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傳】大明科技奇才 錯位的王族世子

作者:杜若
巴赫(1685年—1750年)製造出第一架鋼琴,其理論依據就是來自明朝王子朱載堉的十二平均律。(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011
【字號】    
   標籤: tags: , ,

朱載堉,明朝王族世子。他擁有高貴顯赫的身分,而人生有著迥然錯位的安排。在鋼琴還沒有誕生的年代,他創出十二平均律。巴赫(1685年—1750年)製造出第一架鋼琴,其理論依據就是來自明朝王子朱載堉的十二平均律。他明明是金枝玉葉,卻自稱是道人。在中國,他被尊稱為「端靖世子」,稱他是皇室奇才;在西方,他被稱為「東方藝術百科全書式的人物」,被譽為「東方文藝復興式的聖人」。

朱載堉(1536年-1611年),字伯勤,號句曲山人。明朝宗室鄭恭王朱厚烷的嫡長子,朱元璋的九世孫。他的命運變換還得從皇室宗親的一樁恩怨說起。

鄭王世子 走出皇室恩怨漩渦

明仁宗長子朱瞻基繼承皇位後,是為明宣宗。朱瞻基的弟弟朱瞻埈被封為「鄭王」,明朝第一代鄭王。「鄭」是封地稱號,鄭王王府在河南鳳翔府。

第二代鄭簡王朱祁鍈(1431年-1495年)有十個兒子,其中嫡長子朱見滋(鄭僖王),次子早么,三子朱見濍(恭懿王),四子朱見灨(端惠王)。朱見濍的母親受到鄭簡王寵幸,謀劃著為朱見濍奪嫡,但並沒有成功。朱見濍盜走了世子冊命金冊,鄭簡王要他歸還,但他埋怨父親,從此不再朝見父親。因朱見濍言行日益惡劣,鄭簡王上奏明憲宗,革除朱見濍爵位,廢其為庶人。

鄭簡王的嫡長子朱見滋的長子朱祐枔(鄭康王)去世後,因其沒有子嗣,按照順序應由三子見濍之子朱祐橏繼承鄭王爵位。因朱見濍有罪,已被廢為庶人,所以朝廷改立四子端惠王之子朱祐檡為鄭王,是為第四代鄭王。

嘉靖六年(1527年),朱祐檡的嫡出第四子朱厚烷襲封鄭王爵,是為第五代鄭王。嘉靖二十七年七月,鄭王朱厚烷上書,懇請嘉靖皇帝(1507年-1567年)修德講學,並進獻了《居敬》、《窮理》、《克己》、《存誠》四箴,《演連珠》十章,同時對嘉靖皇帝沉迷方術、大興土木,荒殆政事,提出規諫。由於言語懇切素直,引起嘉靖帝大怒,將他的使者關進了大獄。

嘉靖二十九年,朱見濍之子朱祐橏要求恢復郡王爵位,怨恨鄭王朱厚烷不為他上奏,於是趁著嘉靖帝大怒之際,上疏列出朱厚烷四十條罪行,誣告他叛逆大罪。後經聆訊,得知朱厚烷並沒有叛逆行為。但嘉靖皇帝認為朱厚烷在鄭國驕傲無禮,大逆不道。於是削了他的王爵,貶為庶人,將其禁錮在鳳陽。

當時,世子朱載堉年僅十五歲。朱載堉雖身為王族,卻勤奮好學,並且很有孝行。他見父王無罪被關押,於是在宮門外建了一座簡陋的土屋,守著被囚的父王,就這樣在席槁上獨處了十九年。這段時間,朱載堉身穿布衣,吃著簡單的蔬食。他發奮讀書,研究樂律、曆算等學問,並撰寫了許多學術著作。隆慶元年,朱厚烷冤案平反,朝廷還賜其王爵,朱載堉也恢復王子身分,名正言順地回到宮裡。

