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瑞傳奇:奇遇聖母 藩王問道 三拒嘉靖

文/宋寶藍

明 張鈇畫《陸深願豐堂會仙山圖》卷。(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309
【字號】    
   標籤: tags: , ,

明朝嘉靖年間,少女苟瑞在山中遇到一位老母,吃下了一根奇草,開啟了傳奇的一生。明世宗嘉靖皇帝三次派人相請,最後一次,她預示了不久帝崩。明朝藩王與王妃以禮相待,為其建閣修祠。官員長途跋涉,向她請益。她未卜先知,每言奇中,在大明朝野留下聞世傳奇。

苟瑞,又名正覺,世人稱其為仙姑。苟家世代居住在觀國山之麓。苟瑞出生時,家中籠罩著一片紅光,同時出現赤芝的祥瑞景象。當她稍長大後,素日端莊靜默。村裡的女孩子見了她,都不由得肅然起敬。

山中奇遇 老母授奇草

嘉靖庚子年(1540年),苟瑞還是天真的少女,有一次登山採擷野菜,遇到一位老母,讓她吃下一根奇草,味道非常甘美。老母對她說:「以後可不會飢餓了。」話音剛落,老母就不見了。後來苟瑞曾說自己當時遇到的是聖母。

回到家後,她好像病了一樣。於是苟父請來道士,準備為她禳災。此時苟瑞忽然起身,與道士大談道法。消息傳開後,遠近的百姓都來探望她。有次座中有位儒者,苟瑞就與對方談論經史,人們更覺訝異。

自從苟瑞吃下奇草之後,幾乎不食人間煙火,只吃些梨子栗子,渴了就喝山澗的水,她居住在觀國山赤霞洞潛心修煉。當她得道後,不僅冰雪睿智,各方面學問都明白,能知曉過去一萬年,未來三千年之事,她預言的事都非常準確。後來事蹟越傳越廣,以致官紳名流、當朝帝王遣使接踵而至。

藩王問道 以禮相待

當時,常德(古稱武陵)的榮王、澧州的華陽王(朱宣墡)都敬神慕道,聽說苟瑞的事蹟後,特意為她修建了一座玉皇閣,並塑造了聖母像,華陽王妃也建造了聖母祠。華陽王派老宮女去侍奉她。

華陽溫懿王朱宣墡為世子時,曾說「先王(華陽莊靖王朱承爝)以境有至人,當禮之」,曾三次派去使者人叩迎苟瑞。苟瑞感念華陽王與王妃心地摯誠,於是下山前往澧州華陽王府。朱宣墡竭誠問道,苟瑞對他說:「忠君孝親,道之本也;修身齊家,道之常也;清心寡慾,道之基也。」

常德的榮恭王朱載瑾「青府久虛」,一直沒有王儲,太妃很憂心,於是派人叩請苟瑞。苟瑞說:「乙卯當生賢世主。」後來王府果然添了一位王子,即後來的榮定王朱翊鉁。榮恭王太妃病重時,王府也派人去請苟瑞診治,苟瑞僅用了幾味藥就醫好了太妃的病,十分神奇。

三拒嘉靖帝 微示帝崩之兆

明世宗朱厚熜也曾三次派人去請苟瑞入京。第一次派禮部尚書顧可學,修書邀請遭拒。第二次派順天府巡撫王大任駐襄陽指派專使傳達御旨。王大任向澧州、石門連發兩道公文,請苟瑞入京,再次被拒。第三次,王大任親臨澧州,苟瑞下山去澧州府見他,婉言辭謝,「公代天宣化,何不薦賢而薦女流?」當時她還「微示以攀髯之兆」,「攀髯」為哀悼皇帝去世的意思,暗示了明世宗不久將會駕崩。回山之前,她留下一首詩《答朝使》,詩文曰:

「辟穀修行數十年,蒲團坐破自悠然。栗芝和葉連根煮,枕石棲霞帶景竄。

兩幅布袍身上掛,一輪明月枝頭懸。賢侯若問真消息,太極圖中一個圈。」

次年,明世宗就駕崩了,苟瑞終是沒有前往京城。

勸人向善 勿要作惡

苟瑞未卜先知,談起福禍之事,事後常常應驗。所以來見她的人絡繹不絕。很多人向她施米,由於實在太多,沒有地方可貯藏,她或是送給僧人,或任由貧者自行裝走。但隔天,裝米的地方又盈滿了糧米。

