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布碌崙華人美甲店風波 爭議難平

非裔社區要華人店家關門 誓不罷休 恍如28年前歷史重演 華人維權團體:交法官裁決

非裔抗議民眾每天在大門緊閉的「紅蘋果」美甲店前繼續請願征簽,目的明確:直到兩家「紅蘋果」美甲店永久關門他們才罷休。他們聲稱10天已收集7500人簽名。 (蔡溶/大紀元)

人氣: 22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8年08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發生在布碌崙「888幸福新紅蘋果」華人指甲店的互毆事件至今已10天,非裔抗議民眾在大門緊閉的「紅蘋果」美甲店前繼續請願征簽,目的明確:直到兩家「紅蘋果」美甲店永久關門他們才罷休。多個華人維權團體昨天(12日)在記者會上強調,這只是消費糾紛引發的個案,強烈呼籲雙方遵循法律途徑解決,避免把問題推向複雜化、政治化。

記者會現場播放店內監控錄像。
記者會現場播放店內監控錄像。(蔡溶/大紀元)
非裔抗議民眾從網上搜出,相隔兩家「紅蘋果」美甲店是同一個老板,但華人老板說,州政府的注冊未及更新,兩家不是同一個老板。
非裔抗議民眾從網上搜出,相隔兩家「紅蘋果」美甲店是同一個老板,但華人老板說,州政府的注冊未及更新,兩家不是同一個老板。(蔡溶/大紀元)
非裔抗議民眾在大門緊閉的「紅蘋果」美甲店閘門上表達不滿,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非裔抗議民眾在大門緊閉的「紅蘋果」美甲店閘門上表達不滿,不達目的誓不罷休。(蔡溶/大紀元)
非裔抗議民眾在大門緊閉的「紅蘋果」美甲店閘門上表達不滿,強調掃把桿打老奶奶「絕不能接受」。
非裔抗議民眾在大門緊閉的「紅蘋果」美甲店閘門上表達不滿,強調掃把桿打老奶奶「絕不能接受」。(蔡溶/大紀元)

根據記者會現場播放的店內監控錄像,8月3日晚,祖孫兩名非裔女到布碌崙東Flatbush區的「紅蘋果」華人美甲店消費,孫女因對拔眉服務不滿拒不付費,華人老闆打911報警,在等待警察的23分鐘期間,孫女招來非裔女友,此女一到就摩拳擦掌,雙方由口角繼而肢體衝突,非裔奶奶一把推開勸導的華女員工,事態自此升級、失控,混戰中有華人員工拎起掃把桿拍打對方,被一名非裔女顧客用手機拍下。

華人員工用掃把桿拍打對方的視頻,沒有開頭非裔挑釁的幾分鐘,在網絡上公佈後,迅速點燃當地非裔社區的怒火。第二天,美甲店公佈監控視頻,指非裔顧客上傳的視頻片段並未代表事實的全部。但無法平息事態,非裔社區認為,動手是誰先誰後不重要了,使用掃把桿從背後打人「絕不接受」。

很快,代表該區的非裔州眾議員理查森(Diana Richardson)將一封「沒有尊重就沒有生意」的大字報貼在「紅蘋果」美甲店閘門上。據說,相隔不遠的另一家「美麗紅蘋果」華人美甲店次日受殃及、被迫關門,理查森眾議員亦在其中扮演了角色。

雙方都要尊重 但各有說辭

非裔社區的不滿情緒一步步強化,提出華人店家必須道歉並關門。但一些華人對此也感到「很受傷」,一名華人Ana Yang在眾議員理查森臉書「沒有尊重就沒有生意」的帖子下留言表示,「人們辛苦工作、養家餬口,為甚麼你支持不付錢的行為。如果你不付錢,反過來要別人尊重你,這和打劫有何不同?」

事件發酵後,法拉盛的州眾議員金兌錫、布碌崙非裔區長亞當斯、華人美甲協會、亞總會、亞美聯盟和亞裔維權大聯盟等代表,與事發地的國會議員克拉克的代表、州眾議員理查森、Latrice Walker閉門開會,反復磋商,但協商無果。雙方對事件各有說法,也都很憤怒。與會人士表示,事情擴大後,不單幾家美甲店,當地外賣餐館等生意也都受影響,但會談過後理查森仍堅持華人店家這兩天內必須公開道歉,否則事態會擴大到全市甚至全美。

華人美甲聯合總會會長高家順昨天表態說,無論這場衝突如何開始,暴力永遠不可以解決問題,該會譴責任何暴力行為,他強烈呼籲當事雙方遵循法律途徑解決這一事件,相信法庭的公平公正。對於周邊會員的經營環境,他表示將致力於加強同當地社區的聯繫與合作關係。

當事的「紅蘋果」美甲店主原本昨天要出席記者會,因其律師建議回避,而未現身。

28年前「紅蘋果」超市遭抵制 前車之鑒

亞美聯盟副會長羅維宗說,事件發生不久,韓裔社區的Adam Kin緊急與他們聯繫,因為1990年紐約首任非裔市長丁勤時當政之時,也發生過類似事件。布碌崙一間韓國人開的「紅蘋果」超市,韓裔店主抓住一名非裔女子未付錢,但非裔女子反告說她被打,搞出很大一件事。最終這家韓裔店被非裔社區抵制18個月後關門。Adam Kin是當時的協調人,希望華社瞭解事件的嚴重性,他促成韓裔眾議員金兌錫與華社聚會,討論緩和雙方敵意及改進關係的方式方法。

根據維基百科,當年同樣位於Flatbush大道的「紅蘋果」超市事發後被非裔社區抵制,其後擴展到其他的韓裔商家,抗議者威脅店主他們的抵制會升級,直到商家關門,這一事件導致時任市長丁勤時公信力下降,他被公眾批評未能結束耗時長久的抗議活動。紐約時報當時曾發文「種族主義者,錯了」描述該事。

羅維宗說,消費糾紛幾乎天天發生,此案只是其中一個極端案例,孰是孰非,應該交由法官判定,不應該把事件和種族主義、亞裔欺負非裔或者少數民族掛鉤,如果有人泛政治化,很可能就是故意攪渾水了。 ◇

責任編輯:文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