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元宵、湯圓竟不同 別再傻傻分不清

【大紀元2018年03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段籬綜合報導)恰逢元宵節,不知您下班回家是否準備賞花燈吃湯圓呢?也許您會疑惑,不是前不久「冬至」的時候才吃過湯圓嗎?怎麼現在又要吃湯圓?您的疑惑是有道理的,元宵節吃的是元宵,冬至才吃湯圓。

圖為明代元宵節宮中張燈結彩。(公共領域)

元宵、湯圓怎麼分?

根據明朝歷史學家劉若愚所著《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記載,元宵「其製法用糯米細麵,內用核桃仁、白糖為果餡、洒水滾成,如核桃大小,即江南所稱湯圓也。」

雖然劉若愚也說「元宵」就是江南所稱的「湯圓」,不過依據他的描述,兩者其實不一樣。我們熟知的湯圓是以濕糯米粉揉糰後,再塞入內餡;而元宵卻是以內餡在糯米粉中反覆噴水滾動裹粉,直到餡料外表包覆成大小適中的元宵。所以元宵與湯圓最大的差異是製作方式的不同。簡單講:「湯圓」是用皮包餡,像包餃子一樣;「元宵」就用餡慢慢滾出皮來,做法就麻煩多了。

不僅做法上有差異,吃起來也有所不同。《慢食府城 : 台南小吃的古早味全記錄》一書裡記載:元宵,一般要將餡料球備妥,低溫冰凍成硬球。餡料有甜的、有鹹的、有素的、有葷的。吃時一般都是用水煮,湯圓煮後湯比較清,元宵煮後湯比較濃稠,而且口感比較韌綿。

雖然口感有別,但是因為材料沒有甚麼差異,所以吃相同餡料的湯圓或元宵,吃進去的營養與熱量是差不多的。不過,糯米較不易消化,為延長消化時間,盡量是白天吃較佳;同時,糯米升糖指數較高,食用前後血糖值的變化較大,有相關疾病者盡量少食用為宜。

雖然現在人過節的注意力多放在食物上,不過,古代的節慶很多時候是跟祀神或祭祖有關,《台灣府志》記載:「冬至,人家作米丸祀眾神及祖先,舉家團圞而食之,謂之『添歲』。」

元宵節則是年後的第一個滿月,最早是漢武帝在這天黃昏開始,通宵達旦用盛大的燈火祭祀「太一」神。佛教傳入後,東漢明帝又在這天「燃燈表佛」,流傳到今日,佛教仍有在正月十五點燈供佛的習俗。而在道教中,這天被視為上元節,是天官大帝(堯)的誕辰,也是燃燈以慶。

正月十五上元佳節,各地會舉辦盛大的元宵慶典與燈會。圖為台灣鳳梨造型的「鼓仔燈」,台語音似「旺來」,而被視為吉祥物。(公共領域)

責任編輯:王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