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者贊成財政預算案派錢

稱政府非英明神武 市民盼惠及基層長者

人氣 99

【大紀元2018年02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報導)林鄭月娥任政府首份《財政預算案》週三出爐,由於政府盈餘再創新高,會否「派錢」成為關注焦點。昨日在《城市論壇》上,有學者贊成適當地派錢,認為政府非英明神武,用錢政治化。有政界人士認為應惠及基層及長者,強調增加經常性開支與派錢、派糖不衝突。

港台《城市論壇》昨日以「千億盈餘疑滿瀉 係咪派錢問財爺」為題。面對政府庫房大量盈餘,政府是否應每名市民派六千元。前立法會議員劉小麗表示不太反對派錢,但要有優先次序,先照顧基層及長者,她建議首先成立全民退休保障的種子基金以立即惠及長者,對基層可即時派錢,解決基層市民的燃眉之急,之後再做選擇性的紓困派糖措施。她強調,「派錢」與「經常性開支」可以兩樣一起做,不對立。她批評政府十年來錯估盈餘,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稱二者是「假對立」,是政府「用來呃人的技倆」。

籲同時派錢增經常性開支

劉小麗批評過往十年政府將公帑錯誤投資在基建,例如「三跑」、「高鐵」,反而在安老、醫療及社褔各層面都較外國落後,應該加強資源投放,今次亦應派錢紓緩低下基層燃眉之急。

科技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雷鼎鳴指今年盈餘特別多,主要是因為樓市印花稅及股市交投多所致。他認為派錢一途可行:「因為我相信還富於民,比錢在政府手上決定如何用更加可靠……譬如派五千、六千元,我覺得有它的優點。」又說:「如果政府決策人個個英明神武,你給政府用錢無問題。但是在世界上經濟學界有研究,政府佔GDP愈高,長遠對經濟增長愈有壓抑作用,不會令經濟好了,因為政府用錢不說公務員、官員一定蠢,但因經過很政治化的的過程,經常用在不對的地方。」不過他指,政府應該要考慮人口迅速老化問題,以及近期因流感出現的公立醫院人手不足的問題。

工黨主席郭永健認為討論派錢是可悲的現象,正是反映對政府的不信任:「大家覺得過往政府做很多事並非惠及民生,過往的紓困措施皆是還富於富。如退差餉、退薪俸稅,十年平均每年一百九十多億,令人憤怒。」他認為當局要有長遠計劃,包括全民退休保障,或回購港鐵,令票價降低一半,亦可向地產商購回囤積農地用來興建院舍,或增加大學學位。

香港黃金五十創辦人林奮強則表明不贊成派糖,但認為在大量盈餘下,遠水和近火皆可兼顧。他指只有在經濟疲弱時才派錢。他直言「過往十年絕對唔係(英明神武),來緊五年,我覺得絕對係」。他贊成劉小麗指的假命題(假對立),形容「有鬚那個(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才是貔貅(有入無出)」在年年盈餘下,18年沒有起新醫院,而長者人數不斷上升,其醫療支出是普通人的9倍,要為此作準備,未來5年政府要積極有為。

學生望補貼課餘活動費用

對於是否應派錢,台下有中學生反對認為應將資源投入在最需要的階層上。但也有中學生希望能派錢,可以買需要的東西及參加興趣班等等,但2011年派錢時,沒有惠及18歲以下的市民,她希望今年可照顧18歲以下的人士。

10歲讀小學四年級的姓李小女孩來自單親家庭,因為沒有監護人拿不到綜援。她表示不清楚派錢,但希望政府可以推出「課後學習券」及增加N無津貼,補貼課餘活動費用:「我有好多興趣,跳舞啊、唱歌那些。老師都問我『為甚麼不參加(跳舞)考試呢?你跳得很好啊』,我回答『除非考試(費用)低少少否則的話,我真的沒有錢交學費了。」又說母親之前幫她申請到素描課的津貼,又說如果政府推出「課後學習券」,「可以發揮我們的潛能,其實都是幫助我們香港」。

現場也有不少長者提出訴求,希望當局能增加醫療卷的金額,可以到私家醫院看醫生不用在公立醫院輪候。

陳茂波:籌劃強化醫療系統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在網誌透露,今年的財政盈餘將會高於去年。他指,作為公共資源的管理者,要確保資源運用合「情」、合「理」,要照顧市民當前的困難,亦要為未來做好準備。

對於最近有些言論指,未雨綢繆是在處理比較遙遠的事情,倒不如將錢退回市民手中。他認為未雨綢繆不代表漠視今天需要,正正是因為見到今天香港社會面對的問題,必須要洞悉未來,「錢到」、「心到」才有望化解。

他提出,在政府財政充裕時,是否應該更積極籌劃如何強化醫療系統的配套設施,以便在人口老化的挑戰中,市民仍然可繼續得到優質的醫護服務。又說,醫療、房屋、教育,以至如何推動創新產業多元發展,都是社會關心且切身的問題。關愛共享是預算案其中一個主旋律,將會透過不同措施,針對協助有需要的組群,達致關愛共融。◇

責任編輯:昌英

相關新聞
港各界對政府千億盈餘各抒己見
團體代表指政府助就業力度不足
學者建議透過稅制改善貧富懸殊
全城炮轟預算案 各界促修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