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唐詩系列之十二

【品讀唐詩】熟悉而陌生的故鄉

作者:蘭音
明 周臣繪 《畫「閒看兒童捉柳花」句意》(局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094
【字號】    
   標籤: tags: , , ,

您知道大詩人李白的「詩仙」名號是怎麼來的嗎?據《本事詩》(唐孟棨撰)記載,李白來到京城長安,尚未成名,獨自住在旅店裡。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上門拜訪,驚歎於李白飄逸超群的風姿,於是請求欣賞他的作品。老人讀了李白的《蜀道難》,多次稱讚,直呼李白為「謫仙」。後來他又讀了《烏棲曲》,又歎道:「此詩可以泣鬼神矣!」

原來,關於李白兩句廣為流傳的讚譽都是出於這位老者之口,他就是賀知章。能夠慧眼發現李白的詩才,說明賀知章也非一般人喔!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詩人的傳奇與佳作。賀知章年輕時就以詩文揚名,是少數仕途順遂的大詩人,但是到了老年,他突然決定辭官回鄉。

這時,賀知章離家已有五十多年了,風度翩翩的青年才俊已經變成垂暮的老人了。他發現自己還能說一口流利的家鄉話,但是鬚髮早已斑白,且漸漸稀疏了。賀知章重遊家鄉,偶遇對面的孩童,還笑著問他,老人家,您從哪裡來呀?他不禁感嘆人世滄桑的變遷,唯一不變的或許只有家門前的一湖春水,微風吹來時依然蕩漾著曾經熟悉的波紋。

賀知章傳世的詩歌不多,但是他的代表作,幾乎是人人都能背誦的經典,比如寫下「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詠柳》,還有就是他晚年所作的兩首《回鄉偶書》:

其一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其二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清 錢慧安繪,賀知章《回鄉偶書》詩意圖。(公有領域)
清 錢慧安繪,賀知章《回鄉偶書》詩意圖。(公有領域)

詩境賞析

這組詩分別描寫了詩人初返家鄉和在家鄉遊歷一番後的所見所聞,抒發了久居客鄉、留戀故里的鄉情,其中以第一首更為知名。「少小離家老大回」,起句用少小、老大以及離家、回家兩組對比,高度概括了詩人大半生的經歷。年輕的時候背井離鄉,在外闖蕩,直到垂垂老矣,詩人才得以回到闊別幾十年的故鄉。再看看自己的模樣,卻是「鄉音無改鬢毛衰」。由於年齡老邁,詩人的頭髮花白而稀疏,但是一張口仍然不改當年的鄉音。他多年離家,心中卻無一刻忘記家鄉,只是不知道,家鄉的人是否還記得他呢?

前兩句詩歌,用平易直白的語言,刻劃了一位久經風霜卻牽掛家鄉的老人,那麼家鄉還是他當年記憶中的模樣嗎?「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此時的家鄉熟悉而陌生,曾經相識的鄉鄰,也大多逝去了。現在的家鄉,一代新人生活的地方,他們見了詩人,反而把他當成了外地人。那天真爛漫的孩童,是藏不住心事的,他見到了陌生人,就笑嘻嘻地脫口而出:「這位客人,您從哪裡來呀?」

從整首詩來看,結尾這兩句峰迴路轉,別有境界,堪稱全詩的經典。詩人欲表達久別故鄉、人生易逝的感傷,偏從一個活潑歡快的場景寫起;詩人本是故鄉的「主人」,偏偏被人誤認作「客人」,他用一個沒有答案的問句作結尾,流露出故鄉反成他鄉的感懷。這種寫法就像傳統繪畫中「背面敷粉」的技法,即在畫絹背面塗上一層鉛粉,將正面的圖畫形象襯托得更鮮明。它運用在詩文中,就是著力描寫客體以烘托主體,達到比正面描寫更有感染力的藝術效果。

