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勃朗的內心世界 作品歷久不衰的原因

文/ 懷特(J.H. White) 編譯/紀安娜

倫勃朗1632年作品《綁架歐羅巴》The abduction of Europa,被描述為巴洛克繪畫「黃金時代」的典範。(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082
【字號】    
   標籤: tags: , , ,

幾年前,我撰寫一位英國王室肖像畫家時,提到這位畫家說他靈感的來源大多來自17世紀荷蘭的藝術大師倫勃朗‧范‧里恩(台譯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1606年7月15日—1669年10月4日)。

大都會博物館德魯‧海因茨(Drue Heinz)策展人、負責繪畫和版畫部門的納丁‧奧倫斯坦(Nadine Orenstein)說:「很多藝術家都在向這位大師學習。」

我不是畫家,只是一個古典藝術的愛慕者,我非常希望能知道為什麼今日世界上最好的畫家仍不斷地從倫勃朗的畫作中得到靈感與啟發。於是我參觀了大都會博物館的展覽「讚頌繪畫:荷蘭大師的作品」(In Praise of Painting: Dutch Masterpieces),展覽持續到2020年10月4日。可以說,這是我第一次實地觀賞倫勃朗的繪畫。

倫勃朗1633年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風暴》。1990年在伊莎貝拉·斯圖爾特·加德納博物館(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被偷竊。(公有領域)

亞里士多德與荷馬的半身像

展覽以倫勃朗的畫作《亞里士多德與荷馬的半身像》開始,大都會博物館展覽策展人暨歐洲繪畫系助理策展人亞當‧埃克(Adam Eaker)在電話採訪中說:「這是博物館真正的鎮館作品之一。」博物館於1961年在拍賣會上購得後,第一次展出即破紀錄地吸引成千上萬的人前來觀賞。

「這是倫勃朗的傑作——身材高大的亞里士多德,卻帶有一種暗示的氛圍」,埃克說,「這是一個男人陷入沉思的場景。」

畫作中,公元前四世紀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一隻手放在詩人荷馬的半身像上,其若有所思又帶著關愛的眼神就像是在輕撫年邁的父母般。繪畫表現亞里士多德正處於成功的盛名之中,從他身上配戴著他的學生亞歷山大大帝贈與的金色鏈條可見一斑。

在亞里士多德之前的幾個世紀,荷馬憑藉其作品《伊利亞特》(Iliad)和《奧德賽》(Odyssey)獲得了文學上不朽的地位。也許,倫勃朗想暗示亞里士多德正在向他的前輩尋求智慧,以洞察自己的人生。

埃克說:「倫勃朗也向我們展示了陷於名利之中的大人物,其內心世界有著許多的疑問甚至是自我懷疑。」

「我們不清楚倫勃朗真正的想法。也許亞里士多德在拿自己對文化的影響力跟荷馬做比較;也許亞里士多德想知道他是否給這個世界及他的學生亞歷山大大帝留下了正確的指導與方向;又或者他想知道這些外在的榮譽究竟有沒有意義。我可以想像,倫勃朗本人也在思考這些關於自己要留給後人什麼的問題。」

畫作清楚地說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藝術不僅僅是描繪主題,還要能表達那些看不見的內涵——藝術創造者、藝術家本人的思維情感。

「我總認為倫勃朗畫中的人物與倫勃朗息息相關,與其筆法、技藝、藝術家的眼光有關。」埃克如是說。

倫勃朗1653年作品《亞里士多德與荷馬的半身像》,藏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公有領域)

畫出缺陷

特別的是,倫勃朗在作品中不僅展示了他的繪畫技巧,還傳達了他內在的氣質:他的個性、想法、關心的事以及風格。

17世紀是荷蘭繪畫史的黃金時代,而倫勃朗至今仍是其中主要的代表人物,因為他打破了當時的藝術主流。展覽的主題「讚頌繪畫」來自1641年荷蘭畫家飛利浦‧安吉爾(Philips Angel)慶祝荷蘭錯覺繪畫的一次公開演講。

本次展覽中,一幅瑪格麗塔‧哈弗曼(Margareta Haverman)的作品《花瓶》的繪畫風格是埃克最喜歡的畫作之一,「您可以在花上看到露珠,看到小螞蟻,越看越多細節。」

瑪格麗塔‧哈弗曼(Margareta Haverman)1716年作品《花瓶》,藏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公有領域)

這種高度細膩、流暢、理想的線條創造了一種錯覺。倫勃朗不喜歡這種風格,他作畫使用了更大、更醒目的筆觸。[譯者按,「巴洛克藝術」時期有一種會造成「視覺錯覺」效果的「錯覺主義繪畫」(illusionistic painting),這種畫法具有「深度透視」的寫實細節,讓觀者有「看穿」(looking through)的錯覺。]

