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持續3個月 如今走到哪一步

人氣 21250

【大紀元2018年08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導)週四(8月23日)是中美第四輪貿易談判的最後一天,也是中美正式開徵價值160億美元進口商品的第一天。中美之間邊打邊談,從4月以來,雙方戰火已遍及關稅、匯率、高科技企業以及世界貿易組織(WTO),如今雙方走到哪一步?

中美第4輪貿易談判在華盛頓DC舉行,為期兩天,由中共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與美國財政部副部長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帶隊,討論內容為美方第一次談判時提供的清單。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話說,中方願意談判大部分內容;不過大多數媒體都不看好這次低級別談判。

與此同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正在就對華2,000億美元商品召開為期六天的聽證會,而週四是美國依據公開流程,對價值16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第一天。

緊隨著,中共也跟進對美加徵等量關稅,其商務部發言人也再次發言抗議美國,但這次調子明顯變低。

美方態度趨強硬 中方則有放軟勢頭

目前,沒有跡象顯示中美會退出貿易戰。新聞網站Axios週二報導說,川普向其行政官員以及國會議員明確表示,與中國(中共)的貿易戰是一個長期項目。

一名不具名的政府官員說:「總統全力以赴,100%全身投入中國(中共問題)。」

週一川普接受路透社專訪時也表示,對華貿易戰沒有時間表。

稍早,川普曾警告說,除非中共政府同意徹底改變其知識產權做法、工業補貼計劃以及關稅結構,並購買更多美國商品,否則美國將對每年從中國進口的每一件產品加稅。

但是除購買更多美國商品外,另外三個方面沒有哪一個中共願意放棄,因為中美巨額貿易順差裡包含著中共侵犯知識產權、靠補貼扭曲市場產生的巨大收益,所以中共官方一直選擇「硬扛」。

不過,中共官方近期已出現放低調子的跡象。對比中共商務部兩次對美加徵關稅的發言,週四的最新發言顯得低調很多。

7月6日,中共商務部在回應第一輪關稅措施(340億美元)時,聲明全文約335字、措詞強硬;但本次回應第二輪關稅(160億美元)的聲明僅132字,用詞明顯變溫和,並剔除帶感情色彩的詞彙,如「霸凌主義」、「嚴重危害全球産業鏈」、「阻礙全球經濟複蘇步伐」等。

通常說,兩國在經濟方面一上一下時,最容易出現摩擦。有分析人士週三(22日)告訴彭博社,自雙方5月和6月舉行會談以來,川普和對華鷹派人士越來越有膽量。因為在美國國內,川普政府已經看到金融市場對貿易戰的反應緩和,加上近期經濟強勁的報告,同時民意調查也顯示共和黨人對川普的支持率仍占優勢。

相比之下,中國經濟近幾個月出現疲軟跡象,7月經濟數據更是全面走弱,工業、消費以及投資增速等顯示降溫。

外界認為,目前的局勢在給美國帶來優勢。《華爾街日報》週三報導說,對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和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而言,中國經濟烏雲壓頂是他們推遲談判、直到更多美國關稅啟動的一個原因。

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美中關係專家肯尼迪(Scott Kennedy)形容說,川普當局如同駕車飛越懸崖,結果在三個月後回頭一看,車飛過去了、然後美國經濟也沒受影響,這些結果都在鞏固對華鷹派的立場。

關稅占雙方經濟體量雖小 但溢出效應巨大

到目前為止,中美雙方已經各自徵收價值500億美元的關稅,如果加上之前的鋼鋁稅30億美元,也只有530億美元,對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來說,算不上什麼。

分析師預計,關稅對2018年中國經濟增長的直接影響為0.1~0.3個百分點,而對美國影響會稍微更少一點;不過如果考慮關稅的帶動效應,對供應鏈相關的其它國家及企業的附帶損害,可能會在明年反應出來。

據分析師計算,每1,000億美元進口商品受關稅影響,將令全球貿易減少約0.5%。

這讓中共不得不擔憂,因為它主要靠外商投資吸納就業,以及靠出口獲得外匯儲備。《華爾街日報》指,中共官員已經在詢問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它們是否打算將生產線撤出中國。

一名美國科技高管說,他所在的公司是否搬遷取決於貿易戰要持續多久。如果貿易戰在11月份之前不能解決,那麼公司很可能會將工廠撤出中國,以服務美國市場和避免25%關稅。

除美國本土公司外,台灣電子大廠、港商、日韓企業都開始考慮將工廠從大陸遷移到東南亞或歐美,因為中國的勞動力、土地以及監管成本已上漲、壓縮公司利潤,而關稅或為加快企業外遷的最後一根稻草。

