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搶救大潭藻礁 在地聯盟守護家園

潘忠政與妻子程美玲手持一級保育類動物「柴山多杯孔珊瑚」及頂級掠食性動物「裸胸鯙」模型,展現決心。(徐乃義/大紀元)
人氣: 47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9年10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專題報導)曾經是作育英才的老師,桃園在地聯盟理事長潘忠政謙稱,「因為野,糟蹋的生物無數;日後做環保工作,直覺就是在贖罪!」任教期間,他在學生家長激勵下參與社會運動,參加「台灣教師聯盟」,開始認真思索鄉土教育;接著在大堀溪文化協會全力投入「觀新藻礁劃設自然保留區」運動。

如今,「搶救大潭藻礁」運動先後召開92次記者會,這更是潘忠政與夥伴們未來更長、更遠、永不放棄的路。

平埔族人 家人講河洛話     生在客家庄 家窮冬天赤腳上學

潘忠政出生在桃園楊梅的富岡地區,居民是講海陸腔的客家人,講河洛話的潘家都被同學戲稱「河洛麻」;雖然有族群認同困境,卻也學會少許客家話。小學畢業後,全家搬到嘉義,那裡都是河洛人;因為長期住在客庄,家人的河洛話都帶著客家腔,鄰居在背後戲稱他們「客兄」,讓潘忠政覺得很無奈。最後他發現自己不是河洛人也不是客家人,而是平埔的道卡斯族人。

潘忠政手持一級保育類動物「柴山多杯孔珊瑚」模型,誓言保護觀塘藻礁。(徐乃義/大紀元)

因為家裡窮,冬天都得赤腳上學,在結霜的早晨,呵著白白的霧氣一路走到學校,兩隻腳板已凍到紅得發紫;因為窮,大人忙著家計,小孩沒人管,白天課後時間很少在家。暑假期間最快樂,每天到野地、樹林去找各種動植物的麻煩。抓到蟬,手一鬆一緊地捏著讓牠鳴叫,就有說不出的快樂。那時候到處有蒼蠅,一般家庭會買牛頭牌蒼蠅紙捕捉蒼蠅減少干擾。蒼蠅紙上的黏膠是黏蟬、黏鳥、黏各種動物的好材料。有一回黏到一隻綠繡眼,把牠握在手心,感受到牠溫暖的身子和心跳,覺得以後可以餵牠、照顧牠,真是超級幸福——長大後才慢慢體驗到那是超級殘酷的行為。

一級保育類動物柴山多杯孔珊瑚的模型。(徐乃義/大紀元)

在嘉義住不到一年,因父親換工作,舉家搬到高雄美濃。他為了繼續就讀嘉義天主教輔仁中學,只好改為住校,開始接受較有規律的生活管理。寒、暑假回到美濃,那是一生最歡樂的野地時光,充滿了許多在農地、荒野、溪流間美好交融的回憶。這裡的客家人講的是四縣腔,也練就了他使用多種語言的能力。

老師「尊重生命」 變成環保守護者

潘忠政就讀師專期間,因曾經想當畫家,後兩年選擇美勞組。在追夢過程中,開始接觸存在主義、碰觸哲學,買了些新潮文庫的書籍腦補。由於尊崇史懷哲的理念,開始起步實踐「尊重生命」。

潘忠政與另一半程美玲保護觀塘藻礁及愛環保,同心協力也五味雜陳。(徐乃義/大紀元)

師專畢業後,潘忠政先在家鄉上湖國小教書,著迷於帶學生練排球;帶領的男生排球隊,曾拿下全縣冠軍。幾年後,他轉到桃園西門國小,帶出了一屆打過全國冠軍的小學女子排球隊。1983年,他對帶球隊感覺有些疲累,於是轉調觀音新坡國小,興起了隱居的打算。

千人愛心護藻礁。(桃園在地聯盟理事長潘忠政提供,傅世忠攝影)

不久,他便遇到學校護士程美玲,兩人不但結婚生子,程美玲更成為他從事環保的推手。本來住在與外界隔絕的學校宿舍,但因孩子成長過程的學習和交友需與社區交流互動,於是開啟了認識社區、了解觀音的歷程。

