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小白龍現身太興鳳凰峽谷盤旋 「萬鷺朝鳳」如朝拜

美麗可愛的候鳥黃頭鷺在田間覓食。(蘇家弘提供)
人氣: 1443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9年10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芳如台灣嘉義報導)鳳凰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象徵着神聖、尊貴、吉祥的事物,如《埤雅》云︰「鳳,神鳥,俗呼鳥王。」

每年8月底至10月,黃頭鷺往南遷徙,途經嘉義縣梅山鄉太興村,群鳥編隊飛過山頭,最高峰單日有萬隻以上,居民稱當地的生毛樹溪為鳳凰穴,山形如鳳凰展翅,因此,每年黃頭鷺過境,順著氣流向上盤旋飛奔鳳凰山頭,壯觀景象。盤旋在鳳凰谷前,被稱為「萬鷺朝鳳」奇景。吸引遊客專程到太興賞鳥。

來自本美麗可愛的候鳥黃頭鷺。
美麗可愛的候鳥黃頭鷺。(林志強提供)
荒野保護協會嘉義分會解說員蘇家弘在草本傳奇拍攝黃頭鷺南飛畫面。
荒野保護協會嘉義分會解說員蘇家弘在草本傳奇拍攝黃頭鷺南飛畫面。(李芳如/大紀元)

來自日本美麗可愛的黃頭鷺來到太興,總是會在鳳凰谷盤旋一陣,有如「萬鷺朝鳳」般朝拜,荒野保護協會嘉義分會解說員蘇家弘,他選擇在太興草本傳奇拍攝黃頭鷺,他認為這是最佳賞鳥地點,他說,「前面這座山就是獅子山,旁邊就是鳳凰穴,倆邊像翅膀一樣,黃頭鷺一波一波的飛進來,視野非常好。鳳凰谷前有氣流,黃頭鷺慢慢的盤旋向上飛,有時會相互錯,有時又形成一條小白龍,有時會變化成各式各樣的隊形,非常有序又變化多端,像是百鳥對著鳳凰朝拜一樣,盤旋一陣之後,慢慢向上飛過山頭往南飛。」

蘇家弘也是林務局國家森林志工,他特別為民眾解說黃頭鷺南飛路徑與過程,他說,「黃頭鷺是從日本飛過來,冬天日本大部分都是冰天雪地,所以他們往南方遷移,台灣是他們遷移路線之一。黃頭鷺從基隆、三芝、貢寮、台北、桃園、苗栗、南投、雲林、樟湖、太興等地,一直往南飛最後一站是在恆春的龍鑾潭集結,經過巴士海峽,往菲律賓、越南的方向。」

他觀察黃頭鷺6年了,「太興是唯一黃頭鷺盤旋的地方,無論下雨天或晚上照飛不誤。」他說,「他們整個南飛路線非常困難,過程中他們會期待河流,溪谷、水庫,可以比較悠閒的休息,沒有人去干擾他們。」

「而且黃頭鷺是吃蟲的不吃魚喔,牠們也會在田間覓食,黃頭鷺又稱牛背鷺,常站在牛背上,早期耕牛翻耕農田時,會驚動植被的昆蟲、土壤蟲類,黃頭鷺便能取得食物,會看到跟在耕耘機後面覓食的畫面。」

喜愛生態環境的他說,「山水生態我們都很關心,用心去觀察,讓愛山、愛水、愛鳥、愛植物、愛自然、愛美景的民眾更有保育觀念,更能愛護他們。」

帝雉先生與帝雉阿勇的故事

蘇家弘也被民眾尊稱為帝雉先生,他說,「我已經研究9年帝雉,知道他們的習性,阿里山全部帝雉有120幾隻,帝雉列為世界近危鳥類,是台灣體形最大特有種鳥類,是千元台幣背面的重要圖案,在海拔逾2000公尺小笠原山、祝山、對高岳、大塔山及祝山林道旁,森鐵旁、水山巨木及生態館後方等,都有帝雉蹤跡。」

