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邏輯、科技和認知:中國古代VS西方近代

李旭彤:挖掘五千年文明驚世寶藏(12)

人氣 600

7.3 基於信息傳遞的認知域討論

信息這個概念極大地簡化了這個問題的討論。對於一個基於近代科學的認知體系,有一個最基本的前提:認識者與被認識者之間要有信息的傳遞。在這個前提下的認知域主要受到三方面的限制:個體人接受信息,個體人對收到信息的處理,個體人之間信息的交換。

上一節中的第三、四、五認知分支認識者和被認識者都存在信息傳遞,因此都可以認為是在一個認知域內。這裡稱之為經驗認知域或信息認知域。當今主流的科技都屬於這個認知域。

7.3.1 個人認知域問題

認識者是否需要接受來自被認識者的信息構成了人類認知的第一個分類邊界。這個邊界與上一節中是否可區分認識者和被認識者相一致,可區分認識者和被認識者,就需要兩者之間有信息傳遞,否則不需要信息傳遞。

個體人接受信息的五官在不同的人群、種族、地區和歷史階段等方面會大同小異。大同是指一般認為生理正常的人都具有的五官的感知,即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小異可以是指不同人感官能力的差異和少部分人生理上五官不全的。

除此之外,一般被稱為第六感的直覺、傳統中醫內景功夫、反觀內視、傳統心理學的內省,中華上古時期的三兆、三易和三夢之法等個體差異就非常大。另外更特異的是修煉佛家功夫得到的五通,修煉道家功夫得到的九九八十一層法眼等。但是這些,都被近代科學所排斥。原因之一,是因為無法理解這些認知方式中,信息是如何傳遞的,或者是認為這些認知方式不存在信息傳遞。

相對於經驗、實證、理性來說,一般把沒有信息傳遞的認知稱之為直覺或本能:人們並沒有獲取每個對象的經驗信息,因此也無從做出理性的分析判斷,認識者好像有一種內生的認知,或者說是本能。近代對直覺的研究,也是想方設法找到以前不能理解的信息傳遞、處理方式,如腦細胞對磁信息的直接感知研究等,排斥直覺或本能原本的認知含義。

中華傳統的占卜和與之相結合的陰陽八卦理論是另一種無需與被認識者有信息交流的認知方式。人們只需使用各種不同的占卜方式生成卦象,然後根據陰陽理論就可推論被認識者的情況。因此近代科學認知觀念中,也同樣排斥這種認知方式。

人對不同的感官信息有不同的處理。如視覺信息會產生人們的理性思維,擁抱和接吻這樣的觸覺可滿足人們的感情需求,味覺可幫助人們辨別食物,聽覺可愉悅人的感情和在個體之間傳遞信息。

前面的章節討論過,近代科學的一個基本特徵是把各種不同的感官信息轉換為視覺信息,或者把各種不可感知的能量存在形式轉換成可觀察的視覺信號,這樣就突出了人們的理性思維和認知。絕大多數近代實驗科學的重大突破都是發現或發明了一種能量轉換裝置,把非視覺的、或人肉眼不可見的能量存在形式,轉換成肉眼可見的信號,換句話說,就是在不斷提升人肉眼的觀察能力。

這種基於視覺的認知方式勾畫了近代科學的基本認知域。與此同時,也抑制了基於其他感官的認知,摒棄了第六感等未知感官的認知。

中華傳統文化,也可以說是一種修行的文化,注重人內心的修養,注重內省。孔子的弟子曾參說:吾一日三省吾身。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可以增長智慧,甚至是直接獲取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使用的思維方式主要基於感悟、領悟,以及陰陽五行的推演。而這些都不是以獲取信息為基礎的,因此與近代科技應當歸屬於不同的認知域。

7.3.2 人類認知域

在針對個人的認知域限制之上,人類認知又進一步受限於人類個體之間的信息交換。從信息傳遞的角度,個人認知的信息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可傳遞給他人的信息,另一類是不可傳遞給他人的信息。

可傳遞給他人的信息還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還可再次傳遞給他人,或者說具有可傳遞性;另一個類是不可再次傳遞給他人的信息。信息在人個體之間的可傳遞性,含義是A的認知信息傳遞給了B,B又傳遞給了C,等同於A傳遞給了C。

個人之間的信息傳遞方式有多種,如握手、擁抱、眉目傳情、談話、文字通知、繪畫、雕刻、香水的氣味等等。不同的感官都可以用來交換信息。有些個人獲得的信息無法用這些方式來傳遞,如某些個人內心難以表達的思緒、感受等,某個人接觸到的、完全不可重複發生的、完全沒有相同或相似的事情等。

個人之間信息交換具有傳遞性的例子有:A告訴了B一句話,B再轉告給C,則相當於A告訴了C一句話;不具有傳遞性的例子有:A通過對B的擁抱表達了對B的愛意,B通過擁抱C表達了對C的愛意,則不能說等同於A擁抱C表達了對C的愛意。

