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敏:任正非談話內外有別的背後

人氣 1567
標籤: ,

【大紀元2019年01月22日訊】任正非17日在深圳總部接受了包括央視在內的多家國內媒體採訪,18日又連發2封內部郵件給全體員工。從相關報導可知,任正非這對外對內僅相隔一天的談話調性卻大有差別。

任正非17日通過多家陸媒信心喊話:「其實我們沒有遭遇多大困難,你可能沒參加過我們的內部會議,開會都是群情激昂的,沒有感覺到有多大困難。」而在央視專訪被問到近來在海外市場頻遭封殺時,任正非更是信心滿滿回應:「歐美國家最終我們有很多東西,他們非買不可。」

不過,在18日連發2封內部電郵中,任正非卻坦承:未來整個大形勢對華為來說並不樂觀,要有「過苦日子的準備」,還要「裁部分平庸員工」。

華為黨委書記周代琪曾發表演講稱,華為在企業管理流程上是以「奮鬥者」為本。是「奮鬥者」的員工就不會被劃為平庸,還有機會成為任正非所說的「13級員工也能拿到23級獎金」。而華為這套激勵「奮鬥者」員工的制度,即眾所週知的華為虛擬股分紅。

2010年8月下旬,國內多家網站曾曝「華為對抗《勞動法》的〈奮鬥者申請協議〉」內幕,員工若簽署「成為奮鬥者申請書」,則同意放棄部分重要權益,以此保證考核達標和獲得相關分紅、配股。2013年11月,搜狐網IT頻道《華為員工自述:如何看待虛擬股》一文,提出兩個大問號,如果公司高速增長不再,華為員工還能繼續「利出一孔」嗎?華為接下來能保持每年30%以上的複合增長率嗎?

如同硬幣正反兩面,當虛擬股倒向反面,即一旦華為不能持續高速盈利,虛擬股不但面臨玩轉不下去的風險,華為也將無法通過它來增發新股融資──從員工手中獲取成本非常低廉的巨額營運資金。

據《財經》記者統計發現,自2004年開始到2011年,七年之中,華為工會累計出資高達263億元。另據《商界評論》2014年3月「華為有疾在『股』裡?」一文披露,在2012年前,華為內部融資超過270億元。

經過十年的連續增發,據報如今華為虛擬股份數量已達100億股以上,僅僅依靠薪資,華為員工顯然難以維繫如此大規模和不斷增長的配股體系。大多數華為員工認購新股的資金模式為「分紅款+銀行貸款」,即分紅款又轉投認購新的股票,還有差額再向銀行貸款,而這一部分形同華為變相銀行融資,還把利息成本無痕轉嫁員工。

公開資料顯示,華為虛擬股2010年度-2017年度的股價及分紅如下:

2010年度,每股股價5.42元,每股分紅2.98元,分紅收益率54.98%。

2011年度,每股股價5.42元,每股分紅1.46元,分紅收益率26.93%。

2012年度,每股股價5.42元,每股分紅1.41元,分紅收益率26.01%。

2013年度,每股股價5.42元,每股分紅1.47元,分紅收益率27.1%。

2014年度,每股股價5.66元,每股分紅1.90元,分紅收益率33.6%。

2015年度,每股股價5.90元,每股分紅1.95元,分紅收益率33.1%。

2016年度,每股股價6.81元,每股分紅1.53元,分紅收益率22.5%。

2017年度,每股股價7.86元,每股分紅1.03元,分紅收益率13.1%。

雖然華為號稱業績蒸蒸日上,虛擬股收益非常豐厚,不過以上數據表明:2011年分紅對比前一年腰斬,此後再沒有超過2.98元,甚至在年度銷售突破6,000億元的2017年,每股分紅來到目前最低點,每股股價則攀上目前最高點。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這一年,銀監會突然喊停四家銀行已行之多年對華為員工的購股貸款。官方說法是違反相關金融法規。而隨著四家銀行停貸,還引發了許多華為員工離職以此將手中的虛擬股套現。

因此有分析認為,華為員工2012年初這波離職套現潮,似乎也從一個側面驗證了金融監管層對華為的真正憂慮是其將來員工持股兌付的風險。即不少員工僅因無法貸款購股就離職套現,那麼一旦華為業績出現拐點,可能出現無法兌現分紅收益時,華為將面臨員工大幅流失的挑戰,進而導致員工集體退股資金蜂擁而來。因為虛擬股,所以華為不能止於一般盈利,必須不間斷高速獲利,一旦市場獲利降速,虛擬股的弊端就被凸顯出來。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陳思敏:華為公司的「核心機密」
華為被指涉嫌技術盜竊 史上三起案子揭內幕
華為提「金門戰役」 要員工準備過苦日子
王友群:任正非的假話救不了孟晚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