第二首詩歌可以看作是第一首的續篇,抒發了物是人非、人世無常的複雜情感。「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起句含義與第一首相似,詩人反覆吟唱久別家鄉的身世,可見他多年來對家鄉是多麼的嚮往,這才一唱三嘆,不斷地敘說。但是通過和鄉人的接觸,他發現,自己熟悉的人和事逐漸消逝,昔日的時光也一去不復返了。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詩人的家在鏡湖邊上,他回到家看到門前的鏡湖,依然在春風拂過蕩起舊時的波紋。在詩人看來,在五十年的光陰裡,不變的或許只有一口鄉音和一湖碧水。而那湖水或許就是他在家鄉唯一的安慰,保持著他記憶中的樣子。

我們再回來品讀題目,《回鄉偶書》,「偶」說明這組詩寫得很偶然,但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所以它勝在語言樸實無華,情感自然真摯。《唐詩解》認為它「摹寫久客之感,最為真切」,《網師園唐詩箋》也説它「情景宛然,純乎天籟」,可見後人都給予了這組詩極高的評價。

賀知章像,出自《三才圖會》。(公有領域)

詩人背後的故事

史書中記載,賀知章性情曠達隨和,善談笑、好飲酒,再加上詩文寫得好,言談舉止都有一股超然出眾的風流氣質,為時人所傾慕。有位官員說,自己一日不見賀知章,就覺得自己成了俗人。賀知章的好人緣,讓他和許多盛唐名士成為好友。有關他的名號,也多以群體命名。比如,他與張若虛、張旭、包融合稱「吳中四士」,和李白、李適之等人合稱「飲中八仙」,又和李白、孟浩然、 王維等人合稱「仙宗十友」。

無論是詩歌、書法還是飲酒,賀知章都能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而他在仕途也非常順遂,三十多歲高中狀元,就擔任博士,後來歷任禮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太子賓客、祕書監等官職,在朝廷負責編書、教導太子等工作。賀知章在京城做官,一做就做了幾十年。直到八十六歲時,他突然得了一場大病,本已經不省人事,然而幸運的是他又奇蹟般活了過來。

闖過了一場生死劫,賀知章忽然看淡了功名,向當時的唐玄宗請求告老還鄉,並提出把京城的府邸捐出來做道觀,自己則出家做道士。玄宗不僅恩准他的所有請求,還把他的府邸賜名「千秋」,把他家鄉的鏡湖一角賜給他。賀知章離京的時候,玄宗下詔在城門設立帳幕,百官出動為他送行。另外,玄宗還親自寫下兩首詩為他壯行。

可能有朋友要問了,賀知章在京城的生活,可以說是春風得意了,為什麼捨得放棄一切,回家鄉做一個清修的道士呢?根據傳奇《原化記》的記載,賀知章原是一位頗具仙緣的奇人。相傳,他在京城府邸的對面,有一戶人家,一個老者經常騎著毛驢從小板門進出。五六年過去了,老人的容貌、衣服都沒有改變。賀知章很奇怪,就詢問附近的人,人們都說那老者不過是個市場上賣穿錢繩索的王老,但是賀知章斷定老者絕非凡人。

於是,賀知章一有空就去老者家裡閒聊。老者家裡只有一童子服侍,見賀知章來拜訪,就很恭敬地接待他。時間一長,兩人熟悉起來。老者說,自己精通修道煉丹的法門。賀知章當場表示要拜王老為師,還獻上一顆珍藏多年的明珠表達誠意。老者接過來,卻讓童子拿著明珠換燒餅。賀知章見了就不樂意了,心想自己送的是這麼珍貴的東西,老者怎麼不珍惜呢?

就這麼一想,老者已經察覺他的心思,教導他:「道術可以心得,不能力爭。你心懷慳吝之心,怎麼能修行呢?你應該到深山幽谷之中,勤奮、專心地修煉啊。」賀知章一聽,立刻醒悟。不久,他就向玄宗請求辭官了。原來賀知章經過高人點化,心生虔誠的修道之志,所以才會在大病初癒後,不顧老邁的身體,堅持回鄉修行。

回到家鄉後,賀知章看到家鄉的種種變化,感慨萬千地寫下這兩首《回鄉偶書》。其實我們現在看賀知章棄官回鄉的舉動,或許他並非出於單純的落葉歸根的傳統想法。修煉人的目標是返本歸真,回到天國世界裡真正屬於自己的家園。賀知章作這組詩,說不定也表達了回歸天上故鄉的願望,圓滿完成自己的修行呢!@*#