萬曆十九年,第五代鄭王朱厚烷薨逝。或許朱載堉因年輕時的經歷,使他希望終身遠離宮廷名利場。他身為世子,完全有資歷繼承王爵,然而他屢次上疏,懇請朝廷除去他的爵位。

禮部大臣經過討論,最後決議:「雖然朱載堉謙遜,屢次辭讓,然而朱載堉這一支繼承鄭王爵位已有三世,沒有更換之理,應以朱載堉之子朱翊錫襲王爵。」朱載堉依然上奏辭爵,最後朝廷以朱見濍之孫、朱祐橏之子朱厚煒繼承鄭王爵位,而令朱載堉和他的兒子朱翊錫以世子、世孫的祿位終其一身,並仍封他的子孫為東垣王。載堉辭爵後,以王族世子的身分,從事著和王族身分錯位的科學研究,過著純粹的學者生活。

他潛心著述,比如《算學新說》、《嘉量算經》、《律曆融通》、《律學新說》、《圓方句股圖解》、《律呂質疑辨惑》等,尋常人沒那麼大的學問,根本看不懂這些。萬曆二十三年,載堉又進獻曆算歲差之法,及所著《樂律書》,考辨非常詳確。

朱載堉《樂律全書》。(公有領域)

朱載堉去世後,諡號端靖,所以世人稱他為端靖世子。

十二平均律 享譽世界的成就

這位明朝王子身在王族,心在曆算王國,運籌帷幄。他潛心研究,留下許多創制與發明,至今享譽中西方世界,其中之一便是「十二平均律」。

在中國古代,如何能實現樂曲演奏中旋宮轉調,歷朝歷代不少學者都在進行研究。朱載堉經過潛心研究,徹底解決了這一問題。

朱載堉的父王朱厚烷精通音​​律,他明確提出傳統的三分損益法不可取。他曾說:「仲呂順生黃鍾,返本還元;黃鍾逆生仲呂,循環無端。實無往而不返之理。笙琴互證,則知三分損益之法非精義也。」令載堉沉思多年,豁然大悟。

通過精密複雜的計算,朱載堉發現了十二平均律等比數列規律,稱其為密率。他用這種方法確定各律相應弦長,證明了勻律音階的音程可以取「根號2開12次方」的參數(即十二平均律),滿足音樂演奏中旋宮轉調的要求。他在《律學新說》卷一中,概述了十二平均律的計算方法:「創立新法:置一尺為實,以密率除之,凡十二遍」。根據他的開立方算法,能精確到小數點後25位數字,將八度音等分為十二律。鋼琴一個八度是七個白鍵和五個黑鍵,這十二音體現了十二平均律。簡而言之,把兩個do之間的音程平分十二份,每份是一個半音。這不是憑空哼唱出來的,而是在橫跨81位的算盤上算出來的。每個音的頻率為前一個音的「根號2開12次方」,即1.059463094359295倍。

在《律呂精義·內篇》卷一中,他詳細介紹了十二平均律的算法以及所得數據,「蓋十二律黃鍾為始,應鍾為終,終而復始,循環無端,此自然真理,猶貞後元生,坤盡復來也。是故各律皆以黃鍾正數十寸乘之為實,皆以應鍾倍數十寸○五分九厘四毫六絲三忽○九纖四三五九二九五二六四五六一八二五(即1.059463094359295264561825)為法除之,即得其次律也。」

據說「十二平均律」傳到西方後,巴赫(1685年—1750年)根據這一理論,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架鋼琴。十二平均律,後來還成為現代國際音樂中通用的十二平均律。現代樂器製造,其定音均在十二平均律基礎上完成。

有學者認為:「十二平均律不是一個單項的科研成果,而是涉及古代計量科學、數學、物理學中的音樂聲學,縱貫中國樂律學史,旁及天文曆算並密切相關於音樂藝術實踐的、博大精深的成果。」

德國物理學家赫爾姆霍茨曾說:「在中國人中,據說有一個王子叫載堉的,他在舊派音樂家的大反對中,倡導七聲音階。把八度分成十二個半音以及變調的方法,也是這個有天才和技巧的國家發明的。」

