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雲林授證表揚七位傳統技藝暨文化資產保存者

雲林縣政府為表揚對傳統技藝及文化資產保存有貢獻者,19日於縣府文化處迴廊舉辦「108年度雲林縣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暨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保存者授證典禮」共授證8項七位藝師。(廖素貞/大紀元)
人氣: 1073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9年12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雲林縣政府為表揚對傳統技藝及文化資產保存有貢獻者,19日於縣府文化處迴廊舉辦「108年度雲林縣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暨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保存者授證典禮」共授證8項七位藝師。分別是傳統工藝「剪黏-許清樹」、傳統表演藝術「昇平五洲園-林宗男」、「北港老塗獅白鶴獅陣-雲林縣老塗獅藝陣文化發展協會」、「龍鳳獅陣-吳登興」、「轎前吹-蘇仁義」;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燈籠工藝-林聰賢」、「龍獅製作技術-吳登興」、「大木作技術-劉鴻林」。

剪黏-許清樹藝師,水林鄉人,19歲就跟隨建廟大師林再興學習建廟技術,舉凡設計、泥塑、造型、剪粘、交趾陶及彩繪技藝樣樣精通,為板頭窯陳忠正藝師之同門師兄,參與新建、翻修寺廟超過200座,遍布全台各地。76歲高齡的他仍不斷學習精進,尤以擅長之泥塑剪黏技術更加發揚光大。

剪黏-許清樹藝師(右)接受縣長張麗善授證表揚。(廖素貞/大紀元)

轎前吹-顧名思義即在神轎前吹奏的樂者,由三支嗩吶、一面小鼓 一面單面鈸組成,四人一組,於沿途各寺、廟、宮、壇,在停駕、起駕時吹奏,每當嗩吶吹奏完畢後,轎前吹即接替演奏輕快的進行曲,在熱鬧中別有清音。蘇仁義,出身鼓吹世家,具傳統轎前吹才華,目前為北港集雅軒及開路鼓北威聲負責人,身兼北管集雅軒、南管汾雅齋館先生、嘉義城隍廟頭手樂師,在鼓吹領域上頗受各方肯定。

轎前吹-蘇仁義(右)接受縣長張麗善授證表揚。(廖素貞/大紀元)

「龍鳳獅陣」是台灣迎神廟會民俗活動的獨特藝陣,流傳至今已有上百年歷史,由一人扮演龍,手持龍珠、金印,一人扮演鳳,揮舞著翅膀,搭配手持寶珠的獅俑、威武的獅子,加上嗩吶、大鼓、銅鑼等傳統樂器,熱鬧的展現節慶氣氛。北港德意堂第五代傳人吳登興藝師,長期到校園社區教導民眾、學童學藝,甚至遠至東南亞傳授技藝,讓洋溢台灣傳統特色的龍鳳獅陣躍登國際舞台。

榮獲「傳統表演藝術」及「文化資產保存技術者」雙授證吳登興和家人共享榮耀
榮獲「傳統表演藝術」及「文化資產保存技術者」雙授證吳登興和家人共享榮耀(廖素貞/大紀元)

榮獲「傳統表演藝術」及「文化資產保存技術者」雙授證者吳登興說,從小就跟媽媽一起做花燈、獅頭,感謝一路走來媽媽及太太的支持,一起走過窮苦的日子,有一次因為錢都拿去買材料,媽媽只好吃泡麵,這一幕讓他非常的不捨!

大木作技術為木造寺廟建造、保存、維護不可或缺的技術,劉鴻林藝師出身木工世家,熟稔漢式木造建築技藝,具備施作、繪圖、落篙、指揮調度工班等能力,曾主持建造幾座大廟,更參與無數古蹟建築修復,是國內少有同時擁有文化部大、小木作傳統匠師資格,1990年主持水仙宮二度修復,曾先後完成四湖海清宮包公廟及笨港天后宮的新廟建築。

縣長張麗善表示,縣府非常重視文化資產保存及傳統技藝傳承,今天獲授證的每一位藝師及保存者皆為本縣重要的文化資產,共同努力於本縣傳統文化藝術及工藝的保存與傳承。雲林是臺灣地區廟宇最多的地方,因此發展出各式宗教工藝,藝師們堅守古法的頂真(purity)的工作態度,充分展現出雲林縣厚實的文化內涵,此次授證為表達對這7位畢生淬力鑽研並不吝傳承精采絕技藝師的尊崇。

轎前吹-蘇仁義(右二)、龍鳳獅陣吳登興(左一)與縣長張麗善(右三)文化處長陳璧君(左二)合影。(廖素貞/大紀元)
雲林縣政府為表揚對傳統技藝及文化資產保存有貢獻者,19日於縣府文化處迴廊舉辦「108年度雲林縣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暨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保存者授證典禮」下崙國小龍鳳獅陣與文化處長陳璧君及七位藝師大合照。
雲林縣政府為表揚對傳統技藝及文化資產保存有貢獻者,19日於縣府文化處迴廊舉辦「108年度雲林縣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暨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保存者授證典禮」下崙國小龍鳳獅陣與文化處長陳璧君及七位藝師大合照。(廖素貞/大紀元)

文化處長陳璧君表示,雲林這塊沃土不僅農漁牧興旺,人才輩出,各個鄉鎮都有在不同領域的傑出人士,為了讓本縣多元豐富的文化資產透過文化傳承能永續發展,特別在108年12月21日(六)舉行雲林人之夜的活動,將邀集所有旅外與縣內的雲林人站出來,一起用大家的雙手擦亮YUNLIN這個logo!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