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眸】承製御藥200年 同仁堂夢斷誰手(上)

文/宗家秀
北京同仁堂,這家中國老店於1669年開張至今 。(STR/AFP/Getty Images 2006-11-1)
font print 人氣: 5380
【字號】    
   標籤: tags: , ,

北京同仁堂,前身是樂家老鋪,由康熙八年(1669年)間太醫院吏目樂顯揚開創「同仁」堂號而得名,至1954年近300年間,同仁堂品牌堂號、資產及配藥祕方均為樂氏家族持有,祖遺代傳。1723年雍正元年,開始供奉御藥,歷經八代皇帝,歷時188年,獲皇權特封,書寫了同仁堂老字號的輝煌歷史。

1954年同仁堂第13代傳人樂松生「主動」請求公私合營,以年定息6.16萬元(舊幣)的收益交出了金字招牌的樂家同仁堂,自此,同仁堂不再姓樂。1968年4月,樂松生一家三口命隕文革。

樂家鈴醫

樂氏宗譜上記載的樂姓祖籍為浙江寧波府的慈水鎮,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昭宗光化年間,大司寇樂仁厚及弟太醫令樂仁規不滿朱溫亂朝,棄官歸隱,後移居到寧波,至清初共31世宗譜。其中,第26世樂良才隨明成祖永樂大帝朱棣遷都,也搬到北京。

樂良才在寧波時就是一位手搖串鈴穿街走巷賣藥的鈴醫,周遊四方、負笈行醫,為當時小有名氣的走方郎中,針、藥獨特,臨床經驗非常豐富。進入京城後,樂良才又自學中醫理論與名家著述,並結合行醫所得,將自己的醫藥知識與經驗代代相傳,直至樂家來京第4世樂顯揚。

為康熙診脈

樂顯揚號尊育,秉性淳樸。受家族影響,樂顯揚自小博覽醫書,刻苦鑽研,善辯藥材,對中醫脈診醫藥深有造詣。康熙四年,樂顯揚因救治一位進士而被推薦到太醫院做吏目,即管醫事文書、雜務的醫官。此後,更是收集了大量宮廷祕方、民間古方。

民間相傳,樂顯揚和康熙大帝之間還有一段善緣。康熙八年春,勤政愛民的少年天子率領眾臣在京畿一帶巡查,不料寒流襲擊京城,康熙帝回宮後病臥龍床。御醫給小皇上開了劑「荊蘇薑茶紅糖飲」醫治風寒。服飲後,康熙仍覺身體不適。

青少年時期的康熙皇帝。圖為《康熙帝便裝寫字像》。(公有領域)

於是,太醫令命樂吏目為康熙診斷。養心殿內,面帶倦容的康熙皇帝眉宇間仍顯露出一種英氣。樂顯揚聚精會神地給皇帝按脈,感冒已基本痊癒,只是脈象很衝,似有愁事。

「皇上的風寒已基本痊癒,不必擔心。依吏目看來,是心有所憂,故致疲倦。」樂顯揚的直言相奏讓一旁的太醫令汗流滿面,擔心頂撞了皇上。

康熙皇帝看了看樂顯揚,平和地問:「朕需用藥嗎?」「回皇上,不必用藥,只要心思能解,精神自然高昂。」樂顯揚仍直言不諱。

第二天,樂吏目得到了康熙一百兩銀子的賞賜。皇上對他的忠言直諫心有感觸,加以褒賞,原來跟隨巡查的鰲拜專橫跋扈,康熙帝的憂慮,被醫術高明的樂吏目號脈號出來了。

創「同仁」堂名 載譽三百年

身為醫官,樂顯揚經常隨朝廷賑災救死扶傷,了解民間疾苦後他認為:「濟世養生,惟醫藥為最。」康熙八年,他決定創辦同仁醫室,濟世天下。

樂家鈴醫祖上根據北宋名醫王惟一著《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傳下來一尊刻有針灸穴位的銅人,樂顯揚用其諧音,命堂號「同仁」,並說:「吾喜其公而雅,須志之。」

