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集錦 文化漫步

【文史】五月艾制五毒過端午 艾灸神醫妙手回春

作者:允嘉徽
艾草是醫病良藥。史料有載的第一位用艾葉治病的神醫是鮑姑。 (大紀元合成圖)
font print 人氣: 343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艾草文化承傳久遠

艾草,也叫做五月艾、灸草、白葉蒿……叫法很多。艾草是好食材,也是醫病良藥。艾草的多種功能中國人早知道,「艾」的豐富內涵超乎人們的想像!最古早的中國詩篇中,就有採艾的歌謠,顯然,在中國利用艾草的文化承傳久遠。

艾草是好食材,加入艾草做成的艾草粽。(林仕傑/大紀元)

詩經中有詩傳史,《詩‧國風‧王風‧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由此來看,艾草在古代很可能是一種重要的食蔬來源呢,在史書《春秋穀梁傳》中就以「艾」表示作物的收穫:「一年不艾而百姓饑。」(莊公二十八年)

艾  文化內涵豐富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葉子呈現羽狀分裂形狀。「艾」的內涵非常豐富,矮小的艾草在中國文化中卻樹立了偉岸的身影,平凡中展現卓然的不凡。從「艾」的字義中也可以探尋到中國文化的多元趣味。

「艾」有「老」、人生半百的意義。「艾人」具有人生的歷練,所以達到了這個門檻,才可以把政治要務託付給他呀,《禮記‧曲禮》就這麼說:「五十曰艾,服官政。」

「艾」本具有老、歷的意思(《爾雅》);長者人生閱歷豐富,古來,東齊、魯、衞一帶,都尊老謂之「艾人」(《揚子‧方言》)。

古人說「色如艾」,就是說頭髮蒼白的意思。然而,艾又具有「相」、「美好」的意思,例如《孟子》以「少艾」表示姿容美好:「知好色則慕少艾」。

艾草 端午節的五瑞之一

端午節時,家門口放置艾草、菖蒲……等等「天中午瑞」可驅除毒害瘟疫。(蘇玉芬/大紀元)

黃曆五月五日是端午,古人稱「五月五日午時」為「天中」,端午節又叫「天中節」。此時溽暑濕熱驅動了毒蟲。古人智慧地利用純天然又經濟環保的「天中五瑞」以剋制天中「五毒」毒蟲──蜈蚣、蛇、蠍、蟾蜍、蜘蛛或壁虎。「天中五瑞」中就有艾草這一株。

「天中五瑞」包括艾草、菖蒲、石榴、蒜頭和龍船花等五種植物,具有濃烈的「香氣」或藥效,可以驅除溽暑毒害。端午節採用艾草、菖蒲,有地方再加蒜頭,紮成束懸掛於大門口或掛於屋簷下,祓除毒害瘟疫。用乾艾草泡水薰蒸可以消毒止癢。

南北朝時代已經有懸掛艾草驅蟲害邪毒的風俗。《荊楚歲時記》記載民間的端午習俗,「五月五日,……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當時,最愛的是人形的艾草,「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就是這樣的表現。

端午節時,台灣老街老宅插著驅邪避凶的艾草、菖蒲。(大紀元)

唐代時,也以端午節為採艾草的最好時辰,李商隱詩《為安平公赴兗海在道進賀端午馬狀》中就有「伏以浴蘭令節,采艾嘉辰」的敘述。

艾草保健治病良方

在中國使用艾草作為治病、保健良方也有將近二千年的歷史了。艾引申有「治」、有「止」的意思。《本草綱目‧草之四》:醫家用(艾)灸百病,故曰灸草。《康熙字典》引《急就篇註》:艾,一名醫草。

中國傳統醫學的針灸之灸,就是指灸治法,又稱灸灼法,所用的艾粒、艾條,就是以艾草為原料。灸治法有良好的保健功能,還能使人變美,這是中國第一位針灸學家鮑姑留下的醫案。

灸治療法,是晉代鮑姑的創舉。 (Fotolia)

艾草灸神醫 鮑姑史留名

鮑姑,名潛光(約公元309-363年),是史載中第一位用艾葉治病的神醫,也是中國四大女醫之一。鮑姑出生在一個修行世家,修道、醫療的家學淵源深厚。父親是南海太守鮑靚,字太玄,具有仙緣,隱跡潛遁,熟習天文、河圖、洛書等等學問和醫術,也能占卜未來。據《晉書‧列傳六十五》記載,鮑姑的父親有前世記憶,而且曾見仙人陰君,傳授他道訣,死時百餘歲。

鮑姑的丈夫是才章富贍、不羨慕榮利的「抱朴子」葛洪(字稚川),是她父親給配的婚,兩人都承傳了鮑靚的修行之道和醫術,志同道合,成了醫仙眷侶,隱居嶺南羅浮,一起在人間修行、精進,並且綜練醫術救人。

