚮導的情況下,穿越了老撾的叢林,進入了泰國,找到了韓國大使館。從這開始,他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川普說池成鎬的大部分家人也追隨他的腳步,逃離朝鮮。但是他的父親在試圖逃離時被逮捕了,並被折磨致死。

在國會,川普講述池成鎬的故事時,說他的故事「就是人人嚮往自由生活的印證」。我們知道對自由的嚮往是與生俱來的,那是一種心理上的自由,思想上的自由,這是任何東西都無法取代的。只要是一個正常的人,有著正常的思維和感受,他就知道自由的可貴。

川普說,「當今沒有任何政權會比朝鮮的獨裁統治更加全面地、殘酷地壓迫自己的公民。」朝鮮政權的確非常地殘忍暴虐,西方世界的民主國家,他們根本想像不到獨裁暴政是如何的恐怖。其實,朝鮮政權跟中共比,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

中共在奪取政權以後,發動了各種整人的政治運動,殘害了八千萬中國人。我們遠的不說,就說最近的,對新疆、西藏民眾的鎮壓、709大抓捕維權律師、對各種訪民和基督徒的打壓等等,每一樁都超過當今的朝鮮。

特別是中共對法輪功的迫害,一億遵循「真、善、忍」準則做好人的法輪功學員無端遭到鎮壓,數百萬人被逮捕、勞教、判刑,被關進精神病院強行注射損害神經的藥物,婦女遭到強迫墮胎、強姦、輪姦、電擊私處等非人折磨。最慘無人道的是,中共活摘人體器官販賣。經不同國家、不同機構、不同人員的調查,從1999年7月20日中共鎮壓法輪功開始,直到到現在,中共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的暴行一直沒有停止。

川普說沒有比朝鮮更殘酷的政權,我只能說川普太善良了。

感謝您關注新聞看點,再會。#

大紀元新聞看點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