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墨爾本悼念周梓樂 港生:難行但要行下去

2019年11月9日下午,澳洲維港(Victoria Hongkongers)在墨爾本為香港墜樓身亡的周梓樂發起悼念集會。(李奕/大紀元)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9年11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奕澳洲墨爾本採訪報導)當地時間週六(11月9日)下午,在墨爾本市中心州立圖書館(State Library)前,澳洲維港(Victoria Hongkongers)為香港離奇墜樓身亡的周梓樂發起悼念集會,淋淋瀝瀝的細雨中,近百名民眾為逝者默哀。

11月3日深夜,將軍澳發生警民對峙衝突,香港科技大學(UST)22歲的計算機專業學生周梓樂(Chow Tsz-lok)在將軍澳尚德停車場3樓墜樓,腦部受重創。最終在8日早上8時傷重不治身亡。警方否認梓樂的死亡與警方有關,但是港人不信任警方。有現場監控視頻顯示,事發時有黑衣人出現在現場。

2019年11月9日下午,澳洲維港(Victoria Hongkongers)在墨爾本為香港墜樓身亡的周梓樂發起悼念集會。(李奕/大紀元)

這是香港反送中運動期間,首例發生在衝突現場的死亡事件,這個年輕生命的逝去讓香港民眾的內心遭受沉重打擊。

週六下午3點過後,墨爾本近百名身著黑色素服的悼念者陸續來到現場,手持白色花束,靜默而立。他們神情凝重,心中的悲痛溢於言表。包括集會發言人在內,不少悼念群眾掩面哭泣。

活動主辦者潘女士說:「很痛心,他(周同學)是個很年輕的學生,香港科技大學是香港最頂尖的大學之一,能進去念書的都是我們的尖子生、年輕有為的青年……他本可以創造很多東西給我們。」

2019年11月9日下午,澳洲維港(Victoria Hongkongers)在墨爾本為香港墜樓身亡的周梓樂發起悼念集會。圖為活動組織者潘女士。(李奕/大紀元)

「但是他的生命在這一刻沒了……我們不希望再有下一個年輕人遇到這種事情,」說到這裡,潘女士哽咽難言,「六月以來,很多年輕的生命沒了,他們值得有更好的未來。」

「他的死亡有很多謎團,我們要找回真相,才可以為他討回公道,為他的父母伸冤。」潘女士說。

下午3點30分左右,人們有序地上前向逝者獻花,隨後為周同學默哀。

2019年11月9日下午,澳洲維港(Victoria Hongkongers)在墨爾本為香港墜樓身亡的周梓樂發起悼念集會。(李奕/大紀元)
2019年11月9日下午,澳洲維港(Victoria Hongkongers)在墨爾本為香港墜樓身亡的周梓樂發起悼念集會。(李奕/大紀元)
2019年11月9日下午,澳洲維港(Victoria Hongkongers)在墨爾本為香港墜樓身亡的周梓樂發起悼念集會。(李奕/大紀元)
2019年11月9日下午,澳洲維港(Victoria Hongkongers)在墨爾本為香港墜樓身亡的周梓樂發起悼念集會。(李奕/大紀元)

Jenny是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建築設計專業本科一年級學生,默哀結束後,她在港人自製的連儂牆上留下了自己的心聲:「這條路好難行,但我也一定一定要行下去。」

墨爾本大學建築設計專業本科一年級學生Jenny。(李奕/大紀元)

當被問及為何想要參加本次活動,她告訴大紀元記者:「這是一定要的。」 「這是第一個我們能夠看見的、確定的、和警察直接有關的死亡案件。」

Jenny表示:「已經五個月了,已經有不少人為我們犧牲了,很多離奇『被自殺』、『被失蹤』的事件,警察的暴力讓香港人十分憤怒。作為香港人,我一定要來紀念為這件事失去生命的人。」

對於案件的後續影響,潘女士表示,「更多的抗爭會發生,我們了解到,年輕人因為這件事情非常憤怒。」

潘女士認為,香港政府和親共人士正在挑起更多的暴力事件,企圖以此為由取消將於11月24日舉行的香港區議會選舉。

此外,潘女士為香港年輕人未來的處境感到很擔憂,「我擔心,對於香港年輕人的家國觀念,中國(中共)政府心裡面已經有一種想法,就是放棄這幾代年輕人。」

2019年11月9日下午,澳洲維港(Victoria Hongkongers)在墨爾本為香港墜樓身亡的周梓樂發起悼念集會。圖為主辦方搭建的「逆權展覽」。(李奕/大紀元)
2019年11月9日下午,澳洲維港(Victoria Hongkongers)在墨爾本為香港墜樓身亡的周梓樂發起悼念集會。圖為主辦方搭建的「逆權展覽」。(李奕/大紀元)
2019年11月9日下午,澳洲維港(Victoria Hongkongers)在墨爾本為香港墜樓身亡的周梓樂發起悼念集會。(李奕/大紀元)
2019年11月9日下午,澳洲維港(Victoria Hongkongers)在墨爾本為香港墜樓身亡的周梓樂發起悼念集會。(李奕/大紀元)

責任編輯:李欣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