鮑姑妙手艾灸回春

鮑姑雲遊穿梭在嶺南的高山谿壑川澗,足跡遍及隱居地的羅浮山還有南海、番禹諸縣,她採藥製藥,在嶺南一帶救人無數。鮑姑對艾草特具慧眼,自學獨創艾灸的絕學。

艾草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藥用植物。(Fotolia)

傳說她在越秀山山腳下發現了紅腳艾,薰乾後製成艾絨條,薰灸治療可以使人體上贅疣脫落,妙手到,春回頭。相傳她有一天經過河邊,偶遇一個抽泣不止的年輕女子。鮑姑趨前一看,發現女子臉頰上生了許多黑褐色的贅瘤,怵目驚心。

女子向鮑姑哭訴,因為贅瘤而被鄉親們鄙視,婚事也一拖再拖,一想到此,就顧影心傷。此刻,這位女子還不知道自己遇到了一位菩薩心腸的神醫。鮑姑立刻為她作薰艾治療,不片刻,一位美貌女子脫胎重生。經過艾草灸治後,少女臉上的贅瘤竟然全部脫落,光潔的臉好像嬰兒新生的肌膚,蛻變後的少女也獲得了重生。

鮑姑艾令人仰懷

說起中國的四大女醫,每個人都是一部令人驚歎的傳奇,其中晉代的鮑姑,可是中國第一位女灸學家呢!(大紀元合成)
晉代的鮑姑,利用艾草治百病,是中國史傳第一位女灸學神醫。(大紀元合成)

鮑姑行醫善舉救人無數,遍傳嶺南。當地人感念她的恩德,將她特製的艾藥尊稱為「鮑姑艾」,也為她建造祠堂供養。清末民初丘逢甲一首《鮑姑祠》,描述依山傍海鮑姑祠的盛況:「滿目江山海氣陰,鮑姑祠畔客登臨」。

在番禺縣(今廣州市北)留有一口鮑姑井,是鮑姑汲甘泉製藥之處,《嘉慶一統志‧廣州府一‧山川》記載:「鮑姑井,在番禺縣北越秀山之西……相傳晉鮑靚女葛洪妻所汲處」。

鮑姑、南海艾助人保健、救人疾病流傳久遠,在詩中也多有記述,明代徐渭有詩為吟:

壺公壺對火珠山,壽酒年年菊正團。
近得鮑姑南海艾,火珠山作水晶丸。

昔日,越秀山仙風悠悠,鮑姑井甘泉滌盪幾多人,鮑姑艾到如今仍然令人懷念。
民國元年丘逢甲的詩吟誦:
誰與鮑姑寄芳訊?滿天香雪鶴歸來。

誰與鮑姑寄芳訊?滿天香雪鶴歸來。圖:開花中的艾草。(蓬鏡毅/公有領域)

艾草,人知道它以「草」為名,其實,艾草的花似香雪,幾多朵、重重朵,都寄予鮑姑的慈顏。艾草花,花向仙山依舊開;鮑仙姑,似曾相識鶴歸來!

@*#
(點閱【花間集錦 文化漫步】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端午節快到了,來個香噴噴的艾草粽子吧!
  • 艾草在古時候就已經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由於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可驅除蚊蟲,所以古人常在門前掛艾草;艾草對於婦女來說,也是一種婦科良藥。艾草還可入菜、做點心、製藥膳及艾條,它的功效與作用很多,藉由中醫師的介紹,讓我們一探艾草的世界。
  • 艾草,在端午節可以放在門外當作避邪用,而在醫療上,艾草也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 海上有仙山,仙人往來間。碧波翻湧,潮起潮落,傳遞著來自天際的神秘訊息,訴說著遺落在民間的神話。生活在海邊的人們,更是那些神話的見證者和流傳者。
  • 端午時節正值溽暑濕熱驅動百毒齊出之端,在民間,除瘟辟邪保健康成了重點要事,故而在傳統習俗中,如插蒲艾、佩香包、貼鍾馗像等等的行事,都含有除瘟辟邪健身的意涵,從今之科學觀點來看,也能明白古人的先見與智慧之一端。
  • 古來神傳文化世世代代的增益使得端午節俗非常豐富。在中華文化中端午節是三大傳統民俗節日之一,不僅在華人圈,包含韓國、日本等等早年受到中華文化浸潤之國都有端午節慶的習俗。中國古傳「菖蒲湯」驅瘟辟邪成了東亞文化圈的特色。
  • 每年一到黃曆的五月午日,即端午節,這一天的正午十二時,汲取的水就是「午時水」。關於「午時水」,古來就有神奇的傳說。傳說中的午時水又以井水最佳。「午時水」是至陽之水,能鋒利鐵刀鐵具、禳解陰毒之氣。台灣「劍井」是午時水傳說的代表,一尺許的井深,湧泉三百多年汨汨不斷。
  • 【健康1+1】(第3季19)艾草 中國最古老的醫術:古有秘方,只要心中有(艾),就沒有障礙,說到這個艾,它可是中國最古老的醫術之一,不僅可以入藥,還可以避禍,更可以正氣驅邪。一起來看看關於艾草的故事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