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要不要和子女住一起?聽聽父母怎麼說!

和父母同住,要住得愉快,還是要具備一定的智慧。(Shutterstock)

人氣: 3386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8年09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伊鈴報導)幾代同堂,養老送終,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習俗。然而,在移民社會裡,這種習俗卻受到中西方文化交錯的衝擊。無論是父母還是子女,都感受到其中的壓力。

在華人社區,許多移民老人幫助子女看孩子,操持家務,減輕子女的壓力。同時,許多新移民父母因為環境不熟,語言不通,獨立生活有很多困難,也需要子女的照顧。因此,住在一起,可以相互照顧。

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同住有同住的好處,可以相互照顧。但同住也有同住的難處,每個人的個性不同,教育背景、文化習俗都會影響相處。但是,無論同住還是獨立生活,家庭和諧都需要人生智慧來支撐。

三代同堂 其樂融融

「跟家人住一起好處太多了。」長青學苑校長洪秋月女士說,笑容中充滿自豪和滿足。
洪女士的兒子高中後從台灣來加拿大,兒媳是大陸人,大孫子10多歲了。三代同堂,住在一起16年了。

「一家人在一起,大家互相照應,互相幫忙,很開心。」洪女士說,「我生病了,他們會照顧我。每天回家,兒媳婦已做好飯菜,我回家吃現成的。」洪女士說。她最近做了腹部手術,不能拿重東西,兒子媳婦就叫孫子幫忙。

洪女士和兒子、媳婦都有各自的生活圈子,生活空間,平時各忙各的,大家互相尊重,互相照顧。

洪女士的媳婦聰明能幹,每年新年、聖誕節,就會把家裡佈置一番,樓梯、走廊上會掛很多花環,很溫馨、漂亮。

前不久,洪女士回台灣做手術回來後,媳婦特別把她的房間佈置得溫馨、漂亮,讓婆婆養病期間更舒服,心情更好。

每次長青學苑要辦活動,兒子都會詢問媽媽:「你要小心啊,你的身體可以嗎?」

平時在家裡儘量講中文,兒子媳婦特別督促兩個孩子尊敬奶奶,幫助奶奶。他們自身做好榜樣,身教勝過言教。每次出門,他們督促孫子跟要跟阿嫲擁抱一下,跟阿嫲親一親。在家裡,常常聽到他們對孩子說,去跟阿嫲做這個,做那個……無形中督促兩個孫子對長輩尊重。

「他們棒得很。」說起兒子、媳婦,洪女士一臉自豪,「他們都很愛我,很關心我。」

相處的智慧

「作為長輩,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學會退場,把舞台讓給晚輩。要尊重孩子,不要干涉孩子的生活。特別是對下一代的教育不要干涉。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方式,做奶奶的只要搞好和孫子的關係就行了。」洪女士說。

平時,洪女士總是對兒媳多誇獎,說她的飯菜做得好。有時孫子會表示對飯菜不滿意,洪女士還告誡孫子,媽媽做飯很辛苦,要尊重媽媽。

洪女士說:「如果要把媳婦當作女兒,很難做到。但是,做到有禮有節,互相尊重,是完全可以的。」

合而獨立

台灣移民陳秀英女士70齣頭,移民加拿大50年,性格開朗,退休幾年後,先生去世,女兒辭掉美國加州精算師工作,回到多倫多陪媽媽,至今10幾年了。

陳女士退休後常回台灣,女兒幫忙看房子。平時各忙各的,同住10多年裡,相處和睦。唯一的缺陷是女兒不會講中文,母女倆基本用英文交流。

余太太說:「身邊有一個親人,感覺很好。她需要的時候我也在,我需要的時候她也在。」

陳女士說,選擇什麼生活方式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長輩要了解子女的想法。從前華人不喜歡說「謝謝,請。」而西人卻隨時掛在口頭,這邊長大的孩子會很注重這些禮貌用語。他們不喜歡別人嘮叨,囉嗦,有事講一次就行了。家裡的事他們想到了會做,但父母不能要求太高。要注意相互不要打攪太多,大家都有自己的空間。

相見容易相處難

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相見容易相處難,同住有同住的難處。

劉先生來自中國北方,有2個兒子,小兒子一直由爺爺奶奶幫忙照顧。兩位老人習慣每頓飯必吃鹹菜,劉太太無法忍受,最初在家裡另外加一個桌子,讓兩位老人單獨吃。

老人怕寂寞,不時會拉一些在大街剛認識的陌生「老鄉」進屋聊天,有時還留飯,還有一些衛生習慣讓人難以接受;兩個孫子抱怨爺爺奶奶進房不敲門。一些瑣碎事導致家庭矛盾不斷。最後,劉先生在附近買一套舊公寓,讓兩位老人單獨住。

大陸移民小陳和先生都是獨生子女,去年夏天生了兒子。孩子出生不到1週,公公婆婆從大陸趕來。婆婆很強勢,他們一來,對家務事一概不理,全部注意力都在孫子身上。把孩子一切用品搬到他們的房間,無論白天、晚上,孩子都要睡在奶奶身邊。有時小陳想抱抱孩子,婆婆馬上抱走。只有當孩子餓了,才送給小陳餵奶。

剛開始,小陳只當是婆婆對孩子太喜歡。時間久了,發現他們把自己當外人,連做母親的權利都被剝奪了,只是個餵奶的人。小陳很鬱悶,希望他們6個月的探親期快點結束。

不過,婆婆又放話了:6個月後,要把孩子帶回大陸照顧。小陳終於受不了,跟先生大吵。想到不久以後公公婆婆還要移民過來同住一個屋檐下,小陳很煩惱。

老移民:分開住孩子更獨立

台灣移民林先生70多歲,來加拿大50年,3個孩子都在這邊出生長大,上大學以後就離家,各自獨立生活。有時他們週末回來看看父母,有時老兩口也過去看看。林先生和老伴住一個大房子。他們自己打理房子,把做家務事當作運動。

林先生說:「跟孩子分開住最好,他們長大了應該自己管自己。對父母來說,這種方式更好,我們比較自由、放鬆。」

台灣移民葉先生移民加拿大46年,有2個女兒,現在已成家獨立生活。他說,父母要教育孩子自立。長大自立以後,父母只提供必要的幫助,不是包辦一切:給他/她帶孩子、買房、買車等。

葉先生的一個朋友,正在準備把自己的工作轉給兒子。這位朋友是企業家,生意做得很成功。沒想到他的兒子了解父親的情況後說:「哎呀,早知道你這麼有錢,我就不用讀書了。」爸爸聽了自然很生氣。

葉先生還有一個台灣親戚,是個大家庭。兒子大學畢業後,找工作不順心,這也不喜歡,那也不喜歡。他爸爸只好幫兒子開一個店鋪,讓他自己做生意。結果沒做多久鋪面關閉。而且信用卡刷爆,欠了很多債。最後,他爸爸只好賣房子來給他還債。

林先生說,大家庭住在一起,如果父母照顧太多,孩子很難獨立。

責任編輯:岳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