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 評「雪梨臺灣影展」首影片《蚵豐村》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9年10月15日訊】創立於2018年的雪梨—台灣影展,以傳播台灣電影之美,連結在澳華人網絡為成立宗旨。今年的開幕影片《蚵豐村》,就是典型的富有台灣風味的文藝作品。

影片講述台灣南部嘉義的沿海漁村,一群世代以養蚵為生的蚵農的生活。地層下陷、年輕一輩外出打工等自然環境變化和外來文明給古老的傳統信仰帶來雙重衝擊。這其中,父子兩代人的糾葛、昔日好友的關係……無不隨之變化。

片中展現出大量的台灣民俗:村人遇有大事便求神問卜、「死亡船」的祭典、安放在沙灘上的濟公神像…… 然而,正如節目冊中所說:「透過台灣民間信仰與習俗,刻畫出小鎮上人們壓抑的價值觀」,形式的保留並不能遮掩內涵的流失:神像早已置身於一堆塑料垃圾中;「先敬羅衣後敬人」的世風,連偏遠的漁村也不能免俗……

影片開頭,北漂的主人公返鄉,在妹妹的婚禮上誇口吹牛。對映片尾歷經浮沈後聽到好友在電話裡的說詞,笑中帶淚,人生的輪回和大時代的滄桑盡顯眼底。背景音樂不時出現的嗩吶聲,悠長淒厲,彷彿海鳥的嘶鳴。不同於「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的哀愁,那聲音中卻滲透出一種歷史的辛酸。配上一望無際的海景,愈感蒼涼。這種近乎殘酷的人生真態,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調,也令我想到另一部同樣以海為背景的經典影片:《海邊的曼徹斯特》。

首映後,導演林龍吟親臨放映現場回答嘉賓問題。被問及創作初衷時。林龍吟談到自己也曾看過許多描繪北漂族生活的電影,這些故事大多是以主角衣錦還鄉、成功改善家鄉落後條件為結尾的喜劇。然而,他眼中的真實生活往往並非如此:北漂一族也有自己的磨難、痛苦和波折。

林導坦言自己受賈樟柯《三峽好人》等作品的影響比較多。《蚵豐村》的劇本只寫了兩個月,但挑演員卻很下工夫:與試鏡相比,他更注重演員是否對片子有同感。三位主角一位是話劇演員,一位是電影演員,還有一位原是廣告片演員,背景各不相同,都是他一一用台語與其交流,最後敲定下來的。因為台灣沿海和內地方言相差不小,各位主演還花了許多時間學習村民口音。

筆者生長於中共治下的中國大陸,自來對中華民國道統所在的寶島有一種天然生發的「台灣鄉愁」。然而看完本片,又聯想到近期台北凱道集結反紅媒的報導,不禁感嘆:紅塵深重,哪裡又有淨土?在共產紅魔和現代變異文化的侵蝕下,傳統的文化、信仰和習俗是不是也僅剩了一幅空殼?即如片中主人公坐觀海景的畫面:遊子返鄉,卻無返鄉之喜。或許,那寄居數十年的土地也並非生命真正的來處?獨坐海天一隅,望彼正色蒼蒼,觀者心頭也不禁隨之湧起道人的悠嘆: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文:李昭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