樂顯揚命堂號「同仁」。圖為北京大柵欄同仁堂總店的招牌,為清皇室後裔愛新覺羅‧啟功所題。(Gisling/Wikimedia Commons)

樂顯揚推崇古方藥研製,因而有言曰:「古方無不效之理,因修合未工,品味不正,故不能應症耳。」他要求同仁藥室必求道地藥材、謹遵炮製之規,故同仁藥效頗佳,名聲大振。

樂顯揚過世後,其三子樂鳳鳴恪守父訓,接續祖業。康熙四十一年(1702),樂鳳鳴在北京大柵欄路南開設同仁堂藥鋪,並於1706年匯集《樂氏世代祖傳丸散膏丹下料配方》,收集配方362首。書中序言提出「遵肘後,辨地產,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工藝規範,成為同仁堂名號載譽幾百年的至理名言。

工藝規範說起來只是一句話,做起來可全憑功夫。比如鎮咳止痰的「半夏」,因藥材有一定的毒性,同仁藥鋪的傳統做法是:將生半夏先後用清水、石灰水、再次以清水、皮硝和明礬水分別浸泡7天,共28天。晾乾後與五味子、甘草熬成的汁液還有宮桂、砂仁等研製的藥粉同缸浸泡,每天要倒一次缸,共浸倒26天。再隔天倒一次缸,共浸35天,晾乾後才算完成。而傳統的同仁堂名藥烏雞白鳳丸,其工藝則更令人驚歎了。

乾隆四十九年(1784),琉球王國醫藥學家吳繼志曾點名請益同仁堂藥師。同治十二年(1873)楊靜亭著《都門纂》,光緒十六年(1890)李虹著《朝市叢載》均記載同仁堂製藥於大柵欄路南,貨真價實。

供奉御藥 皇權特封

同仁堂因其配藥嚴格和顯著療效,1723年被皇帝欽定為御藥房供料、代製內廷中成藥。同仁堂獨承御藥近200年未有更換,可謂奇蹟。至今北京故宮博物院內仍保存著同仁堂製作的紫金錠等藥物。

清宮內廷的宮女、太監、侍衛等人員總數過萬,其醫療保健用藥自雍正元年一律由同仁堂提供。清宮要求所供藥材:產地地道、揀選純淨、質色兼優。每三個月進藥一次,不得延誤。清廷檔案記載道光二十一年(1841)第四季度,同仁堂藥商為內廷供藥150味、計重252斤7兩。

如遇緊急情況,同仁堂須火速供藥。在御藥房的一份呈報裡記載著:「奉旨急合御製平安丹入料……票傳同仁堂將所用藥味火速交進……」所署時間為二十四日辰刻(上午7點到9點),而同仁堂午時(11點到13點)便將藥材全部配齊,聽候檢驗。

中藥(Fotolia)
同仁堂因其配藥嚴格和顯著療效,1723年被皇帝欽定為御藥房供料、代製內廷中成藥。(fotolia)

數百年如一日,長期為宮廷供藥,其量之大、質之優、時之速、效之著,將同仁堂製藥歷煉達到了清王朝全國最高水準,清朝內廷時常越過御藥房而直接向同仁堂索要藥材,說明同仁堂的信譽度已經是非通常藥商能比的了。

同仁堂為皇家供藥初期,是先供藥,後領銀。因其信譽度越來越高,雍正年間,同仁堂獲得了先領銀後供藥的皇家特封權利,同時還可向皇上申請增調藥價。雍正年間,同仁堂曾奏領官銀四萬兩,乾隆九年(1748),曾奏請調高三分之一藥價。

但官撥銀兩只能用於宮廷製藥,不得納入同仁堂私營,也就是說,政府撥錢方便了同仁堂供御藥的流動資金周轉,但政府放錢並不是投資,更不是控股。而同仁堂奏請調價,清宮都將通過嚴格的程序調查,按照當時市價和稅法來決定是否同意調價。

這種做法也不是計劃經濟手段,而是出於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市場價格信息的獲取需要人工採信,買賣雙方才能建立良好信任關係。道光十七年(1837),道光皇帝恩准同仁堂「將藥味按仿時價加增」。也就是說,朝廷這個大買家對同仁堂已經完全信任了。自此,同仁堂生意如日中天,名財兩旺。

