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擬用人民幣買原油 外媒:無法撼動美元

人氣 15207

【大紀元2018年03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導)媒體一週內兩次報導與人民幣相關的話題,一方面傳中共官方計劃下半年試點用人民幣取代美元支付進口原油,另一方面,中國大陸首家原油期貨掛牌交易、以人民幣計價,再次引發中共企圖用人民幣取代美元的討論。專家表示,人民幣在全球範圍內被接受程度仍然很低。

外媒評論說,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是不得已而為之,對國際原油市場的影響力十分有限,人民幣在短期內仍「不具有撼動美元地位的能力」;且即便原油交易試點成功,要將大部分商品轉為人民幣支付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中共籌劃用人民幣代替美元支付進口原油

路透社週三(3月29日)報導,中共開始籌劃用人民幣而非美元支付進口原油。報導援引三名金融機構消息人士的話說,人民幣支付試點計劃可能最快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中共監管當局已非正式要求少數幾家金融機構為人民幣定價的原油進口做準備。

據悉,中共當局本次計劃從俄羅斯和安哥拉進口原油開始,他們都是中國的主要原油供應國。

路透社表示,消息人士指這一計劃還處於早期階段,同時也有一些中國國有石油公司的官員表示沒有聽說過這類計劃。

石油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商品,年貿易額約為14萬億美元,大致相當於去年的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2017年超過美國成為最大的原油進口國。

紐約時事評論員朱明博士表示,石油作為戰略物資,一直是中共想要解決的問題。因國內石油資源缺乏、開採難度和質量受限,它一直在尋求海外的穩定供應渠道,但進展並不樂觀。比如,在過去十幾年裡,中共投在委內瑞拉——世界探明石油儲量最大國的石油項目就損失了數百億美元。

從過去來看,石油的定價權和生產資源大都掌控在海外產油國手中,用美元計價交易占多數。「中共想實現用人民幣代替美元支付進口原油,也不是單方說了算,決定權主要還在賣方。」他說。

財經電視台CNBC評論說,因為人民幣在外匯市場的流動性不足,所以即便原油交易試點成功,要將大部分商品轉為人民幣支付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首家大陸原油期貨掛牌 以人民幣計價

週一(3月26日),上海掛牌第一家中國原油期貨交易,原油合約以人民幣計價。其成立的目的是,希望成為繼倫敦布倫特(Brent)和美國西德克薩斯中間基原油(West Texas Intermediate)之後的第三大國際原油期貨指標。

雖然交易首日成交量驚人,並有國際石油交易商進入市場,但對比同日的布蘭特原油交易看,中國原油期貨交易量只集中在開盤初期,隨後交易量明顯減少。

朱明表示,運作狀況還需時日觀察,因為作為國際化期貨,要得到國外投資者的認同才算是成功,當中受制於很多不確定性因素。

彭博社報導說,中共的這一新機制在當前「對國際原油市場的影響力十分有限」,人民幣在短期內也「不具有撼動美元地位的能力」。

人民幣計價原油期貨 有難言之因

財經博客「Zero Hedge」認為,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原油期貨是在別無選擇下做出的。由於中國對大宗商品的需求強烈,加上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走高,中共不得不發展以人民幣計價的期貨合約交易。

通過期貨合約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平抑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帶來的損失。但是單一的期貨合約交易並不能解決人民幣升值帶來的衍生經濟難題——外升內貶問題。

「Zero Hedge」分析指,在未來的政策上,中共可能通過貨幣干預措施小幅提高人民幣利率,並同時上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以此平抑國內物價、達到資產項目收支平衡。

但這個慣用做法可能會遭致很大的風險。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表示:「在正常國家,兩股壓力會因為市場調節、匯率變動和物價升降,而自動調節、達到平衡。但在中國,因為同時操縱匯率、匯兌、印鈔(M2)和物價(及編造通脹數據),升貶壓力就不能自然平衡。」

而美國政府近期宣布增加預算赤字以及要求減少中美貿易順差的預期,更會加重中共政策調整的難度。「如果中國對美貿易下滑,外匯流失就會加大;在不足以支撐人民幣預期走強的情況下,中國的經濟問題可能會一觸而發。」謝田說。

「Zero Hedge」的分析也說,中共人民幣國際化的需求雖然意圖明顯,但它從未完全在發展時機上說了算。這次中共要想通過大量減持美元和國債來平抑人民幣過快升值的做法,可能未達效果、先傷自己。

用人民幣支付的現實難度 接受程度較低

哈佛大學教授、「軟實力之父」奈伊(Joseph Neil)在2017年曾發表論文指:「一種儲備貨幣要想取得人們的信賴,必須要有深厚的資本市場、誠實的政府和法治,而所有這些中共都不具備。」

中國必須發展自己的金融市場並擁有更重要的法治以及政府體制,才可能成為美元的有效替代品。換句話說,中共的人民幣國際化還存在很多現實挑戰,從國內外對人民幣結算的接受程度也能證明這一點。

按照國際清算銀行每三年一次的外匯調查報告,即期單日交易量5兆美元,其中以美元計價的外匯結算交易約占90%,而使用人民幣的比例僅為4%。

再看各國官方外匯儲備量。根據世界貨幣基金組織(IMF)2017年的全球外匯儲備季度報告,以美元計價的各國官方外匯儲備的比重約64%,而人民幣只有1.1%。

2017年是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組成貨幣、納入IMF統計報告的第一年,數據卻顯示,人民幣在國際支付占比上非但沒有上漲,反而從2015年的2.8%滑落至2017年的1.9%。

最後,中國大陸以及香港對人民幣結算的接受程度也很低。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2018年1月的報告也指出,即便是中國大陸以及香港,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的比例也較低,美元作為全球主導型的貨幣在這兩個地區的結算比例超過80%。從2016年開始,SWIFT與中國開展業務合作,通過SWIFT金融網絡開展人民幣交易。

從另一個角度講,因為中共目前持有的外匯儲備規模主要以美元現金和美國國債為主,過度弱化美元也會是一定程度上的自損。

「Zero Hedge」比喻說,在瓷器店裡放牛不是件好事。外界認為,中共的重商主義一方面想要挑戰美國的影響力,但另一方面,它挑戰的對手卻是它的生命線,弱化美元以及全球金融市場也勢必重傷中共自己。#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人民幣貶值速度過快 已脫離安全係數
IMF首發報告證明人民幣國際化或「再等等」
何清漣:人民幣國際化為何事與願違?
國際評級機構: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放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