點閱品讀唐詩】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賀知章(公元 約659─約744),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是盛唐時期有名的詩人。他與張若虛、張旭、包融合稱“吳中四士”。他的寫景詩清新通俗。他和李白是好朋友,他們都是“飲中八仙”之一。
  • 兒童「笑問客從何處來」,本來天真自然而無深意,但這淡淡一句問話,卻重重地敲打在作者心上,引發出無限的感慨:自己非但老邁衰頹,而且反主為賓,似被故鄉所忘!個中悲哀盡在平淡一問之中。
  • 由於他們之間往來增多,賀知章漸漸地更加禮敬老人,兩人言談也逐漸深入起來,老人說了他擅長修道煉丹之術。
  • 如果要用一個聲音來代表夏天,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呢?是的,那一定是蟬聲了。碧綠的樹梢上,人們總能聽到蟬連續不斷的唧唧的鳴叫。有時候它很聒噪,吵得我們難以入眠,但更多時候,我們把它視為夏天的象徵。因為到了秋天,蟬就很少鳴叫了,也就有了「噤若寒蟬」這個成語。由於蟬獨特的生活習性,幾千年前的古人就樂於把蟬作為描寫或歌詠的對象了。
  • 當今的人們大多熱衷旅遊,藉此來放鬆心情,增長見聞。不過大家想過沒有,古代人對旅遊的興趣可不比現在人少。如果把李白、杜甫、蘇軾等幾位名人一生的行蹤做個旅行地圖,你會驚訝地發現他們的足跡遍及大江南北,走過的地方多到超出我們的想像!不過古人旅遊可不是為了娛樂,而是他們求知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而且他們一旦開始旅行,可不是幾天、幾個月就結束的,往往要花上幾年的時間,所以那時候的旅遊一般叫做「遊歷」或「漫遊」。
  • 今天的人們在總結傳統文化的時候,很喜歡做「四大」的概括,比如四大美女、四大發明、四大名著,不一而足。那麼朋友們,你知道中國古代還有四大名樓嗎,它們分別是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南岳陽的岳陽樓,還有山西永濟的鸛雀樓。這幾座名樓修建的初衷,有的是為某位貴族而建,有的是用於軍事防禦,但無一例外的,它們之所以能夠聞名遐邇,都得益於流芳百世的不朽詩文。
  • 「鄭公樗散鬢成絲」其實是一句反語;杜甫在之前寫給鄭虔的詩中曾說:「才名四十年,坐客寒無氈。」這樣有才學的人,卻被貶官到台州擔任司戶參軍。杜甫擔任的左拾遺也是從八品,所以才會拮据到「朝回日日典春衣」的窘迫境地。所以這首詩替鄭虔及自己鳴不平。「萬里傷心」與「百年垂死」,表面說的是鄭虔,這何嘗不是杜甫自身的寫照呢?
  • 閱讀古典近體詩,常可看到「得句」這個詞,「得句」是一種創作狀態,也就是創作時,在潛意識(下意識)中腦海裡閃現出一句詩(或幾句詩),可根據所得到的句子馬上創作一首詩或幾首詩,或記錄下來放入詩囊中。如謝縉「濡豪還自適,得句共誰論。」大意是「揮毫作畫自得其樂,得到的好詩句又有誰能夠分享呢?」
  • 古代詩人常借月光來表達對親友的思念。李白的詩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亦然。「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因為月亮的清輝是兩地共有的,所以這裡作者要贈送的是思念之情;因為相隔兩地,不能將這濃濃的思念親手送給你,那我們還是期待在夢中相見吧!
  • 王維《積雨輞川莊作》:「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其中「鷗鷺忘機」典故出自《列子‧黃帝》,也作者的修行感悟。白居易《放言》:「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辨物如此,識人亦然,不僅成了流傳千古的名句,還因此而衍生出了其它名句。如「路遙知馬力,歲久見人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