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葉,與立秋有個約定

作者:天成
不起眼的梧桐葉,在清朝醫生的手裡,成了金丹妙藥。圖為清 劉德之《桐陰秋暢》。(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542
【字號】    
   標籤: tags: ,

《詩經.大雅.卷阿》:「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聞見錄》言:「梧桐百鳥不敢棲,止避鳳凰也。」

鳳凰是祥瑞之鳥,擇棲梧桐,可見梧桐是具神性之木。

在世人眼裡,梧桐是高潔、瑞祥、孤直的象徵。

然此時節,更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是,梧桐樹葉的「報秋」功能。在天下萬物裡,它是最早感知、邂逅秋風的。

清書《廣群芳譜.木譜六.桐》載:「立秋之日,如某時立秋,至期一葉先墜。」

再遙想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注】。那時,人親之於自然,自然饋之以真。人與自然是如此親近。

今時,喧囂世塵,已不見那樣莊重的「報秋」儀式。對於秋來,有人默默關注,有人漠然視之。而桐葉,絲毫不會因為人的關不關注而有所改變,依舊守踐著與立秋的約定,枝上感應天地之氣,聆聽秋的腳步,履行報秋的職責。

若說這葉是勇敢的呢,想想,在驕陽灼炙之下、暑氣最盛之時,一葉敢為天下先,掙脫火熱的桎梏,昭告秋涼的快意。但也許在桐葉看來,被賦予這種神奇的能力,一切皆是造化之功,一切皆聽從自然的安排。它所做的,只是履行自己的使命。在立秋到來那一刻,負責報秋的桐葉應時而落,空中劃出一條優美的弧線,葉影翩然,卻聲響鏗然。這將開啟一個全新的時節。

今時,桐葉已踏立秋之風率先盈盈而舞,秋幕舒開。無論是此後黃葉翩躚的悠緩、丹楓流豔的濃熾,亦或是金菊披甲的莊威、瓜果溢香的喜人,桐葉,都是這場盛大「秋秀」的「報幕兼領舞者」。

看,又有桐葉飛墜。所以,此時,無論人們在不在意、願不願意,儘管餘熱猶威,確實,秋,已開啟。時光輕舒,繼而,滌盡舊污,新涼如洗。

【注】宋.吳自牧《夢粱錄》:「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於禁廷內,以梧桐樹植於殿下,俟交立秋時,太史官穿秉奏曰:『秋來。』其時梧葉應聲飛落一二片,以寓報秋意。」@*#◇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早晚戒流火, 立秋搖清風。 木葉拂夏色, 明月照梧桐!
  • 昨夜初涼感立秋, 迎來白虎降神州。 不堪盛夏蒸籠苦, 只盼從今暑氣收。
  • 立秋每年約在陽曆8月7-8日間到來。立秋在二十四節氣中是表示寒來暑往變化的一種節氣。梧桐是立秋的代表植物,一葉知秋,南宋宮中有報立秋來的儀式,少不了梧桐。唐宋立秋應時風物詩婦女童子剪戴楸葉,表秋意。一場秋雨一場寒,立秋來了,物候中少不了寒蟬,;立秋俗諺,看雷、雨、熱度的臉色。
  • 長年積壓的工作渣滓像廚餘,也在這個時候滿溢,開始尋找傾倒出口,否則一不小心,就讓自己鯁住氣塞。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中年人的尷尬在於,你既不年輕無知,又不年老霸氣,你同時面對和處理的方式很難有標準流程。
  • 秋涼初聲,二十四節氣立秋登場!有道是「天涼好個秋」給人什麼預警?立秋有什麼古代禮制影響今人文化生活?立秋飲食防疫民俗知道多少?2017,丁酉年閏六月逢立秋,有無影響?對七夕情人節有什麼影響?知道古人「報秋」的時尚?逢立秋怎樣「貼秋膘」把肉吃回來嗎?……
  • 2017年,丁酉年,這是一個閏六月年,有幾件天象消息齊聚,「超級大日食」、「月偏食」都發生在閏六月中,還有近一整年「乾坤再造在角亢」的天象預言。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很關心,而且有謹慎的觀察和紀錄。日食、月食古今怎麼看?《易》曰:「天垂象,見吉凶」本篇就來說一說先登場的月食,日食另篇後續。
  • 今天(8月7日)立秋,意味著秋天的開始。但是因其還在三伏天內,所以暑氣未消。俗話說:「秋老虎」會「咬」人,此時養生要注意什麼呢?
  • 炎炎夏日仍伏虎,遠近蟬鳴已帶愁。 殿內梧桐三兩葉,應時墜入幾朝秋?
  • 夏蟬鳴噪久,風爽葉搖頻。高天雲淡看, 蔭下擺棋人。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