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300問】

古早度量衡有什麼文化智慧與趣味?

作者:允嘉若
font print 人氣: 763
【字號】    
   標籤: tags: , , ,

中國古代很早就有了市場交易,同時很重視公平交易。執政者頒布各種長度、容量、重量的準器,稱作度量衡,作為市場交場的準據。而這些準器還要經常校正,以確保其準確度。這些度量衡制度由來已久,影響中華文化又深又遠,不僅僅是在器物的表面,同時還深入文化的內涵,譬如成語典故、日常用詞,都受到濡染、影響。

校正度量衡 樂利民生

每年的春分、秋分兩日,是校正齊一度量衡各種準器的時日。周代《禮記‧月令》明定春分、秋分這兩日「日夜分,則同度量,平權衡,正鈞石,角斗甬(斛)」的作法。《論語.堯曰》說到帝堯時代重視「謹權量,審法度」。

中國歷代也都是秉持春、秋分日「陰陽相半、晝夜均」的均平精神,明令校正齊一度量衡準器,乃真正落實中華民族「順天道、正人道」之文化精神的表現。

度量衡的文化世界

校正齊一度量衡,是防止交易爭擾紛訟的基本工作,從而讓社會安和樂利。從實體的度量衡也延伸表現了許多的文化精神,化作常見的成語、用詞也不少。在這些成語、常見用詞中,又表現了哪些文化智慧與趣味呢?來看看幾個例子。

一、度:「度」是度量長度、距離的單位,如:分、寸、尺、丈、引等。《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說:「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

*三度空間:包含長、寬、高三個方向的立體空間,也稱為「三維空間」。

*沒有分寸:沒有了標準,比喻言行超過適當限度、態度魯莽。

*一寸光陰一寸金:比喻時間的寶貴。《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十一回說:「可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寸金使盡金還在,過去光陰那裡尋?」

*百尺竿頭:稱百尺竿子的頂端,比喻達到極高的境界,含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勉勵之意,期勉人登峰造極更上一層樓。「百丈竿頭」、「萬丈竿頭」含有一樣的意思。

用度來「度量」,可以分毫不差,量出具體的長短來,如果說「打量」,就是用心中的那把尺在審視、端相、估計長短,到底哪一種尺「度」得準呢?就還有層次的界限、主客觀的需求與訴求了。

二、權衡:砝碼或秤錘叫權,秤就叫衡,權衡就是稱量物品輕重的工具。

桿秤是一種權衡輕重的工具,秤錘叫權,秤就叫衡。(shutterstock)

*「秉權」:「權」很有重量,因此位高權重的執政者被稱為「秉權」。

*難以抗衡:在秤的兩端一高、一低,落差極大,比喻兩方實力懸殊,無法對抗。

*供需失衡:市場的供給與需求兩方失去平衡。如:「颱風一來,造成蔬果市場的供需失衡是常有的事。」

以「權衡」來秤重,客觀易求,「權衡輕重」則是衡量、估量事物的輕重、緩急、利害得失,作為進一步行動的判準,這其中的智慧不端在客觀,必須立基在客觀、又超越客觀,進入主觀的判斷,當然,他人就不能代為訴求了。

公平之秤,公平合理做買賣,擺正兩邊關係,不貪便宜,損人也不利己。(Fotolia)

三、鈞石:鈞、石是用來測量重量的準據。

*「秉鈞」:三十斤為一鈞,故而「鈞」也表示「重」,因此位高權重的執政者被稱為「秉鈞」。

*雷霆萬鈞:氣勢磅礴有如排山倒海般而來。《漢書.卷五一.賈山傳》有這樣的說法:「雷霆之所擊,無不催折者;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者。」後來就用「萬鈞」來比喻無法抗拒的強大威力。

*千鈞重負:比喻沉重的負擔或極為重要的責任。負責一個重要差事就可以這麼形容:「承擔國家重要差事如擔千鈞重負一般。」

古人還有名言,叫「片石千鈞」,說一片石卻有千鈞之重,比喻看似小小的一物卻關係著國家安危的重責大任。「片石」當然是輕於「千鈞」,怎麼又能繫千鈞之重呢?精神力量可以超越物質層次,這個我們能懂,古代戰場上「以寡勝眾」的名戰役也不在少數,這就是一種「片石千鈞」展現「雷霆萬鈞」的實例了。

四、斗斛:斗、斛都是容量的器具,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斛。明代時已經改五斗為一斛,十斗為一石。參考明.張自烈《正字通.斗部》:「斛,今制五斗曰斛,十斗曰石。」

*斗斛之祿:也稱「斗升之祿」,一斗一斛的容量不多,借喻微薄的俸祿。

*斗升之水:指微薄的資助。《莊子.外物》篇有這樣的一句話:「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一斗只有十升的容量,真的不大,用來形容住居「斗室」,當然是住在非常狹小的房間了,然而古人有時又說「斗室生輝」。「斗室生輝」被當作自謙時的客氣話來說,如:「您的光臨,令我感到斗室生輝。」把自己縮小了,器量卻變大了。

顧一顧由度量衡衍生而出的成語、常用語,其間可微也可大,可以具體也可以引申成抽象的天地,造出趣味的對比。少少幾個例子,就已經展現中華文化無比寬廣的世界了。@*#

-點閱【中華文化300問】系列-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人非常重視「春分」,展現誕生、新生和愛護生命的精神。春分和蛋都象徵誕生、新生,東西方在春分時節都有和蛋相關連的習俗,意義非凡。春分時節天地人和合,中國文化中的春分行事法天地精神,祭祀請子、行仁政安養生命、校正度量衡。春分節氣天氣俗諺久傳…。唐代元稹節氣詩:「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樑間玄鳥語,欲似解人情。」
  • 中國古人認為,文化是由神傳給人類的,文明成就來自神啟。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近日開幕的「帝國時代:秦漢中國藝術」特展上,眾多格調高古、技藝精湛的文物,在在體現出這種理念。
  • 在封建社會裡,由於統治階級隊伍過於龐大,也就是統治階級人口眾多,導致勞動人口減少。
  • 我們日常生活處處離不開度量衡,如長度、容量和重量,但一般民眾並不太瞭解。6月26日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辦一場「度量衡偏鄉扎根活動」,邀請台南市關廟區偏鄉學校保東和深坑國小一百多名學童以闖關、AR和桌遊方式學習度量衡。
  • 有時候,美國人的一些做事方式,在其他國家見不到。這並不一定意味著這些美國習俗很糟糕,只是表明它們不是全世界的常態。以下是在美國司空見慣的一些事情,而來自其他國家的人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 秋分萬物成,「萬物由造化,誰通天地心」,天地宇宙浩渺無際,中國古人崇敬天地,體會到了「天人合一」的道理。來看看一些落實在秋分節氣裡「養收」養生、執公理行正義以自保的具體實踐方法。
  • 「年」的古字寫作「秊」,從古來字形的演變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餘」,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們共同的祈願是什麼?這個成語典故的本事起源於夏朝末年,源遠流長。
  • 門楹上掛上春聯,將冬天的氣氛一轉成新春,千門萬戶立即煥然一新。除夕前,什麼時候換上新春聯好呢?在中華文化史上,當前的這種遍及百姓家的紙春聯是何時開始黏掛的呢?
  • 時間飛逝,轉眼間我們就送走了溫順可愛的玉兔,迎來了瑞氣萬千的祥龍,這兒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龍騰虎躍,好運連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