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趣聞】神聖之林──上課時瞄一瞄教授後面的壁畫吧!

作者:史多華

巴黎索邦大學的圓形劇場大講堂的壁畫,夏凡內,《神聖之林》,1887至1889年,25.6×4.5公尺。圖為2017年6月24日巴黎世界環境公約大會於索邦大學舉行,法國總統馬克龍致詞。(ETIENNE LAURENT/AFP via Getty Images)

font print 人氣: 546
【字號】    
   標籤: tags: , , ,

1886年,畫家夏凡內收到了一份重大的工作合同——裝飾索邦大學(la Sorbonne)的半圓劇場大講堂上方的壁畫。這項工作雖然榮耀(索邦大學歷史悠久,堪稱法國第一學府),但挑戰也不小,因為弧形壁面長度超過二十五公尺。這樣長的水平畫面上不容易想像出一個諧和的構圖。

不過,夏凡內很快地開始起草,他採用《神聖之林》的神話主題,把學術殿堂轉換為一個神秘安詳的聖地,漫步其中的是代表各個學科的擬人化的人物形象;包括辯才,詩歌,哲學,歷史,植物學,地質學,物理學和幾何學。這些人物身著優雅的古裝,有男有女,或站或臥,錯落有致地羅列在帶狀的林間綠地上,伴隨著端坐中央、象徵索邦大學的女神。人物之間的呼應、互動,或緊湊或舒緩,就像旋律中的音符一般隨著節奏鋪陳開來,流暢諧和。

然而,看似眾多的人物,夏凡內卻完全只用一個女模特兒來完成所有的人物造型設計。也就是說,畫家需要什麼姿勢、什麼動作體態,他只需告訴模特兒,那位模特兒就改換動作以配合畫家繪製草圖或素描。 然後畫家再把素描稿轉印到畫布上,加以美化或修改,使他們更符合題材及構圖所需。例如,這些人物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因此有時畫家必須將寫生的模特兒抹去胸部或加上鬍鬚,成為不同的性別的人物。

這位身負重任的年輕的女模特兒長期為畫家擺姿勢,看著畫家工作。但是靦腆的她卻一直不好意思告訴畫家,其實她自己已經學畫畫好幾年了。這位模特兒不是別人,正是後來成為前衛畫家的蘇珊.瓦拉東 (Suzanne Valadon)。她為夏凡內作模特兒時才15歲。學畫初期她經常為其他畫家做模特兒,同時觀摩、學習畫家們的作畫技巧。除了夏凡內,雷諾瓦、羅特列克等人作品中都有她的倩影。畫家竇加發現了她的天份,鼓勵她走上畫家的路。受當時潮流的影響,她的作品被歸為後印象主義或象徵主義。瓦拉東於1894年進入國家美術學會(Société nationale des Beaux-Arts),是第一位進入該會的女畫家。

蘇珊.瓦拉東(Suzanne Valadon,1865-1938),畫家兼模特兒。(公有領域)

而索邦大學的學生何其幸運!在上大堂課時,如果覺得無趣或疲乏,大可抬起頭細細品味這幅崇高而雅緻的《神聖之林》。也是在作品完成一個世紀之後,索邦大學的學生們才知道這位壁畫上的諸多人物,原型竟然是同一個瓦拉東——當然是沒有鬍鬚的啦!@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984年1月23日,在一個擠爆了的會議室裡面,華裔建築師貝聿銘正準備展示他的最新設計。鴉雀無聲的現場,瀰漫一股沉重而詭異的氣氛。第一張投影片才剛放出來,觀眾席突然爆出了笑聲、叫駡混雜著噓聲。貝聿銘臉色鐵青,招牌笑容從臉上消失了。他轉頭詢問翻譯小姐,想了解觀眾是怎麼回事。批評的聲浪使翻譯小姐淚水奪眶而出,翻不下去了。情況很明顯:法國民眾接受不了他的作品!
  • 賈克‧路易‧大衛是法國新古典主義最具代表性的畫家,也是最受拿破崙一世欣賞和重用的御用畫家。他不僅擅長大幅歷史畫,他繪製的人物肖像尤其出類拔萃,對於人物的特徵和神韻都能精準掌握。
  • 有些人喜歡收集郵票、標籤或火柴盒、等小玩意兒,而法王路易十四喜歡收集的東西就有點沉重了。他喜歡收集「城市」!他不只是攻占它們,還想把它們永遠保存在眼前 。
  • 1822年,22歲的維克多.雨果和少女阿黛勒.芙雪定了婚約。對雨果而言,未婚妻幾乎是完美無缺,唯一令他擔憂的,是這女孩對畫素描的狂熱。
  • 這四個總統像在羅什摩爾峰(Mount Rushmore)上,由岩石切割而成,用以獻給這些在美國歷史上貢獻卓著的總統。然而,把他們刻在山頭上總是個比較奇特的想法。到底是誰的主意呢?
  • 十八世紀畫肖像家吉伯特.史都華的作品,《滑冰者(威廉. 葛蘭德肖像)》是英國繪畫史上第一幅運動中的肖像畫,而且還是個滑冰者!這個創舉可說大獲成功。
  • 1785年,羅浮宮沙龍展開幕了,瑞典畫家維特穆勒焦慮中等待著。他繪製的一幅巨大的肖像畫,將會被展示在一個尊貴的重要位置;因為他畫的不是別人,正是當時的王后—瑪麗‧安托奈特!
  • 在那樣一個困難的時代,華萊士先生以優美造型的藝術設施,無私的提供了清泉,不僅為人們解了渴,更以藝術之美滋潤、撫慰了人心,真是功德無量啊!
  • 戰敗的法國人在絕望、憤怒與恥辱中,決定表達出對失去國土的哀悼!於是,普拉蒂耶的斯特拉斯堡雕像就成了對失落土地的感情寄託。
  • 十七世紀法蘭德斯女畫家克拉拉.琵特斯在這些精密描繪的反光面上,畫家巧妙、幾乎不著痕跡地留下了許多小小自畫像,就如同低調的簽名落款一般。對觀眾而言,則是「找找看」的遊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