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看點】中美貿易戰下 中國經濟陷困局

人氣 31012

【大紀元2018年08月26日訊】大家好,歡迎大家訂閱關注新聞看點,我是李沐陽。

隨著160億美元的商品徵稅計劃落實,雙方互徵關稅的規模已經達到了500億美元。另外美國2000億美元徵稅計劃正在醞釀籌備當中,最早將在9月份實施。美國總統川普還曾表示,不排除對超過5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

在貿易戰的衝擊下,中國的經濟嚴重放緩,諸多問題開始顯現並惡化。路透社表示,既要兼顧長期目標,又要渡過短期困境,這是北京目前面臨的最大考驗。隨著問題的增多,中共正在採取一些刺激政策,試圖拯救頹勢。不過有經濟專家指出,重拾刺激政策絕非良策,只有改革才能走出困局。

完整視頻:

點擊下載視頻

從今年4月美中雙方發生貿易摩擦以來,大陸的股市、匯市、淨出口、固定資產投資和消費等紛紛下挫。中央社報導,從4月到7月,4個月的時間,大陸股市暴跌了27%,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已經降低了10%,一度逼近7元的央行心理大關。

被稱為「三駕馬車」的出口、消費和投資出現了斷崖式下降。今年前7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只增長了5.5%,這是26年來的最低點,比去年下降了2.8%。上個月的消費增速降到了8.8%,而貿易順差比6月份大減了超過三成。

這些都嚴重影響著中國經濟的增長,《紐約時報》表示,北京正在下一盤非常艱難的棋。貿易戰使中國沉重債務負擔下更深層次的問題變得更加複雜。

中共一直在努力讓經濟擺脫對借貸的依賴,但是現在看來,中共這種努力已經被經濟放緩削弱了。而且如果貿易戰繼續擴大規模,甚至開闢新的戰場,中共的借款可能會進一步激增。

匆忙之中,中共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8月10日,中共央行表示將確保出口商、中小企業和基礎設施項目得到足夠的信貸資金。監管機構也為銀行加大放貸提供更大的金融空間,並且修改了金融監管規定,使銀行幾乎不受限制地持有地方政府債券。當局也在鼓勵地方項目,試圖重啟陷入停滯的基礎設施項目等等。

中共的放貸刺激政策,《紐約時報》認為只是一種短期措施,這會帶來長期的問題。香港大學經濟學家陶志剛表示,長期以來,中共就是在維持穩定和實現高質量增長之間尋找平衡點。他說,「當你看到政府轉向刺激經濟的做法時,這通常意味著政府在擔心穩定的問題。」

大家還記得,7月底中共政治局會議上強調「六穩」,就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圍環境有變的大背景下,中國社會多個層面都出現了不穩定的跡象,所以才強調「穩字當先」。

中共副總理劉鶴曾在今年初表示,要在三年內使國內債務問題得到控制。但是現在加大放貸規模,顯然是與當初的承諾背道而馳。

其實當前中國經濟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包括它現在所面臨的困境,很大程度與「國進民退、非市場化」的經濟增長模式有關。如果不讓市場在整個資源配置當中起決定性的作用,中國經濟想要走出困境非常難。

人民幣近來大幅貶值引發大陸經濟風險大增。(大紀元資料室)

大家知道,大陸上半年利潤增長最快的是能源材料行業,平均增速是104.2%。但是投資較高的高端製造業卻在快速下降,甚至出現了負增長。為什麼?中共人為地「去產能」,導致了市場價格失靈,行業的利潤結構扭曲。

實體經濟的情況是這樣,金融市場的情況也是如此。中國股市的最大問題也是因為中共介入過多,和它的權力過大有關。大家都知道現在人民幣匯率跌得非常厲害,有台灣媒體指出,這並不是市場波動的結果。人民幣匯率如何走,是聽中共央行指揮的。中共想建立一種「政府加市場」的經濟增長模式,但是這種希望根本不可能實現。

中國目前經濟下行的壓力空前,中國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對路透社表示,靠貨幣政策放水,難以解決結構問題,反倒會讓問題更加嚴重。解決之道只有加快改革,包括財政、土地、戶籍等領域改革,真正讓市場決定資源配置。

王小魯指出,要讓市場發揮調節配置資源的作用,而不是行政手段。這需要政府轉變執政理念,解決體制障礙。

時事評論員傑森表示,中國的經濟崩潰是遲早的事,因為中共的政策已經使經濟發展完全畸形。幾十年來,大量的問題不斷累積,現在已經是沉痾難返。

傑森指出,如果改革市場,必定涉及到改變中共的體制,那中共就不存在了;如果不改革市場,經濟崩潰以後,中共也失去了執政基礎。對中共來說,改革不改革都是死路一條。#

感謝您關注新聞看點,再會。

大紀元《新聞看點》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

相關新聞
應對貿易戰 香港利豐對中國採購將逐年減少
分析:貿易戰敗退 中共在房市展開決戰
貿易戰升級 港出口龍頭續減中國採購避險
美中貿易戰 經部:引導台商回台或到東南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