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幸福隨筆

作者:方靜

變得幸福,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你需要練習,以更好的掌握。(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246
【字號】    
   標籤: tags: ,

幸福是甚麼?為甚麼一定要幸福?這是連蘇格拉底也回答不了的大哉問。不過,普遍的一種銓釋,相信多數人應該都能夠接受,那就是─持續時間較長的心靈的滿足。

藉此對照,那麼,無疑的,父親正處在幸福之中。妹妹為老人家準備一支鋁製輕巧的枴杖,讓他外出行走、活動有所輔助。沒想到,父親心血來潮,將早年自製的不鏽鋼葫蘆墜子繫在枴杖上。看他再三把玩、愛不釋手的樣子,不難理解這是得意之作,他很滿意那精湛的工藝。

不料,母親見狀,卻當頭澆了一盆冷水說道:「枴杖以輕巧為要,裝上那麼重的東西,反倒成了累贅,趕快拆掉!」誰知,父親認為自有道理、不容他人置喙;因此一言不合、大起爭執。原本,我袖手旁觀、不介入;然而,矛盾愈演愈烈,只好出面緩頰,讓雙方都有台階下。

幸福到底是甚麼?是一種需求、感覺的滿足吧!放眼周遭,不難看到幸福的樣貌,它們不一而足、多采多姿。

巷子口那位數度中風、跌倒的老先生,每日早晚各一回,推著輪椅在巷弄間持續的練習走路,一天一天有所進展,誰都可以在他的眼裡看到-那是幸福!

鄰居大嫂,是外婆也兼褓姆照顧小孫子。當她訴說孩子那些聰明伶俐的對話、手腳敏捷的奔跑時的歡喜,臉上堆滿了笑容,沒有人有異議-那是幸福。

巷子底那個靦腆、和善的年輕人,平日沉默寡言、深居簡出,難得和左鄰右舍打照面。偶爾騎機車載女友過路,揮手致意後雙雙離去-那也是幸福。

由是觀之,每一個人對幸福,有各自的答案;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也會有不同的答案。大致來說,幸福是一種感覺,其間各有巧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遺憾的是:我們常常身在幸福之中,卻不自知;直到失去,才恍然明白。因此,別忘記智者語重心長的提醒:「變得幸福,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你需要練習,以更好的掌握。」@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竹一蘭一石,有節有香有骨,滿堂皆君子之風,萬古對青蒼翠色。有蘭有竹有石,有節有香有骨,任他逆風嚴霜,自有春風消息。」這是清代鄭板橋寫的一首詠竹蘭石品格的題畫詩……
  • 或許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將周瑜與「心胸狹窄」、「嫉賢妒能」聯繫在一起,但歷史的真實卻與之相反。(公有領域/大紀元製圖)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宋代大文學家蘇軾這首氣勢磅礡的詞作中提到的「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周郎正是三國時的風雲人物之一:江東孫權的大將周瑜,周公瑾。
  • 「尋夢?撐一隻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 敦煌10世紀彩繪經卷《地獄十王經》
    關於陰間的記載,在中國的古代神話和道教典籍都有。被廣泛接受的暗物質理論認為,宇宙中有大量看不見摸不著但又實際存在的物質,所謂陰間,可能就是一種暗物質組成的世界吧。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智旭,著有《見聞錄》,記錄了他耳聞目睹之見聞隨筆。裡面有個故事,讀來很有意味。楚地有個書生,心地非常正直。趕上冥府第七大殿缺人,玉皇大帝就下令他暫時代理主持工作。
  • 北平的菊花鍋子,以當時八大飯莊的「同和堂」做的最有名。據說總是點好酒精後才端上來,高湯一滾之後,茶房把料下鍋,再放菊花瓣,蓋上鍋一燜,立刻撤下去分成小碗給客人,因為幾味配菜都很嫩,怕客人操作,吃到的東西太老。
  • 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皆有不少官吏。為官者,除了要敬畏天地、秉承聖人教誨修身、修心外,自然也還有一定的做官基本守則,即官箴。1975年在湖北省雲夢縣出土的秦代竹簡中,就有官箴文獻《為吏之道》,讓我們得以一窺先秦時期對吏治的重視和對官員的具體要求。
  • 岳飛寫這篇文章時,年僅25歲,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軍官,但位卑未敢忘憂國,在文章中,他縱論國家大事,顯示出對時局有較全面深入的了解。尤其可貴的是他敢於仗義直言,指斥權貴,正如古人云「忠肝義膽,流溢行間」。
  • 看過梨花之花,東風也懶洋了。且莫傷春,再看一場杜鵑花壓軸的濃濃春色吧!「望帝春心託杜鵑」傳什麼故事?杜鵑花傳仙聞,可聽過潤州鶴林寺重九放花?詩仙李白吟「杜鵑花開春已闌」,詩中傳什麼真意?
  • 擁有符合志業的職位,就能把時間花在有意義的活動上,對人生整體的觀感也會跟著改善,能這樣再好不過了。其實,追隨志業的人也沒其他選擇。志業就是受到無可抗拒的召喚,去從事一項特別的任務(政治的、科學的……)。讓人覺得人生無法有其他可能性。
  • 南宋丞相史浩在沒及第之前,家境極為清貧。有一年的除夕,他做了一夢,得到許多金銀寶物。後來,他一生中先後得到的賞賜,恰好是夢中得到賞賜的數目一樣,不多也不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