他的科學成就不止是這些。他還精確地計算出回歸年的長度和水銀的比重,精確地計算出北京的地理位置與地磁偏角(北緯39°56′,東經116°20′),成為中國史上第一人。

他在橫跨81位的大算盤上進行開平方、開立方計算,得出了求解等比數列,以開立方算出了十二平均律參數。他提出了「異徑管說」,並進行設計並製造出弦準(定音樂器)和律管。

在舞蹈學上,他繪製了詳細的舞蹈動作,作成系列舞譜,如《靈星小舞譜》、《六代小舞譜》等,由此創立了「舞學」。

朱載堉《律呂精義》《古人舞譜舂牘圖》之舞步。(公有領域)

朱載堉在一生的研究中,涉及到音樂、天文、曆法、數學、舞蹈等領域,並撰寫了豐碩的著作,如《樂律全書》四十卷、《嘉量算經》三卷、《律曆融通》四卷、《音義》一卷、《萬年曆》一卷、《萬年曆備考》二卷、《曆學新說》二卷等,稱其為大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一點也不為過。

參考資料:《明史·藝文志》《明史·卷119》《律呂精義》@#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漢帝國不僅盛行輕盈飄逸的長袖折腰舞,還盛行持兵器舞和持樂器舞。通常持兵器舞中所持兵器有劍、刀、棍、斧、盾牌。
  • 宰相宋璟的孫子宋沇對音律學很有造詣,唐德宗貞元年間,宋沇進獻樂書二卷,唐德宗讀後十分讚賞,又得知宋沇即是宋璟的孫子,於是詔見宋沇進宮。德宗與宋沇兩人對面而坐,談論音律談得非常高興。
  • 君子乘車的時候,能聽到車上的鑾鈴、和鈴的聲音,步行的時候,應聽到身上玉珮奏鳴的聲音,這樣一切邪念就不會進入君子的心中了。
  • 明朝《永樂大典》記載了《帝師問答歌》,也稱《燒餅歌》,是大明軍師劉伯溫向朱元璋講的後世預言。劉伯溫說,末法時期真佛不在寺院中,濟世救人的彌勒佛掌握著「元頭教」,意思是掌握著萬法的源頭,一切的根本。未來佛(彌勒佛)下世傳法時,屆時萬法歸宗。劉伯溫的預言和朱載堉的繪畫表現的內涵,不謀而合。
  • 本章「最孔門言禮之精義」。中國古代,禮是區別尊卑貴賤的,不同的人採用的禮節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強調差別,則易離心離德;而且,禮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維持秩序──一種和諧、太平的狀態。儒家的禮治觀,是讓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處。換句話說,「別」是禮的手段,目的還在於「和」。有子講「禮之用,和為貴」,含義豐富,直指核心。
  • 地球的「成長史」竟然是這樣的?!科學家終於承認,史前大洪水真實存在,難道《聖經》中記載的是真的?
  • 焚香靜心,佛圖澄和尚竟然還可以用香來救人……真的假的,琴技高超空中竟然飄香?
  • 孝悌是孔門教人的起點。《孝經》講,「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簡單的說,最基本的孝,是贍養父母,「朝夕色養」,做子女的要愛護自己、修養品格,否則「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進一步,有條件、有機會的,子女做一番事業,為國為民效力,光宗耀祖。最高的,子女能立身行道,成聖成賢,父母也因此享大福分。
  • 金絲桃的這個花語浮現眼前的是這樣的畫面:一邊毫無保留綻放煙花般的絢麗光華,一邊發出防禦的警訊威懾──非誠勿擾!邪祟勿近!別看我如此纖柔嬌美,但我是味微苦、有小毒的,要是欺人太甚,將承受我報復的後果。
  • 為什麼「夫子溫、良、恭、儉、讓」就能得之?這裡援引一段張居正教小皇帝的話,有這五者德容之盛,感動於人,所以各國的君,自然敬之而不忽,信之而不疑。都把他國中的政事,可因可革的,來訪問於夫子,故夫子因而聞之耳。」也就是說,孔子之聞政,是因為其德行的感召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