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竊技術趨難 中共治下科技業前景不妙

人氣 7359

【大紀元2018年08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許禎祺綜合報導)最近幾週,中國科技公司股票下滑,美國政府一旦開始限制對華新技術流動,以及全力阻止中共竊取知識產權,外界質疑中國科技公司是否有能力面對一個不確定的未來。

美國之音8月21日報導,騰訊公司最近在一場股市暴跌中損失了450億美元。其它幾家中國科技公司也在市場上遭受打擊。

同時美、中貿易戰已經開始,川普(特朗普)政府除要求降低貿易赤字外,也在採取措施阻止中共猖獗盜竊美國技術、強制轉讓,以及中共國家補貼行為等不公平貿易手段。也有人認為美國政府是在針對「中國製造2025」計劃。

作為和中國貿易爭端的一部分,美國政府現在正在審查對中國的技術輸出。美國過去的政府對那些具有軍、民兩用價值的雙重使用科技感到擔憂。但川普政府希望遏制各種美國技術出口至中國,以避免中國公司在改造這些技術後,與具有較高成本生產周期的美國公司競爭。

中共給中企帶來哪些負面影響?

上海Xufunds投資管理的合夥人王晨(音譯,Wang Chen)對《南華早報》說:「問題正在這個領域中醞釀,這些公司所面臨的問題要麼是他們遇到了發展瓶頸,要麼是競爭正在日趨激烈。在去年股價出現顯著增長後,他們的估值擴張得太快,這些估值現在被修正。」

雖然騰訊股票下跌並非由美方行動直接引發,但它暴露了中國科技公司日益增長的脆弱性。《金融時報》報導,騰訊也無法保證自己免受中共政府心血來潮的監管舉措影響。此次中共對科技公司的打擊,和其加強政治控制的更廣泛舉措是一致的。

《紐約時報》報導,北京一直在尋求對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進行更嚴格的控制,其中許多公司是在監管缺席的情況下成立並發展壯大的。雖然北京的目標部分是為了控制這些公司的創造能力,但許多中國技術高管都擔心中共政府的束縛。

過度的官僚主義、嚴厲的審查制度以及對日常管理的過度干涉,這些都是中共政府的支持可能給公司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是中國那些最大的公司別無選擇。

科技諮詢公司博達克諮詢(BDA)的董事長鄧肯.克拉克(Duncan Clark)對《金融時報》表示,中國共產黨想把「遙控器拿在手中」。

中國依賴技術進口 美國在各層面圍堵中共偷技術

美國之音報導,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低工資成本的推動。但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3D打印和「物聯網」等新技術正在取代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的需求,並幫助發達國家改變市場動態。

此外,中共當局意識到中國仍然嚴重依賴進口技術,而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勢必會影響「中國製造2025」的技術發展計劃。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在提及「中國製造2025」時說,不要低估該計劃,它的確是在國家層面上與有相應產業的國家競爭。

對中共希望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技術的中心,萊特希澤表示,如果是中共要在這些產業中和其它國家正當競爭,那沒有問題;但通過投入3,000億美元補貼、限制市場准入以及強制技術轉讓等手段,以犧牲他國利益為代價,那就另當別論。

美國用301關稅應對中共的知識產權盜竊和2025計劃,是針對中共當局的發展科技路徑,中共希望靠「買」國外技術、科技公司和先進技術產品,以及通過強迫美國企業技術轉讓、偷竊美國技術等手段,來實現「中國製造2025」計劃。

除了301關稅外,為了應對中共的經濟政策,川普剛簽署的《2019國防授權法案》還擴大了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審查外國投資的權力,收緊了美國對中資交易的國家安全審查,同時修改美國出口管制,加強管理哪些美國技術可以送往國外。

美國擬聯合盟友 對抗中共竊取知識產權

時政評論員蘭述表示,高科技技術在大陸起步晚,比較落後,它就偷別人的技術,通過強大的資金迅速讓這技術進入使用階段,這是中共做的事。中共體制之下,不保護外國的市場和來自於西方的知識產權;同時它也不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美國國會議員和企業界一直在呼籲川普政府與美國盟友合作,對北京施加多邊壓力,並取代單邊關稅。

「最後的結局是歐盟、日本、美國一起與中國(中共)同處一個房間,指出『你竊取知識產權、嚴重的政府補貼、國有企業以及要求外國企業用技術來換在中國做生意的機會』,所有這些都必須改變。」參議員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8月初表示。

在5月的巴黎會議上,美、歐、日致力於加強世界貿易組織(WTO)關於工業補貼和國有企業的規則,並在技術轉讓方面進行合作。外界認為,WTO規則調整的目標是針對中共現有的不公平貿易做法。

本週,美國、歐盟和日本將就共同解決中國(中共)貿易問題在華盛頓舉行工作級會談,時間上剛好跟美國與中共貿易代表團的會晤有一天重疊。

半導體挑戰

不久前,因中興違反制裁協議且對美國政府撒謊,川普政府激活對中興的技術禁令,令該公司一度處於休克狀態。雖然後來該禁令解除,但華府對中共發出一個明確信號,即可能的貿易戰對中國技術相關業務的影響。

半導體被稱為國家工業的明珠、信息產業的「心臟」,因為技術門檻高、前期設備資金需求大,一直是大陸科技產業的短板。

美國之音報導,北京方面擔心的是,英特爾和高通公司提供的關鍵半導體和半導體技術的供應可能會受到束縛。「中國仍然從美國購買了很多半導體(產品)。」康奈爾大學莊臣管理學院新興市場研究所所長卡薩諾瓦(Lourdes Casanova)說。

在中興禁令實施後,中共官媒就開始宣揚投入大量資金來製造自己的半導體,減少對美國半導體的依賴。但中共是否能夠發展半導體受到外界質疑。

過去中共官方也曾高調宣傳,投入巨資研發「中國芯」,在2017年中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的總投入就達到1.75萬億元人民幣,但中國技術創新卻依然收效甚微。

大陸《新京報》等多家媒體在2016年1月報導,過去數年間,中國科研經費大概只有40%是真正用在科技研發,60%都用於開會、出差等。

台灣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師王盈勳撰文說,國家官僚機構註定是沒有效率的,會把資源浪費到沒有用的地方。「最直接而明顯的證據就是,國家的力量要是真如此強大而管用,那麼前共產集團國家又是怎麼垮台的呢?」眾所周知,共產國家將政府計劃經濟發揮到極致。#

責任編輯:李寰宇

相關新聞
為何中共在全球竊取知識產權會越來越難
加部長訪華憂知識產權 中方稱保護未承諾細節
知識產權保護 美將加拿大列入優先觀察名單
默克爾訪華 將談互惠市場准入及知識產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