苟瑞與客人談話,一席話能使客人茅塞頓開,心中明朗,所以人們都是喜悅地離去。但是時日一久,苟瑞厭倦了喧囂吵雜,或許天機不可泄漏吧,忽然一天她不再說話了。只是日夜閉關誦詠,人們也難以見到她。所以後來,來者漸漸地減少了。

後來當有人向她頂禮,非要見她一面時,苟瑞也會接待對方,但所說的都是一些隱語,絕對不談福禍之事。所談內容,也惟是勸人向善,勿要作惡,或令人冥心思過、懺悔,令人真心實意地行善積德,以此助人獲得解脫。

只重官運 二位官員的悲劇

有一位丁太學將要到吏部應選,於是去問苟瑞前程。起初苟瑞沒有回答他。丁太學強迫她指點迷津,她說:她說:「不必問我,你家堂上父母年事已高,為了盡孝道即使是仕途都可抛棄,何況利益這種小事?」

丁太學在吏部應選結束後,領著郡裡幕僚去赴任。這時他聽到家裡傳來的訃告,卻隱瞞消息,還買了艘船趕去赴任。然而船行不到數里,忽然颳起一陣大風掀翻了船,丁太學一家六口全都葬身魚腹。

另一位官員易明經到某縣任縣令,他的母親去世了,他卻謊稱是妻子的母親去世了,將棺柩放在寺中不守孝,照常當官處理政務。他曾在家鄉侍奉過苟瑞,於是寫了一封信向她詢問前程。苟瑞也沒有回覆他。不久之後,易明經在大樹下乘涼,樹上有毒蛇爬下來盤住他的脖子,將其咬死了。

後來苟瑞常舉這個例子勸人不要作惡、追名逐利,勸人行善。

苟瑞在赤霞洞修煉,她活了近百歲,後來作了一首《飛升詩》成仙而去,曰:「我去之日,我來之年。舉手相謝,白鶴翩翩。」(另傳《飛升詩》云:「我來之日,白雪飛飛,我去之時,白鶴翩翩。」)

參考資料:
《澧紀》
《耳談》卷一
《澧遊記》
觀國山記》@*#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們說:「賈逵不是用體力耕田,獲取收成,而是用嘴講授經典史著,用舌頭來『耕種』啊。」從此舌耕成為教書人的代名詞。
  • 中國民間傳說,當上天決定降瘟時,會出現五位瘟疫使者,或疫鬼,奉命行使散瘟職責。他們將瘟疫散在何地,哪一帶就會出現瘟疫。根據一些記載看,並不是所有人家都會遭到瘟疫肆虐,有些家門他們也不敢進去。
  • 現在一般認為吃過年夜飯過了年才長一歲,為什麼俗諺說「吃過冬至湯圓長一歲」呢?這說法有根據嗎?是有根據的,而且源遠流長喔!
  • 千金之子修道的故事,在東方不乏記載。史上有不少皇族貴族,雖坐擁人間無盡富貴榮華,依然對探索人生意義、返回天國有著無限的神往。
  • 傳說大禹治水留下的海眼,在江陵縣城的南門外就有一個。「海眼」有龍、各種神獸或神靈鎮守,不能輕易移動、打開,否則海水就會倒灌陸地,形成洪水災害,江陵城就發生過這樣的事。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傳》中有同樣的記載,說秋天時,龍在絳地的郊外出現。史載中第一位「豢龍氏」是董父,是黃帝的後裔。在《九州要紀》中有提到:「董父喜歡龍,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龍,於是他成了豢龍氏祖先。」那麼豢龍氏職掌什麼工作呢?董父豢龍成功後,據傳他與龍一起升天!
  • 唐總督只信鬼話勘案,不重證據,差點造成一樁冤案;而江蘇司郎中紀容舒與刑部主事余文儀,雖遇奇事,仍盡忠職守,詳實勘查案件,最後讓一樁沉冤得以昭雪。
  • 老人收到的一百兩,其實是從商人的箱子裡拿出來的,而招待老人的酒席,是典當商人的背心付的錢。但這位江西術士如何辦到的?這就無人知曉了。
  • 燕子在人家屋梁上結巢,如果有一年燕子不來了,那就是有大的變化要發生了。人們認為有燕子來,是吉祥的象徵。燕子身形雖然嬌小,但有些燕子確實是有來頭的,在他們身上,也曾展現給人豐厚的中華文化內涵的神奇。
  • 人怕鬼?還是鬼怕人?有道是「君子行正氣,小人行邪氣」,擁有正直的氣概,連邪鬼都得懼十分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