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股論金】美企庫藏股增三成 蘋果拔頭籌

人氣 492

【大紀元2018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綜合報導)企業買回庫藏股向來是股價表現重要的方向球,據摩根大通統計,美國企業今年以來已發布買回自家股票的金額已達3,240億美元,其中最大宗的是科技股的2,100億美元,蘋果公司1,000億美元拔得頭籌,健保醫療企業也計劃390億美元,思科公司計劃買回250億美元堪稱大手筆,美光科技想買回100億美元也不遑多讓。

今年以來,美股庫藏股實際買回金額達1,780億美元,較去年的1,350億美元增長逾三成,科技股買回的金額更同比飆升116%。

摩根大通估計,標普500大企業今年庫藏股執行買回的金額可達8,000億美元,較去年的5,060億美元大幅飆升近58%,其中多出的1,000億美元來自強勁的獲利和減稅收入,2,000億美元來自1.3萬億美元海外現金匯回。

根據摩根大通統計,自2000年以來,庫藏股買回較多的美國企業,其股價年報酬率在股市修正期間優於同業1.5%,在經濟衰退期間優於同業2%,執行庫藏股的科技股表現更比同業高出9%和11%。

由於今年科技股庫藏股買回特別積極,導致道指今年的漲幅僅1.2%,但那斯達克卻上漲7.1%,而最用力買回庫藏股的蘋果公司大漲10%,思科也大漲14%。

據統計,蘋果公司目前帳上握有現金1,450億美元,今年首季買回庫藏股235億美元,自2012年以來累計買回的庫藏股高達2,000億美元。

如此大方地回饋股東總算有了回報,儘管蘋果公司去年推出的旗艦型手機iPhone X銷售不佳,加上手機市場飽和,未來獲利增長率受阻,但股價自2016年5月低谷迄今卻大漲逾一倍。

不過,這樣的大手筆買回自家股票,並非百利而無一害。《金融時報》文章批評,美國企業透過股利發放和庫藏股買回的方式,將大量現金回饋股東,是一種拉抬短期股價報酬率但犧牲長期投資願景的財務金融操作。

由於蘋果公司大量回饋股東,導致其資本支出占營收比重為6%,雖高於全球第二大食品公司億滋國際(Mondelez)的4.1%,但卻遠低於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臉書等科技巨擘的23%,長期是否對蘋果公司的競爭力構成威脅?確實有待評估。

高盛估計,美國大型企業目前現金的用途仍以回饋股東居多,今年將斥資1萬億美元於資本支出,但買回庫藏股和發放股東股利的金額卻高達1.2萬億美元。#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談股論金】股價跌不休 庫藏股哪兒錯了
【談股論金】庫藏股或為長期票房毒藥
【談股論金】大買庫藏股並非股價上漲保證
【談股論金】蘋果公司一週兩度遭降評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