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瓷器釉面「冰裂紋」 台學者:源於宋代、流行於明代

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謝明良發現,「開片」工法可能是源於宋代且流行於明代。(科技部提供)

人氣: 121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8年09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懿勝台北報導)「碎器」是指瓷器釉面有「裂紋」,又稱「開片」、「冰裂紋」,是因為胎和釉的膨脹係數所造成的物理現象,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謝明良發現,中國對於瓷釉「開片」的工法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在明代甚至成了時尚的符號,同時「開片」也可能引發歐洲人對馬賽克、彩色玻璃鑲嵌畫的聯想,也可能啟發日本和服等手工藝製品的「冰菊」或「冰楓」紋飾。

「碎器」原是在燒製時瓷器釉面的一種自然開裂的現象,在陶瓷史上是一個美麗的偶然,但在掌握開裂的規律好,瓷釉的開片紋理因此滲入社會各個階層許多門類的工藝品。

在科技部經費支持下,謝明良發現,從文獻及圖像資料的研究,明代人非常喜愛「碎器」,而其所以賞鑑碎器,其實是因為開片釉瓷正是一器難求的宋代官窯,晚明文人對於以宋代官窯為主的宋代名窯作品開片現象有獨到的觀看或詮釋方式,因而引發了碎器的風行。

謝明良表示,宋代官窯或宋元之際的所謂「哥窯」正是開片瓷的代表,到了明代,不僅瓷窯開始倣製「碎器」效果,開片紋理甚至成了時尚的符號,也是各不同質材工藝品爭相表現的圖紋,以致於傢俱窗格、壁面貼紙也流行大小相錯的開片紋理。

除了中國之外,日本也鑑賞碎器,不僅如此,輸出到歐洲的中國外銷瓷當中也可見到碎器。謝明良認為,中國碎器及其圖像除了引發歐洲人「馬賽克」的想像之外,彩色玻璃鑲嵌畫可能也是他們聯想的對象;日本人非常喜愛碎器,包含日本和服等手工藝製品的「冰菊」或「冰楓」紋飾,可能也是受到「碎器」的啟發。◇

責任編輯:宇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