他詳細的介紹,「帝雉是我們國內保育類的國鳥,生長在2000公尺到3500公尺高海拔山區才看得到。黑長尾雉也是屬於高海拔的。低海拔叫環頸雉,也叫啼雞,台灣特有亞種,另外一種是中海拔500公尺到2500公尺可以看到的藍腹鷴,華麗的雞,台灣的特有種叫『華雞』,帝雉在2000公尺到3500公尺高海拔山區才看得到。前二種雉雞都是屬於保育類,非常珍貴。」

他娓娓道來與帝雉的相遇,「有一次帶家人到阿里山小笠原去觀賞帝雉,看到一隻帝雉帶著全家覓食,我觀察了2個多小時,覺得動物和人非常有緣分,台灣很少人這樣研究帝雉,非常有趣。」這時看到一隻帝雉腳斷掉了,心裏很不捨,心生善念,就想為他發聲,呼籲大家不要用捕獸器去傷害動物。用保育的觀念保護稀有瀕臨絕種動物。

他說,「在拍攝帝雉阿勇,牠右腳掌疑遭捕獸夾夾斷,仍積極求生。雖然幾年前右腳掌斷掉,但是阿勇仍不懼命運的挑戰,一跛一跛跳著覓食,認真的唱著歌兒,充分展現生命的力量,所以為牠取名叫『帝雉阿勇』。」

他說,阿勇今年9歲,五年前被捕獸器夾斷腳,為何叫他阿勇,「因為他的求生意志很堅強,遇見阿勇那天他一直在呼喚我,一直在啼叫,好像在跟我訴苦一樣,似乎他知道我是可以信任的,感覺他跟我好像很親近,能為他求援發聲。久而久之,互相變得很熟悉,有時在雪地裏待2個多小時,他就無聲的在旁邊默默的覓食陪伴著我拍攝,這種感受發自內心,感謝帝雉阿勇協助我拍攝,那中心有靈犀點通的感受,令我深深感動。心中不禁對著阿勇呼喊,『帝雉阿勇,加油!』」

他崇敬天地萬物,「每次拍大自然景觀我都會非常感謝,感恩天地萬物,將最自然純真的美景呈現在眼前,因為我們是大自然間的一個小分子,用這樣的方式與大眾溝通觀念,用最真誠與善來愛護動植物。」

他自覺與這些鳥類、動植物心有靈犀一點通,他說,「與這些動植物的接觸相當微妙,不是用語言可以形容的,但卻可以感受的到他們的訴求,他們也知道我可以為他們呼籲發聲,保護著他們。」

談起鳥類,他信手拈來如數家珍,他說,「冬天鰲鼓溼地會飛來一些候鳥、水鳥,而阿里山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可以看到帝雉、黃喉貂、山羌、台灣彌猴,以及阿里山的山鳥,如冠羽畫眉、青背山雀、煤山雀、松鴉(又名橿鳥)、星鴉等很多鳥類。」

他說,「有一種鳥叫『佛法僧目』鳥。金門留鳥『戴勝』是屬於『佛法僧目』鳥。」

為什麼叫「佛法僧目」鳥呢?他說,「在日本的平安時代,也就是中國的唐朝(公元800年左右),日本僧人在寺院後方的樹林中常聽到一種鳥,重複發出『布、頗、梭』的聲音,也就是日語『佛、法、僧』的讀音,於是就把這種鳥暱稱『佛法僧』,所以也叫『三寶鳥』。」

台灣地處東亞候鳥遷徙路徑,又有各種多樣的適宜棲地,成為候鳥南遷北返的最佳中途驛站。他說,「在東石鰲鼓濕地,拍攝到蒼鷺展翅曬太陽及理毛的畫面,外型像這隻蒼鷺在童子拜觀音呢。」

蘇家弘跑遍各地,拍攝美景、鳥類、自然生態等等珍貴畫面,他把拍攝的各種鳥類珍貴畫面與喜愛鳥類的同好網友分享。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