咸豐十一年,西太后的製藥直接由同仁堂輸送,光緒十一年六月,清太醫院抄存《同仁堂丸散膏丹配方》,同仁堂的藥品完全達到最高御用標準。當時長江以北的祁州中藥材集散市場,每年的交易額達2600多萬銀元,同仁堂為其第一大買商。(待續)

參考資料:

《炎黃春秋》:《樂氏家族與三百年老店同仁堂》
杜鵑:《「濟世養生」樂家同仁堂》
樂祟熙:《清平樂——樂家軼事》
慎思行:《同仁堂的300年:三次力挽狂瀾》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上個世紀50至70年代,發源於梧桐山的深圳河,被國際社會稱為中國的「柏林牆」。 對於數百萬渴望自由的人們來說,那裡是天堂與地獄的分界線。大陸50年代以後的各種政治迫害,包括屠殺、飢餓與貧窮,使民眾不得不想方設法逃離,當時香港幾乎成了最近的一處「天堂」。
  • 1941年12月8日7時,香港啟德機場上空,突然飛來幾十架飛機,緊接著一陣猛烈的爆炸聲響起,香港街面上、酒吧間電影院裡享受著生活的人們,望著遠處濃煙滾滾的天空,疑惑地抬起頭:「70%是防空演習,報紙上沒說戰爭已經逼近了呀。」
  • 抗戰時期的香港起到了物資運轉樞紐和巨額款項輸送渠道的重要作用。國民政府在港設有專門機關負責對外採購和對內輸入軍用物資。軍政部、貿易局、交通部、中央信託局都有駐港辦事處。抗戰初期,約75%的外援物質都是從香港經廣九鐵路運送到廣東和全國各地。九龍啟德機場每天都有定期航班飛往重慶運輸大量物資。
  • 現在的年輕人很難想像,大陸人以往買東西除了貨幣之外,還需要一種蓋上各類紅章的票證。一個燒餅2兩糧票、7分錢;一碗大米飯4兩糧票、8分錢;一碗素湯麵4兩糧票、1角4分錢;一個麵包4兩糧票、1角7分錢。票證的品種五花八門,幾乎有多少類商品就有多少類票證。其中僅糧票就有上萬個品種,面值大到一張一萬斤,小到一張半兩。
  • 中共的票證時代,除了沒有選票外,其它啥票都有。但最荒唐的要數糞票。因農民和「公家」爭搶人糞,中共居然石破天驚地發明並發行了糞票。
  • 香港爭取民主自由的運動可追溯到三十年前港人義救89六四學運人士的「黃雀行動」。「黃雀行動」始於1989年6月下旬直至香港政權移交前,香港商人、藝人、黑道曾募資千萬,前後將七八百名89「六四」人士成功從大陸救出,安全抵達海外,其中包括被中共內部通緝的趙紫陽次子趙二軍的妻女。
  • 誰拿走了絕密文件?令美國總統害怕的懸案,至今無解,卻終結了兩位美國高層人士的政治生涯。
  • 30年代初,在世界面臨著經濟大恐慌之際,希特勒及其所率領的納粹黨以改革者自居,大行國家社會主義,一時將德國的經濟推向高峰,創造空前的政績。但在納粹黨取得政權之後,亦露出殘忍的本性:發動二次世界大戰、屠殺猶太人,前後總共造成了數千萬人的死亡。
  • 每當莫斯科舉行大遊行,大閱兵時,沒有一個莫斯科平民見過國家領導人是如何抵達了紅場陵墓上的觀禮台。不過,這並不奇怪。很多人早已聽說過那裡隱藏著一條華麗的密道,連接著克里姆林宮與紅場陵墓,以及市內的許多其它建築。
  • 多年前,我坐在飛馳的汽車上,汽車在渡橋過海。窗外是蔚藍的大海,最上面舖著藍天,懸著白雲。我忍不住對正在開車的石山說道:「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著自然環境的香港!我每次到香港,都只是看到鋼筋水泥的大都市。」當時的我,暢快得就像一隻衝破牢籠的小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