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以蟲治蟲 草蛉智慧化飼育

人氣: 20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8年09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報導)作物病蟲害問題長期困擾農民,除了噴灑化學農藥,利用生物間的寄生、捕食等機制進行病蟲害生物防治,也是這幾年最夯的趨勢。草蛉是許多害蟲的天敵,近年成為農政單位推廣生物防治的熱門物種,但是人工養殖需要大量人力也費時,農委會苗栗區農改場與台大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系合作,研發草蛉智慧生產系統,降低成本提升草蛉存活率。

草蛉是葉蟎類、蚜蟲、粉蝨類的天敵,根據研究,一隻草蛉在幼蟲期可捕食近3,000隻銀葉粉蝨若蟲,每天就可捕食700多隻,可用來防治草莓、木瓜、蔬菜等蟲害,應用廣泛。

苗改場跟台大合作,開發生產技術,改良育養技術,從卵、幼蟲、成蟲都可以自動化操控,並透過電腦模組監控,按照排程進行生產,減少人例投入,降低淡旺季生產所需負擔基本成本。農委會苗改場研究助理趙語矜說,人工養殖需要每天觀察草蛉的發育情況餵食,如果採用自動化模式,藉由影像判別系統,判斷成長情形、餵食飼料,減少人力。

趙語矜說,一個儲存塔每個月能產出600萬顆草蛉卵,相當於40公頃的施用量,幼蟲獨居式飼養方式僅需過去一半的飼餌量。這次生產系統採用模組化設計,未來可以整廠輸出至海外,可免除昆蟲輸出檢疫等相關問題。

苗栗農改場生物防治分場培育6種天敵,包括捕食性的基徵草蛉、黃斑粗喙椿象、闊腹螳螂、南方小黑花椿象;寄生性的平腹小蜂、格氏突闊小蜂。其中草蛉、黃斑粗喙椿象、闊腹螳螂、平腹小蜂都有技術轉移到民間。

責任編輯:李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