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覽古代翻譯的風采

穿漢服 講外語 卓越的古代翻譯

作者:宋寶藍
在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北壁上的張騫出使西域圖,唐代初期(618年到714年)繪製。(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39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三千多年前,周武王伐紂之際,曾在孟津觀兵,檢閱軍隊。當時匯聚了八百諸侯國,他們盟誓協助武王伐紂。這些諸侯國中,有的就來自偏遠的南方和北方。古代各國語言不同, 他們是如何交流溝通的呢?

在《禮記.王制》中記載:「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達其志,通其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意思是當時的中國和偏邦蠻、夷、戎、狄存在著語言差異,難以溝通。於是出現了「寄、象、狄鞮、譯」四種專業的翻譯人才。通過這些翻譯的交流工作,溝通中國和偏邦的友好關係。這是最早有關譯者的記載。

翻譯天才 多出於佛門

在古時,翻譯官曾有多個名稱,如:譯長、譯官令、九譯令、通事舍人、像胥、少卿、典客、大行令等等。

歷代翻譯天才,多出自於佛門。為傳播經典之需,誕生了四大翻譯家:鳩摩羅什、真諦、唐玄奘和不空。

從僧人翻譯佛經開始,「翻譯」成為固定詞組。翻,是指轉換談話雙方的語言;譯是單方陳述轉換後的語言。西域僧人入華後,多是先學通漢語,再著手翻譯佛經。

翻譯佛經,需要具備三個條件:精通梵語、精通漢語、精通佛經,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在中國古代參與翻譯佛經的人,多富才學。

唐玄奘取回佛經後,唐太宗下令廣召全國俊才,不論僧俗,助其建立譯場,協助唐僧翻譯佛經。玄奘漢文風采一流,且又精通梵語,他對佛法和梵語熟悉到什麼程度?他可以用梵語和西域僧人辯論,人們也辯不倒他。

不空(梵語:Amoghavajra,705年-774年),音譯為阿目佉跋折羅,意譯為不空金剛。(公有領域)

張騫的翻譯兼護衛——堂邑父

翻譯官通常只從事口述,或書面譯述工作,但有時也會肩負保鏢的責任。

公元前139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率領一百多人的使團出使西域,卻被匈奴人扣押,翻譯官堂邑父一直全程協助他。

堂邑父(也作甘父),是漢文帝的女婿堂邑侯陳午的家奴。根據學者的推測,堂邑父有可能是漢朝俘獲的匈奴軍人。到張騫出使西域那年,堂邑父已在陳家服侍了二十多年,是一位忠實的奴僕。

堂邑父秉性忠誠,還頗有武功,善於騎射。堂邑父之所以能成為使團的成員,是因除了負責翻譯之外,還擔任了保鏢護衛的重責。西去途中缺水缺糧,堂邑父就射獵鳥禽獸類,讓張騫補給體能。(《史記.大宛列傳》)

上百人的使團,前後歷經13年,只剩下堂邑父和張騫二人。後世稱張騫為「鑿通西域的第一人」,他能建立鑿空西域的功績,堂邑父全程協助之功,功不可沒。

三寶太監鄭和的翻譯官——馬歡

明朝時期,鄭和七次下西洋,其中翻譯官馬歡、費信、鞏珍三人都曾隨行。這三位翻譯官資質、才幹卓越,他們將遠航見聞記錄成冊,各自編撰了《瀛涯勝覽》、《星槎勝覽》、《西洋番國志》。

其中,《瀛涯勝覽》內容廣泛,是研究鄭和下西洋,明代中外交通史的第一手資料,對介紹亞非航線諸國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作者馬歡是鄭和的翻譯官,精通阿拉伯語、波斯語。馬歡三次跟隨鄭和遠航,一同飄洋過海,傳遞中華文明。

《瀛涯勝覽》詳細記錄了馬歡所環遊的二十個國家,包括南洋各國、阿拉伯國家,記載了這些國家的航路地理、風土人情、語言文化、工藝貿易、貨幣,甚至包括野生動植物的觀察紀錄。

《瀛涯勝覽》明鈔本《說集》本是現存二十餘種版本中比較完善的版本。(公有領域)
明 馬歡著《瀛涯勝覽》。(公有領域)

這些翻譯官身穿漢服,講著流利的外語,在沒有飛機、火車的時代,他們以自己的雙腳和才智丈量了半個地球;他們遊歷廣泛,視野開闊,他們對世界各國的探索和認知,和現代人相比的話,一點也不遜色。@*

參考資料:
《史記.大宛列傳》卷一百二十三
《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一
《鄭和下西洋研究文選》
《瀛涯勝覽》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鄭和下西洋的主要任務並非是史書上所載的為尋找建文帝,而是向世界宣揚明成祖的遠大理想。在鄭和第三次下西洋的時候,明成祖給了他一封敕書,帶給西洋各國番王和頭目。從這封敕書可以看出明成祖的天下觀和對世界的期望...
  • 在竇太后的干預下,雄心勃勃的漢武帝推行的建元新政遭遇波折。為了不違逆祖母,漢武帝選擇了縱情山水,打獵遊玩,擴建上林苑,與文人雅士吟誦歌賦。不過,他內心並沒有忘記國家大事。期間,漢武帝做了兩件對其日後影響巨大的事情,一件是派張騫出使西域,一件是巧妙救援南方的東甌國。
  • 王世充派使者招降夏侯端,夏侯端怒聲斥責道:「我是唐國天子的大使,怎麼能接受王世充的官職?除非你帶著我的頭去見他。」夏侯端帶領兵卒走小路返回了長安,只有二十多人活了下來,個個鬢髮脫落,形貌枯瘦得沒有人樣。夏侯端不背棄國主,秉持忠貞如一的操守,令人感佩!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 在無神論者看來,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實在傳統文化裡,披露了很多人死後的去向,有的人甚至還去了天堂擔任神職。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間新城(現杭州市富陽區一帶)秀才姚中。
  • 明朝時期,浙江嘉興府李定在人們眼中是一個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卻不順利,十幾年屢考不中,就在他已經慢慢放下了對功名的執著時,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轉!他是怎麼積的陰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導子貢向前走——「貧而樂,富而好禮」。「貧而樂」,樂什麼?樂道。孔門弟子中有個典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既然顏回做到了,說明「貧而樂」的目標不是高不可攀、虛無縹緲的,這是勉勵子貢。
  • 震區有個小山村,愛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窯內排戲,場面分外熱鬧,有個三四歲的小男孩,非纏著爺爺領他去看戲,爺爺背著孫子剛擠入窯內,還沒看清演的是啥戲,孫子卻又說害怕,鬧著要回家。爺爺拗不過孫子,帶著孫子轉身剛出了窯洞,地面就突然抖動,崖窯瞬間垮塌,演戲看戲的幾十人無一生還。
  • 怎麼才叫做「好學」呢?本章講了三條。 首先,「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食求飽、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況下,食不飽、居不安,你將如何?對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來說,因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顧不得吃飽、顧不得安居了。如果一個人將吃飽、安居當作頭等大事,還能有鴻鵠之志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