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水井照出醜男 引發的感嘆流傳千載

作者:宋寶藍
font print 人氣: 1438
【字號】    
   標籤: tags: , ,

戰國時期有一位賢者,因其才華出眾,齊湣王對他格外器重,並對他的主張幾乎言聽計從。他就是列精子高。有一回,他照「鏡子」後,引發的一番感嘆,竟流傳了二千多年。

有一天,列精子高心血來潮,穿上熟絹做的衣服,戴著白絹做的冠帽,腳上穿上一雙高頭鞋,提著前襟走到堂下。他饒有興致地問起自己的侍者:「看看我,這身打扮怎麼樣?」侍者說:「您真是又英俊又帥氣。」

列精子高愉悅地走到井水邊去照「鏡子」。他一看水中的影像,自己根本就是一個醜男,既不英俊,又不帥氣。

列精子高愉悅地走到井水邊去照「鏡子」,發覺自己根本就是一個醜男,既不英俊,又不帥氣。圖為宋 劉松年《彭祖觀井》。(公有領域)

於是,他悵然長嘆:「侍者知道齊王對我言聽計從,所以有意地阿諛奉承我!對於萬乘之主的一國之君,人們處處阿諛奉承他的情況就更嚴重;而國君卻沒有一面鏡子照出自己真實的情況(看不見自己施政的缺點,即使錯了也不知道),那麼離亡國之日也就不遠了。誰能成為這樣的鏡子?惟有士人吧!

人們都喜歡可以清晰照見自己的鏡子,卻厭惡那些能指出自己缺憾的人。鏡子只能照出自己的形象,功勞小;賢士能指明自己的缺失,功績大。只得到小的,卻失去大的,這是不懂得類比啊。」

銅鏡
人們都喜歡可以清晰照見自己的鏡子,卻厭惡那些能指出自己缺憾的人。圖為古銅鏡,漢「長宜子孫鏡」。(公有領域)

正常的水清澈而長流,一旦鬱結在一處就會污濁變渾;正常的樹木長得高大而挺拔,一旦鬱結就會產生蛀蟲。自身的缺憾和不足就像身體上的鬱結之塊,自己可能看不見,旁人卻看得比較清楚。

所以,古代的聖主明君敬重豪傑與忠臣,是因為他們敢於直言進諫,為國君、為社稷及時清除阻塞,疏通民憤鬱結,疏通政令不達之處,防患於未然。

一口水井照出一個「醜男」,「醜男」的省思與感嘆卻也成為一段佳話,一直流傳了二千多年。@*#

事據《呂氏春秋.達鬱》卷二十


責任編輯:王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魏徵解釋道:「從前,舜告誡群臣,不要當面順從我,背後又另講一套,這不是臣下忠君的表現,而是陽奉陰違的奸佞行為。對於您的看法,為臣不敢苟同。」太宗非常讚賞魏徵的意見。
  • 淳於髡是齊國的一個入贅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他能言善辯,每次出使其他國家時,從沒受過羞辱。下面兩個故事說的都是他想齊威王進諫的故事。
  • 唐太宗想修復洛陽宮,張玄素進諫說:「陛下剛剛平定洛陽的時候,凡是隋朝的宮室,您都下令想毀掉它。還不到十年,您又想修繕它。何前惡之,而今效之?(為什麼以前厭惡它,而今天又效仿它呢)」
  • 在中華古代,大臣向皇帝提意見,是很正常的事。皇帝虛心接受意見,歡迎大臣提意見。而在中共社會,向政府提意見的人卻遭到打擊報復,甚至被關入牢獄,言論自由沒有保障,離古代的道德標準何其遠啊。
  • 古代的司法官為無辜的人訴冤,敢於向皇帝提意見,而皇帝雖然一時生氣,卻能聽取意見,不再生氣,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為自己的錯誤不安,最終糾正錯誤。因此,古代的皇帝雖然有錯誤,但由於允許人們提意見,所以,能獲得後人的正面評價。
  • 一天晚上,一位仙風道骨的神秘老翁,走進了張府的大門。張府的主人叫張孝廉,他近來突遭家庭變故,讓他的心情變得非常沮喪鬱卒,總覺得人生了無生趣,後來變得像發了癲瘋一樣;精神狀態時好時壞,瘋癲起來的時候精神恍惚、指天畫地。家人沿請了很多醫生來看診,也吃了不少藥,但都沒有改善。
  •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他的《勸學詩》激勵了一代代的莘莘學子;他的書法豐厚雄渾,雍容正大,法度謹嚴又氣勢磅礴;他為官清廉,正直敢言,凜然赴難,視死如歸,其忠義大節,光風霽月,高山仰止。他就是字如其人的不朽典範——大唐書魂顏真卿。
  • 岳陽樓
    《岳陽樓記》就像一個巨大的文學磁場,吸引、感染著接觸到這篇文章的讀者。現在想來,如果沒有巴陵郡守滕子京獨具慧眼地對范仲淹的約請,後人就讀不到這篇繪聲繪色描寫浩渺的洞庭湖變幻無窮的風光、遷客騷人對洞庭湖的不同感受、最後又轉化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浩歎的美文。
  • 民間過大年前有祭灶神的風俗,祈求福祿臨門。在東漢時,「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孝子黃香卻「不祭灶」,到底是怎回事?而且,他從一介貧民轉身為得皇上賞識尊重的賢臣,掌管國家樞機要務。這樣的福分從何而來呢?
  • 明孝宗弘治二年追贈于謙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賜諡「肅愍」。明神宗萬曆十八年改諡「忠肅」。于謙蒙冤於一時,卻萬世不泯,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