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人氣: 396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8年08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旻洲台灣台北報導)台灣近年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太陽能裝置的容量及發電量每年都以倍數成長,不過相較於國際上許多城鎮透過再生能源來推動社區發展,台灣對社區能源的議題還很陌生。

為了學習外國的發展經驗,台日綠能社區創生論壇籌備小組近日邀請日本建築師洞澤正敏、建築師綿貫行夫與法政大學兼任講師池田勇司來台,分享過去參與綠能社區創生計畫的經驗。

曾參與日本石卷市311災後復興都市計畫的綿貫行夫,分享了三個社區再開發的案例,首先是日本北海道富良野市的社區再造計畫,時間大約30年前,當地雖然是觀光勝地,但冬天非常寒冷,葉菜類的植物幾乎無法存活,只能從日本本州進口。

日本北海道富良野市雖然是觀光勝地,但冬天非常寒冷,因此如何兼顧農業與能源的發展,是地方發展的關鍵課題。圖為富良野社區再造計畫。
日本北海道富良野市雖然是觀光勝地,但冬天非常寒冷,因此如何兼顧農業與能源的發展,是地方發展的關鍵課題。圖為富良野社區再造計畫。(綿貫行夫提供)

由於30年前還沒有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因此構思社區再開發時,希望盡可能用便宜的能源來發展,經日本大學的研究,發現可將廢棄塑料還原成燃油,因此希望用這樣的方式來推進地方的能源發展。

而在農業發展部分,為了吸引更多都市人口到北海道從事農耕,決定將富良野打造成尖端農業的地區,所採用的方法就是現今民眾耳熟能詳的水耕栽培(一種不使用土壤的種植植物的技術,只透過水攜帶供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成份)。也因為這樣的改變,掀起農耕的風潮,當前日本非常流行「農業是最極致的嗜好」,居住在都市的民眾都希望在北海道能有一個農園。

此外,由於北海道的酪農業原本就非常發達,為了建全加工、銷售、流通等機制,進一步強化北海道的酪農品牌,因此加入了許多北海道特有的原素,農場也用當地的木材來建造,為的就是不希望讓人有鄉下的感覺,而是非常有品味的社區營造。

第二個案例,則是2011年「311東日本大地震」後的社區災後重建計畫,當時為了快速建造城鎮,因此選擇一個60萬坪的廢棄高爾夫球場,並以歐洲建築作為造鎮方向,計畫採集中式的聚落,希望能囊括所有生活機能,進而達到節能的效果。

東日本大地震災後重建計畫,是以歐洲建築作為造鎮方向,計畫採集中式的聚落,希望能囊括所有生活機能,進而達到節能的效果。
東日本大地震災後重建計畫,是以歐洲建築作為造鎮方向,計畫採集中式的聚落,希望能囊括所有生活機能,進而達到節能的效果。(綿貫行夫提供)

當時一項重要課題,就是如何發展地方產業,因此太陽光電就備受矚目;也想把農業、養殖業、畜牧業都放入其中,還希望能有個讓大家聚集,互相交換資訊的地方。

當時也納入米蘭購物街的概念,希望能打造非常熱鬧的街景;而文化元素也很重要,所以也有設置演奏廳、運動中心等等複合式設施,希望能打造一個全新的日本城鎮。

由於日本東北的精密機械工廠、精密機械研究所、生化研究都非常興盛,因此也希望可以納入造鎮計劃當中,並希望交流對象能面向世界、而不僅止於日本東京,如此才能催生出新的品牌。

另外,為了讓這些社區原素串連,包括公車、單軌列車、腳踏車等循環型的交通設施也很重要,而且希望能夠以沒有公害的方式達成,因此計劃的一項特點,是希望社區的所有能源、垃圾,都以在地生產、在地處理為原則。

第三個案例,則是蒙古首都烏蘭巴托的5萬人造鎮計劃,計畫以打造智慧城市為目標,希望在交通、基礎建設及通訊上,都能以智慧網路的方式達成,而在能源部份則是以零排放為目標,因此風力發電是計劃中的重點,並採用下水道氣體發電等再生能源。不僅如此,還希望能將環境、經濟、教育、行政機能等方面,都能以智慧的方式串連。

蒙古首都烏蘭巴托的造鎮計劃,希望以智慧城市為目標,並在交通、基礎建設及通訊上,都能以智慧網路的方式達成,而能源則是以「零排放」為目標。
蒙古首都烏蘭巴托的造鎮計劃,希望以智慧城市為目標,並在交通、基礎建設及通訊上,都能以智慧網路的方式達成,而能源則是以「零排放」為目標。(綿貫行夫提供)

而在農業部分,則是採用最新的「薄膜農法」來栽種蔬果,並希望能將酪農業、養殖業等發展成六級產業,另外還有陸地水產養殖,並以調整水的ph值方式,讓淡水也能養殖海水魚。此外,在水資源利用上也是採循環利用的方式,雖然計畫最終無法繼續下去,但這項造鎮計畫仍有參考價值。

「薄膜農法」的膜是用水凝膠(hydrogel)制成,由於隔絕下方土壤又只需少量水養液,不管是在水泥地、沙漠、鹽害地帶、重金屬或輻射汙染的土地上都能種菜。
「薄膜農法」的膜是用水凝膠(hydrogel)制成,由於隔絕下方土壤又只需少量水養液,不管是在水泥地、沙漠、鹽害地帶、重金屬或輻射汙染的土地上都能種菜。(綿貫行夫提供)

台灣社區要能源轉型 先從能源教育開始

過去曾任宜蘭縣環境保護局局長陳登欽表示,宜蘭縣過去因交通方便,吸引外來人口,卻讓宜蘭成為農地、農舍炒作之地,對環境的影響是負面的。日本的方式卻是讓農村的生產、居住、能源、與土地友善都互相扣連,這一點值得思考。

陳登欽說,台灣有7,700個社區發展協會,過去社區對能源議題還很陌生,環境及能源議題也一直沒有被納入社區營造的補助項目,不過從2017年開始,情況已經改變了。

他表示,目前社區營造已加入能源轉型的概念,第一階段是全面性的能源教育,包括節電、儲能、產能,在同時間也會尋找適合公民電廠或是有意願加入的社區。但他也坦言,目前7,700個社區發展中,能成為典範的可能不到100個。

社區電廠經營不易 運作20年非常困難

在彰化台西規劃社區電廠計畫超過一年的許震唐表示,當前偏鄉要發展能源轉型,不僅缺乏技術、資金與人才,就算有人願意返鄉,還要面對設備、機械、電力評估、可靠性評估、風場或太陽能廠數據調查等專業,如果沒有外來的協助,極可能會失敗。

「社區電廠要經營20年是何等困難。」許震唐說,彰化台西幸而有廠商捐助3KW的小型太陽能板,社區民眾才有機會第一次理解太陽能,他希望這20年要從地方打好根基,才能走得更遠。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