當時的荷蘭是一個貿易國,包括倫勃朗在內的藝術家都受到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因為那個時期的原始作品或複製品確實向北發展到荷蘭。例如,從倫勃朗模仿拉斐爾(Raphael)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文藝復興的元素。

但是倫勃朗也打破了文藝復興時期強調理想主義的畫法,他把看到的不完美,包括他自己也畫出來了。由於沒有肖像畫上人物的照片做比較,無法判斷倫勃朗是否是寫實派畫家,但至少看來寫實是他的意圖。

倫勃朗的自畫像充滿他批判、寫實的視角,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埃克說,倫勃朗「幾乎以雕塑的程度作畫。他在描繪自己臉上衰老的跡象毫不留情。您能看見他眼下厚重的眼袋、皺紋和灰白的捲髮。」

這張倫勃朗自畫像有更深層的含義。倫勃朗嚮往真誠,不怕暴露自己的缺點。他以油彩和畫筆為工具尋求普世的真理,也許這就是倫勃朗的繪畫至今天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倫勃朗1660年自畫像,藏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公有領域)

倫勃朗藉由親眼所見捕捉人性,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當看到我們自己的好與壞時,我們有了成長的空間。根本上來說,倫勃朗的作品,無論是藉由畫中的人物或大師本人都可以成為今天的我們內心成長的媒介。

作者簡介:

懷特(J.H. White)是藝術、文化和男性時尚專欄作家,目前居住在紐約。

原文Rembrandt’s Inner Life: Alive at The Met 刊登於英文大紀元。#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年是偉大的荷蘭畫家倫勃朗(Rembrandt Van Rijn;又譯林布蘭或林布蘭特,1606年7月15日 — 1660年10月4日)的誕生400年的紀念年。在全世界的美術館裏舉辦了不下54個他的畫展。從阿姆斯特丹的王家美術館到柏林的版畫收藏館,從卡塞爾的大師畫廊到布拉格的藝術博物館。另外,據荷蘭一家電視臺的電視調查顯示,倫勃朗被評爲《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荷蘭人》,可見荷蘭人對這位畫家是多麼引以為傲。

  • 1606年7月15日,一個男孩在荷蘭小城萊頓一個家境富裕的磨坊主家哇哇墜地。男孩的父母有心讓兒子受到高等教育,從小就把他送進了一梭拉丁語學校。在他14歲生日那天,望子成龍的父母就為他在家鄉著名的萊頓大學注了冊,並爽快的交付了學費。未曾想,這個男孩並沒有如父母所願成為商人,而卻靠著他的畫筆,成就了「一代畫聖」的盛名。他,就是被荷蘭人引以為驕傲,人稱「光線對比大師」的畫家倫勃朗……
  • 許多造訪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Rijksmuseum)的旅遊者,匆匆而來就是為了要一睹藝術大師倫勃朗代表作之一《夜巡》的真容。這幅畫不但是17世紀荷蘭繪畫藝術大師倫勃朗(Rembrandt Harmensz van Rijn,1606~1669)最輝煌的作品之一,也是這位元元荷蘭繪畫黃全時代最具象徵性的藝術家從平步青雲到窮愁潦倒的轉捩點。
  • 【大紀元2011年09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浣原北卡報導)美國有史以來收藏品數量最大的倫勃朗畫作將於十月下旬亮相北卡羅萊納州藝術博物館,其中包括30多幅荷蘭大師倫勃朗的親筆畫作。這些作品租自私人的收藏和20多個藝術博物館。
  • (大紀元記者陳熙暖荷蘭報導)荷蘭黃金時代最具造就的畫家倫勃朗的畫作《克勞迪厄斯平民的共謀》,近日返回其故土荷蘭, 3月21日在阿姆斯特丹皇家博物館再次面世展出。
  • (大紀元記者曹鶯飛倫敦報導) 英國國家美術館於10月15日開始的「倫勃朗:晚期佳作」(Rembrandt: The Late Works)的大型個展正在進行中,並將持續到2015年1月18日。
  • (大紀元記者安琪荷蘭報導)荷蘭文化大臣博斯馬克(Jet Bussemaker)在9月30日給議會的書面信中稱,荷蘭和法國已達成協議,雙方將共同擁有倫勃朗的一對婚禮人像畫。
  • 一幅在地下室的老舊油畫,竟然是專家找尋已久的繪畫大師倫勃朗的最早期作品之一。這幅小畫拍出百萬美元高價,讓拍賣行主人都大跌眼鏡!
  • 倫勃朗(Rembrandt van Rijn),《伯莎撒的盛宴》(Belshazzar's Feast),1635—1638年作,布面油畫,66 × 82英寸,倫敦國家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開宴時,空中顯出指頭,在牆上寫了一行字。國王召來巫師、觀兆者,無人能破解。最終解讀出這句話的,是一位德行高尚又有靈性的猶大青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