在西門國小任教期間,潘忠政認識了一位對黨外運動熱衷的家長;經由他的啟蒙,投入社會運動的欲望開始蠢蠢欲動。1991年加入民進黨,開始認真思索鄉土教育;1992年正是觀音沿海被「盜採砂石」、發生「垃圾大戰」最熾烈的時期,潘忠政投入家鄉的環保運動,並籌組「觀音文化工作陣」,發行「觀音人」社區雜誌,宣傳愛鄉護土理念,共發行129期;他在1993年籌組成立民進黨觀音鄉黨部。

2000年因生涯另有規劃,潘忠政退出觀音文化工作陣和社區雜誌的經營,直到2008年才再投入觀音最大溪流大堀溪的關懷活動,成立「大堀溪文化協會」,發行《江江水水大堀溪》社區雜誌。那年他57歲,想在有生之年認真守護這條觀音的母河,讓她恢復昔日姣好的面貌,讓她成為大人、小孩都可以親近的溪流。

成立桃園在地聯盟  開啟議會監督濫觴

大堀溪文化協會2011年碰到重大挑戰,適逢桃園推動桃園煉油廠遷廠,最後屬意觀塘工業區。潘忠政等人認為,觀音已經因為工業區遍布而四處汙染,這石化工業再來,一定會雪上加霜,於是糾集眾多志士投入「觀音不要煉油廠自救會」運動。由於煉油廠若來,隨著東北季風吹拂,南邊的新屋鄉也會是災區,這項抗爭遂成為兩鄉居民肩並肩共同奮戰的運動。

大潭藻礁SOS。(桃園在地聯盟理事長潘忠政提供,郭志榮攝影)

經過4個月的抗爭,成功遏阻煉油廠進駐。潘忠政說,當時投入的幾個團體,除了大堀溪文化協會之外,還有桃園教育產業工會、桃園群眾服務協會等團體;在之後延續的定期集會中,深感團結出擊比孤軍奮戰更有力量,於是著手成立桃園在地聯盟。

夜間觀塘藻礁巡禮的人潮。(桃園在地聯盟理事長潘忠政提供,孫文臨攝影)

2013年9月,桃園在地聯盟正式登記為社團,當時由桃園教育產業工會發起的「反航空城迫遷」運動已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聯盟夥伴發現許多重大議題如航空城、藻礁保育等都不受議會重視,覺得有必要了解議會運作,於是開啟議會監督之濫觴。

監督議會先從旁聽、寫報告開始。經過實際監督的資料,統計出2014年第一個會期的質詢率,獲得很大迴響,出席率高的議員獲得選民讚賞,出席率低的議員跳腳連連,兩位出席率抱鴨蛋的議員,在當年年底的地方選舉中全數落選,足見議會監督成果的影響力。嗣後,議會的質詢率不斷提升,到2017年已從最低的25%上升到接近80%,議員們再也不敢怠忽代議士政治的基本功課了。議會監督的另一項成果則是促成議事IVOD(網路多媒體隨選視訊系統)的實現,從2017年的第一會期開始,全國民眾皆可在網路上看到桃園市議員在議會質詢的表現,並可隨選隨看並追蹤歷史紀錄。

千人護藻礁活動 要求令三接停工

2012年搶救觀新藻礁,其實爭的是保護法規的規格,最後以劃設「野生動物保護區」做收。雖不滿意,但仍可以接受,這是因為受到法源保護後,海岸工程這種最可怕的傷害可以避免,這也正是目前投入搶救大潭藻礁屢屢深感痛徹心扉的關鍵。

搶救觀新藻礁時,他們已經知道桃園藻礁全長有27公里,到了2015年,新聞不斷報導觀塘是中油的三天然氣接收站場址後,才試著去了解。2014年底地方大選前,後來當選的桃園市長鄭文燦曾在8月14日發表希望桃園沿海藻礁都可以指定為暫定自然地景的言論,這讓聯盟把期待都寄望在鄭文燦身上,相信他可以兌現承諾,守護家鄉的珍貴地景和生態系。

到了2016年秋,潘忠政在市府農業局參與中央大學藻礁調查審查時,發現這項調查竟然沒有把大潭藻礁列入自然地景調查範圍,於是開啟了搶救大潭藻礁的檯面上行動。

大潭藻礁為什麼要保護?2016年7月桃園在地聯盟前往現勘,發現要填海造陸做儲槽和氣化區的G1區,當地的礁體完整,生態也不錯,尤其是和2014年亞東石化破壞的大堀溪口北岸相比,那真是鳳凰比麻雀。如果鄭文燦聲援後者,就沒有不守護前者的邏輯,可惜事與願違。