美國最大零售商沃爾瑪已於8月7日向其部分化妝品供應商發送電子郵件,詢問供應商是否在中國境外有設施;如果沒有,是否會考慮投資一些設施以擴大其採購能力。

據悉,美國對中國商品的徵稅清單中包括化妝品類別,包括口紅、眼妝、粉末、洗髮水和其它護髮產品。

中共在WTO狀告美國 可能搬石頭砸自己腳

中共商務部週四(8月23日)還發聲明說,中方已向世界貿易組織(WTO)起訴美國301調查項下對華160億美元輸美產品實施的徵稅措施。

這將是中方第三次在WTO就301關稅對美國提起告訴。早在4月4日美方第一次宣布擬對中國產500億商品加徵關稅、開始徵求公眾意見,中共當局就向WTO遞交訴狀,指美方違反了GATT 1994第1條、第2條及WTO《爭端解決諒解書》(Dispute Settlement Understanding,DSU)第23條,要求與美國進行磋商。

因美方並未開始實施,中方訴求遭到駁回;7月6日後,中方第二次提起告訴。不過,有熟悉WTO事務的前政府官員告訴大紀元,顯然美方在2017年開始301調查以及宣布實施時已料到中方會提訴訟,美方似已備足選項。

她分析說,美國對華商品實施的系列懲罰性關稅悉數定位在「不在WTO協定義務範圍」爭議內,援引依據用的是「中共的不合理歧視行為對美國商業構成巨大傷害」,而不是指中方違反WTO規定。

所以,中方指美方違反GATT 1994第1條、第2條可能沒有多少適用性。

另外,中共提告的另一個條款——DSU第23條,可能成為桎梏中方自己的條文。因為按照DSU第23.2(a)條規定,如果中方認為美方301關稅違反WTO規則,它只能遵循WTO爭端解決機制,而在得到最終裁定結論前,中方不能採取單方報復性行為。

不過,在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分兩波(7月6日和8月23日)正式徵收關稅,中方也近乎同時同量加徵報復性關稅的做法,恐還沒有告倒美國、自己因先違反WTO的這一條規定而被告。

到截稿前,記者尚未在WTO官方查詢到中方對美國301關稅提告的具體事宜。

中共對部分民生商品加徵關稅 老百姓遭殃

此外,因為美國大多數出口到中國的都是農產品等與民生相關的商品,這類商品被徵稅往往意味著消費者無法轉嫁關稅成本出去,只能被迫接受高價。

根據中共海關週四的公開數據,因中國對美國進口農產品課徵高額關稅,7月中國進口穀物量已大減。

中國7月買進22萬噸高粱,較上年同期的減少了62.5%。同時,該數據也比6月的45萬噸少了一半。中國的高粱進口幾乎全部來自美國,多數用於動物飼料和釀酒。

芝加哥「期貨國際」(Futures International)分析師賴利(Terry Reilly)表示,中國人需要獲得足夠的動物飼料,而進口高梁因為價格便宜通常是替代玉米的飼料。現在進口商不得不從其它國家購買更貴的飼料,或需要進口更多的大豆和油菜籽才能滿足市場需求。

除了高粱,在玉米、大豆等農產品方面也有同樣的下滑紀錄。中共農業與農村部副部長透露,在已經公布的對美關稅清單中,有9成美國農產品都已上榜。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方將燃料等列入關稅清單,也同樣可以會讓老百姓買單。中共官方8月6日宣布擬對美國液化天然氣加徵關稅,次日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宣布上調今冬部分天然氣價格,最高上調40%。

中石油負擔大陸境內70%的天然氣供應,聽從當局對天然氣的統一定價規定。

同樣的,雖然美國不是中國的主要煤炭進口國,但因為澳大利亞煤炭價格走高,並在7月創下6年來高點,中共官方對美進口煤炭徵稅,也已經促使國內煤炭進口商無奈轉向國內高價供應商。正應了那句話,中共加稅、百姓買單。

外界認為,川普政府也照樣面對加關稅的抗議聲音,但因為有機制讓這些聲音得到自下而上的傳達,無形中政府官員必須考量百姓利益。

「任何戰爭都有傷亡,」猶他州管理學院副教授龐韜文(Lee Boam)告訴大紀元,但是在中美貿易戰中,「毫無疑問,中共政府比美國政府更不在乎讓自己的民眾遭受苦難」。#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中共打擊美國農產品 專家:傷害自身
中共自曝大豆產需缺口九千多萬噸 需進口
貿易戰壓力下 中國經濟引擎降溫超預期
英媒:貿易會談 中方願談美清單大部分內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