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兵仙韓信故事系列(4)

劉邦憑什麼戰勝項羽 韓信謀略堪比隆中對

作者:柳笛

楚漢爭霸之前,項羽擁兵40萬,劉邦去封地時只帶走3萬兵馬。而論身世,項羽是楚國貴族,世代為將聲望很高,而劉邦發跡前只是個小亭長。面對實力這麼強的對手,劉邦要如何以弱勝強,統一天下呢?

答案就在韓信登壇拜將的那一天。劉邦雖然不了解韓信的才學,但在蕭何的一再舉薦下,仍然優待韓信,並半信半疑地問他:「蕭丞相多次提起將軍,將軍將教給我什麼計策?」

已經成為大將軍的韓信,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如今大王向東爭奪天下,對手不就是項羽嗎?那麼在勇猛、仁愛、軍力等方面,您認為比得過項羽嗎?」劉邦沈默許久後,老實回答:「比不上。」韓信見他有自知之明,便向他拜兩拜,「我也認為大王不如項羽。但是我曾經做過項羽的手下,請讓我先談談他的為人。」

項羽彩像,清人繪。(公有領域)

在韓信看來,項羽的優勢只是表象,其實是「匹夫之勇」和「婦人之仁」。項羽大吼一聲,就能把千軍萬馬嚇得癱倒在地,然而他無法任用真正有才幹的人。他待人恭敬仁慈,說話和氣,如果有人生病,他甚至能含著眼淚給對方贈送食物;但是有人立了軍功,需要封王加爵時,他卻把大印拿在手裡摩挲,直到把稜角磨圓了也捨不得送出去,這就是「婦人之仁」了。

再說謀略方面,項羽雖然稱霸天下,分封諸侯,卻犯了很多大忌。他不在險要的關中建都,卻要衣錦還鄉回到彭城;他違背義帝宣布「先入關中者稱王」的約定,把親信封王,更把義帝驅逐到江南。因而,各路諸侯都心懷不滿,也紛紛趕走自己的國君,自立為王。而且,項羽軍隊非常殘暴,所到之處肆意殺人放火,百姓怨聲載道。

因此,韓信總結:「項羽只是名義上的霸主,實際上他早已失去天下人心,他的強盛是很容易變弱的。」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韓信通過對項羽深刻的分析,為劉邦制定了「反其道而行」的策略:任用勇敢善戰的將士,為立功者分封攻克的城池,集合反抗暴政的義軍。這樣,劉邦就能建立一支作戰能力強而且軍心穩固的軍隊。

就具體作戰方略來說,劉邦東進的第一步是攻克三秦之地,鎮守的正是項羽分封的三位秦朝降將。他們三人帶領關中子弟征戰多年,卻欺騙他們投降項羽,結果項羽狠心坑殺了20多萬降兵。秦地百姓對他們三人恨之入骨,只因為項羽仗著自己的武力,強行把他們封為諸侯王。

千古名將韓信。(大紀元圖片庫)

然而劉邦進駐秦地,按照約定本來稱王,又和百姓們約法三章,備受擁戴。誰知他被項羽奪權,排擠到漢中來。因而,關中百姓都為劉邦忿忿不平。韓信自信地說:「現在如果您舉兵向東,在三秦地區發布通知,不用打仗就可以重新得到關中。」

劉邦聽後大喜,這時,他才真正認識韓信,有了相見恨晚的感覺。韓信從分析敵手,到為劉邦制定謀取天下的計畫,層層論述,完美得無懈可擊。劉邦也對韓信徹底拜服,心甘情願將漢室的未來託付給韓信,按照他的謀劃一步步拉開楚漢爭霸的序幕。

韓信的這番言論,被稱作「漢中對」而名垂千古。它與諸葛亮的「隆中對」一同作為軍事分析的名篇,被後世頌揚。(未完,待續)

(參考資料:《史記》)@

點閱【兵仙韓信故事系列】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