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晉書》 緬懷先賢

獻之風流 名冠一時

文/杜若
王獻之休郗道茂續娶新安公主圖,唐寅繪,現藏於沃爾特斯藝術博物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74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王羲之因其卓越的書法成就,被後世尊稱為「書聖」。羲之諸子也在不同領域各有造詣,成為時代的風流人物。其中,羲之幼子王獻之風流氣度,名冠一時。

獻之七八歲時跟隨父親王羲之學習書法。有一次,獻之正在練字,王羲之悄悄地走到他身後,幾度想拔去他的毛筆,都沒有拔動。

古代寫字使用柔軟的毛筆,需要適宜的力度,才能運用自如。想必獻之寫字時格外地聚精會神,運筆嚴謹。他年紀雖小,握筆很有力道。所以王羲之趁其不備,想抽掉他手中的毛筆,都沒能拔動。為此羲之感歎地說:「將來這孩子一定能享有盛名。」

南風不競

獻之小時候,有一天父親的門生玩一種擲采的博戲,他站在一旁觀看。勝負還沒有揭曉,小獻之就能預知結果,說「南風不競」,那意思是坐在南邊的那位失利會輸(注1)。門生見他還是個孩子,都沒把他當回事,「這孩子不過是管中窺豹,只能看到豹身上的一個斑點罷了。」

小獻之說:「我只比荀奉倩(荀粲)、劉真長(劉惔)差一點而已。」言外之意,別看我年紀小,我是不如奉倩、劉真長兩位前人,但可不比你們差啊。話音剛落,小獻之就甩著衣袖離開了。

吉人辭寡

當時,還有一人也看出獻之的與眾不同,對其青睞有加。獻之曾經與哥哥王徽之、王操之一起拜訪謝安。談話間,二個哥哥說的多是生活中的俗事,獻之只是很有禮貌地問候謝安而已。當他們離開後,客人問謝安,王家兄弟誰比較出色。謝安認為獻之不愛說話,少言寡語,很有賢者風範,所以比較青睞他。

王羲之和謝安都看出獻之的過人之處。正史記載的一件小事,也可看到獻之的風度。有一次,獻之和徽之同時待在一間屋子裡,突然室內起火,徽之嚇得急忙跑了出去,連鞋子都沒來得及穿上。獻之沒有慌張,而是神色自若地和僕人一起走到屋外。

青氈舊物

在一些詩詞中,以青氈舊物形容祖傳的故物,比喻極為珍貴。這一說法就是根據王獻之的故事演繹而來。

一天夜裡,王獻之躺在書房裡休息,忽然有一群賊鑽入他的書房。這群賊以為屋內沒人,就想把東西全部偷走。這時,獻之緩緩地說道:「偷兒,青氈是我祖上留下的遺物,請手下留情,能給我留下嗎?」這一開口不要緊,小偷一聽還有人沒睡,嚇得放下東西,倉皇而逃。

人琴俱亡

後來,獻之和徽之兄弟二人同時罹患重疾,都病得很厲害。當時有一個相士說:「人的壽命要終了時,若有人願意代他死,那他就能活下來。」徽之說:「我的才德不如弟弟,讓我代他死吧。」相士感嘆地說:「唉,代人去死,首先得自己還有些壽命才行。如今,您和弟弟都要壽盡了,怎麼代替?」

元代張渥《雪夜訪戴圖》。此圖描寫東晉王徽之雪夜乘舟訪問摯友戴逵的故事。(公有領域)

不久之後,獻之去世了。徽之奔喪時並沒有哭,只是呆呆地坐在靈床上,一副失神落魄的表情。他拿來獻之用過的琴,想彈首曲子。但是一連彈了幾次,都是曲不成調。徽之悲慟地摔下琴,哀嘆道:「子敬啊,子敬!你和琴都走了!」說著,徽之悲慟地昏厥過去。由於傷心過度,一個月之後,徽之也去世了。

後人就以「人琴俱亡」形容能夠同生死、共存亡,彼此之間的感情深厚篤誠。

閒暇之餘再讀《晉書》,為獻之和家人留下的典故而讚歎不已。翻閱青史,短短數行,歷史已然飛逝千載。故人渺渺,化為雲煙。僅能於字裡行間,遠交先賢,緬懷故人。@*#

注1:南風,指南方楚國樂曲。競,指強勁。不競,指樂音低沉微弱,音律不合。據《左傳·襄公十八年》記載,楚國侵犯晉國,晉國有一大夫名叫師曠,精通音律,能通過樂音占卜吉凶。師曠先歌北風,又歌南風曲調。他說:「南風不競,多死聲,楚必無功。」晉國在北,楚國在南。此次戰爭,楚軍必會失利,戰而無功。後來,就以「南風不競」比喻戰爭或棋局等敵我雙方的交鋒中,處於南邊的一方會失勢失利。

事據:《晉書》卷80、《裴子語林》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後來,這家人想把他寫的字擦掉,可是用力擦也擦不掉,用水洗也洗不淨。
  • 王羲之平素喜好道家的服藥煉丹及修身養性,他不喜歡住在京師,初次來到浙江,便有終老於此地的意向。會稽山景色秀美、山水清幽,高人韻士多居住於此地。王羲之曾與同道好友幾十人宴集於會稽山北的蘭亭,王羲之親自為眾人寫的詩集作序言,並以此抒發自己的感慨…
  • 拉開弓弦,一拉、二拉、三拉,不斷加力,把弓弦儘量拉開,然後才放箭——滿引而發;這時,只聽嗖地一聲,那箭如風馳電掣一般,擊中目標,直插樹中,真個是「入木三分」!
  • 楊少師在紛亂的時局中,從心靈世界尋找出世的意趣,他暢遊山水,遊覽寺院道觀,瀟灑地題壁吟詠。他留下的傳世墨寶,也體現出他的內在精神。
  • 白米飯是很好的養胃食物,可作為主食適當的吃。(Shutterstock)
    現代人說,幽默一種溝通表達的藝術,而對蘇軾而言,應該也是心態樂觀的一種生活態度吧!
  • 很多人都讀過賈島的詩歌《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唐朝的尋隱詩自成一派,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唐朝詩人,一次次走進山水佳境,踏上尋仙問道之旅。大唐詩壇最耀眼的明星——詩仙李白,他的尋隱之旅有怎樣的玄妙意境呢?(《古韻流芳》提供)
  • 當大唐進入鼎盛階段,樂舞藝術也達到了中華歷史的最高峰。其中有一位舞姬、一支舞蹈,留給大詩人杜甫最深的印象。哪怕經過五十年之久,他永遠銘記著觀者如山、一舞動四方的盛況。
  • 煉丹 中國畫
    劉商感嘆光陰實在太急促短暫,在世勞累辛苦,求得虛浮的榮耀和世間的官位,又有什麼好處呢?劉商心想,古代的賢人都棄官去尋求道術,大多都能超脫塵世而仙去。而自己的兒女都已經完成婚姻嫁娶,他告訴自己實在不應再被世俗所累了。
  • 劉庭式堅持娶了盲女做妻子,兩人一直白頭到老,後來盲妻去世,劉庭式十分的悲傷,一直都不肯再娶。
  • 隱士陶淵明的真實生活,平淡自然,既有煙火氣息,也蘊含超然境界。歸隱田園是他的人生歸宿,他固守之,吟詠之,將其打造成充滿詩意的精神樂園,並開創了自成一派的隱逸田園詩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