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白娘子水漫金山只是傳說 金山寺真實的故事驚人

作者:李耘

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的故事,在華人世界幾乎人盡皆知,但這只是人們編撰出來的故事。而且近代故事和早期完全不同了。現代講的是白蛇化成了白娘子,為人所喜愛,和許仙的愛情悽美醉人,而高僧法海則成了多管閒事、人人厭惡的對像。

而早期的作品寫的是,人、妖不可共居,白蛇修煉成精化成美人,迷惑好色之人,最後會將人吃掉的故事。強調人萬萬不可為色慾所迷,法海則是保護生靈的義士。

無論過去現在,它終究只是一個民間傳說罷了,孰是孰非我們先不評判。先看看金山寺真實的歷史故事吧。

金山寺位於中國江蘇鎮江市,始建於東晉時代,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是中國佛教禪宗四大名寺之一,原名澤心寺,亦稱龍游寺。但自唐以來,人們皆稱為金山寺。它依山而建,殿宇樓閣層疊而上,布滿整座山坡,以致人們無法窺視山的原貌,故有「金山寺裹山,見寺,見塔,不見山」之說。

清朝康熙皇帝曾登臨此地,見江天一色,為此寺提筆賜名「江天禪寺」。

金山寺法海,歷史上確有其人,金山寺有法海洞,就是法海當年坐禪修行的地方。法海禪師是唐代名相裴休之子,俗名裴文德。裴休宰相在唐代長慶年間(821-824)考中進士,歷任節度使、禮部尚書、太子少師等職。大中六年(852),裴休升任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居相位五年,為官廉潔、治理有方、博學多才、文書俱佳。

少年的裴文德便接受父命,並由時任潭州(長沙一帶)觀察使的父親親自送往湖南溈山去修行。據寧鄉溈山寺記載:唐宣宗大中三年(849),時任宰相的裴休捐建密印寺(位於湖南省寧鄉縣境內)。時皇子得惡疾,看盡名醫均不奏效,裴休送自己的兒子代皇子出家,密印寺主持靈佑禪師為他的兒子賜號「法海」。

那時,鎮江的澤心寺(金山寺前身)被毀已了無蹤跡。法海後來在密林的荒煙蔓草間,尋獲到已被毀壞的殘佛,他燃燒一節指發誓要重修道場。

在一次挖地基時,意外掘出一批黃金鎰(鎰:音『議』,古代重量單位,20兩為一鎰),法海將其上交鎮江太守。太守李琦將此事奉奏皇上,唐宣宗深為感動,敕令將黃金直接撥發給寺院常住,作為朝廷供養,修建寺院,並敕寺院名金山禪寺。法海成為金山禪寺開山初祖,後世參禪學佛的人都深深敬仰!

現在,在金山寺大雄寶殿外牆上,有一塊並不起眼的浮雕,上面刻的是抗金英雄岳飛在金山的一段往事,值得細細品味。

當年,岳飛抗金戰爭勝利在望,奸臣秦檜以十二道金牌將他從戰場召回。他途經鎮江夜宿金山寺時做一怪夢,夢中兩條狗像人一樣在對話。次日,岳飛請寺中住持道悅禪師開示,道悅心知此夢乃「獄」字之意,又不好說破,便告訴他:「歲底不足,謹防天哭;奉下兩點,將人害毒。」

道悅勸他不要回京,但忠心耿耿的岳飛哪裡聽的進去?岳飛南歸後,即被誣下獄,方知此語果真應驗。原來,那年十二月沒有三十日,只有二十九日,當晚上又有雨,正是「歲底不足,謹防天哭」;而「奉下兩點」是「秦」字,後來岳飛真的就在這天被秦檜害死在風波亭上。

故事到此還沒結束。岳飛臨終說了一句「悔不聽金山道悅禪師之言」,被秦檜知道了,他馬上派侍衛長何立帶兵赴金山寺捉拿道悅禪師,但撲空了。因為在兵至金山的前一天,道悅禪師已經坐化,臨走前留下幾句偈語:「吾年四十九,是非終日有。不為自己身,只因多開口。何立自南來,我向西方走。不是佛力大,幾乎落人手。」

岳飛的大忠,值得人們感佩;道悅的大智,留給後世啟迪。金山寺不知有多少這樣的歷史故事,早已被淹沒在浩渺的江波之中。

責任編輯: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