等到次年環評啟動前,農委會受總統諭令辦理現勘,接著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學者陳昭倫開始參與研究調查,從發現一級保育類動物柴山多杯孔珊瑚到確認此處「裸胸鯙」這種頂級性掠食動物的數量不少,證實這裡的生態豐富且穩定,守護的意志就越來越堅定。

由於大型藻礁在全球屬於少見,其生態系鮮少被作為研究調查對象,相關文獻貧乏,桃園藻礁因此顯得神秘而極富研究價值。東海大學藻類專家劉少倫博士的調查資料顯示,在大潭附近海域發現24種造礁藻類,有19種是新種,令人既驚又喜。劉少倫也闡述,藻礁具有「固碳」功能,是減緩地球暖化及氣候變遷的功臣,破壞藻礁無異是與下一代為敵。

2019年8月31日的千人護藻礁活動,正是因為大潭藻礁生態豐富,歷次聯盟辦理藻礁生態夜觀報名都秒殺,向隅者眾,所以透過夜觀活動呼籲民眾一起守護藻礁的行動,一呼四應,不到兩周內順利完成這次任務。

保護觀塘藻礁 五味雜陳

潘忠政說,珍貴的地景和生態系,法律訂有明文要保護,行政體系的官僚不敢違逆主官的意志,導致專業和責任皆被拋諸腦後。觀塘三接開發案讓他深深感覺藻礁就是照妖鏡,保育單位不保育、環保機關不把關、無良學者當門神、政治人物自毀誠信…這麼多不公不義的現象充斥著,但見開發案還是循著程序一路闖關揚長而去,徒留有心志士的錯愕感傷。

搶救大潭藻礁運動,實際上是在時而山窮水盡受挫抑鬱、時而柳暗花明振奮不已的反覆交織中進行著,在藻礁現場探勘、找尋生態,每次都是難忘的回憶,發現新的物種更是令人歡欣鼓舞。最高興的一刻是在2018年7月3日,當環評專案小組委員做出「退回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時,潘忠政等夥伴在現場一時難以相信,好久以後才由水資源保育聯盟的陳椒華老師提醒大家集合,感謝委員專業審查,並呼口號表達環境正義得以彰顯的欣慰。

相對來說,至今仍讓他痛苦得難以忘懷的一幕是看著有良知的環評委員發揮他們的專業,認真審查,在關鍵時刻不惜以退席抵制粗暴的黑手環評。最後,卻在2018年10月8日,從環保署4樓會議室傳來,這個開發案最終是被官派委員以顢頇的手段強暴專業而通過,在環保署門口看見一張張掩不住憤怒、失望、痛心的臉龐時的感慨,奮鬥幾年的心血被這樣糟蹋的冤屈,真讓潘忠政等人刻骨銘心!

環境資源被破壞 對子孫難交代

中華民國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台灣被稱為華人世界最民主的地方,而民主的實質是透過法治在彰顯。看到三接開發案是在不尊重專業又顢頇的過程中通過,思索背後的緣由就是財團治國。過去以為國民黨倒了,台灣自然會好,沒想到一向自詡「綠色執政,品質保證」的本土政黨,在此案的表現是如此離譜,讓潘忠政親身感知台灣的民主其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權者利用權勢還是可以用獨裁霸道的方式治理。公民的素養也有待提升,因為「有偉大的人民才有偉大的國家(政治家)」,否則有再多、再好的環境資源也會被破壞殆盡,這對後代子孫難以交代。

目前開發單位已經通過各項配合法令開工了,能做的行政訴訟已由律師團進行中,但行政訴訟就算打贏,可能因為曠日廢時導致開發也已完成,珍貴的藻礁已不復返了。在遲來的正義到來前,日前潘忠政等人就中央和地方保育機關保育不力相互推諉的部分向監察院陳情,期待監委明察秋毫給公道。10月8日並舉辦「小英總統救藻礁,你被矇蔽了!環評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周年紀念記者會」,就是繼續集結人民的力量、開記者會突顯行政缺失、利用總統大選做槓桿操作…潘忠政說,惟盡力而已,盡人事聽天命矣!◇

責任編輯:玉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