語言是人類個體間傳遞信息的主要方式。按照目前語言學的定義,語言是一種符號系統,是通過系統且組合複雜的符號傳達包羅萬象的意義和情感等內容的交際工具。這些符號可以是聲音、視覺空間符號、觸覺空間符號、人們的肢體動作,乃至氣味、味道等。如很多動物可以用氣味來進行溝通,而人類則主要用聲音和空間符號。對於一些有感官缺陷的人,則主要用手語、盲文等。一些特殊的人群,如佛道的修煉者,則還會用手印、直接的思維傳感等。

不同表達形式、不同符號系統可以表達的信息內容不同。如舞蹈和歌曲可以抒發感情,自然語言方便敘述事情,數學語言適於推理等。不同個人對同一種語言的掌握程度也可不同。文學家可以寫出傳頌千古的著作,而訥於言語的人甚至難以表達對親人的愛意。

一般來講,任何一種語言都介於完全可傳遞和完全不可傳遞兩者之間,如一些舞蹈和樂曲幾乎可以在所有的人群中傳遞信息,漢語可以在懂漢語的人群中傳遞,密碼只可以在掌握密碼的人群中傳遞信息,而某些兩個人之間約定意義的符號,則只能在這兩個人之間傳遞信息。

可在一定人群內傳遞信息的語言可把個人的認知變成這個人群的認知,個人的認知就可以累積起來,因此極大地擴展了這個人群的認知。如果語言的表達能力強,覆蓋的人群大,存在的時間長,則這種語言覆蓋的人群中累積的認知就多,就可以達到更高的文明。這是創造人類輝煌文明的必要條件。

因為人類個體之間信息傳遞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導致了不同人類群體認知的多樣性和複雜性,以及在時間和空間中的沉澱,從而形成了不同民族、種族、區域的文化習慣。

如果個人的認知信息不能傳遞給其他人,則不能稱之為人類的認知。另一方面,語言在傳遞個人的認知時,會有所過濾,並且覆蓋範圍越廣者,往往表達的內容可能越狹窄。當人們專注於某種有特殊表達能力的語言時,往往會排斥、抑制其它種類的語言,從而在整個人群中,某種認知會極大加強,其它種類的認知甚至會消亡。當今社會,基於邏輯實證的近代科技昌明,而其它認知域衰亡,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綜上所述,當今人類個體的主流認知域首先局限在了存在信息傳遞的認知範圍內,其次,近代科學又局限在基於視覺信息和邏輯學(數學)的認知。並且由於極大強化了視覺信息的獲取和符合邏輯學的傳遞,從而抑制或摒棄了其它方式的信息獲取和傳遞。而在這種主流認知方式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個人認知和認知信息的傳遞方式。人類的各種認知域是多樣和複雜的,在近代科技認知域之外,還有無比廣闊的空間。

圖7.2 是上面討論中給出的人類認知域的基本圖譜。(李旭彤提供)

近代科學可以說是以物理學為先導和動力發展起來的。物理學率先採用了邏輯實證的方法,無論哲學家對這種方法有何種批判,但是這個方法本身現在似乎已經成了一門學科是否為科學的判斷準則。在物理學的基礎上發明製造了一系列的探測、顯示儀器,把一些肉眼不能看到的事物變成能看到的信息,這些儀器成為了其它學科發展的前提條件。這樣發展起來的科學體系無疑是在:人類認知—》有信息交流的認知—》可傳遞的信息交流—》視覺信息和理性分析這個認知域中。

在這個路徑上的近代科學發展出了分科而治學的體系。如同樣是物質粒子,在宏觀層次研究歷次間相互作用的,叫物理學,在分子層面的,叫化學,在原子層面研究物質個體的叫原子物理學;研究生物個體的,稱之為生物學;研究生物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的整體體現的,稱之為生態學;研究個體人的,稱之為醫學或心理學等;研究人之間相互關係的整體體現的,稱之為社會學,如此等等。

近代科學把不同層面的個體和其間的相互關係都用不同的學科來研究,形成了近代科學認知域的各個子域,這些子域是近代科學局限性的根本來源。

7.4 認知域與社會文化、文明的形態

從前面幾個章節的討論我們看到,中國古代和西方兩種社會文化、文明形態的區別如此巨大,其根源在與這兩種文明和文化發展過程中,取用了兩種不同的基本認知域,從而形成了不同的思維邏輯。

對照如下中國古代和西方的一些不同之處,可以看出,這些不同基本上可以從各自不同的思維邏輯得到解釋。內向、相生、循環的陰陽之易思維產生了諸多中華傳統文化的特點,外向的亞里士多德邏輯產生了西方社會的文化特點。

中國古代 西方
整體,全局 分析
多點,寫意 單點,寫實
循環、相對的時間概念 無限延續的絕對時間概念
定性 定量
善於研究人、生命、社會 星體、機械、單個物體運動
集體、整體性,個體之間密切的關係 單個、獨立自由的個體
同時考慮多種因素,循環、質變 隔離物體,單個因素,線性漸變
相互依賴的個體和固定的社會關係 分立的個體和社會契約、規範
全局的理性和局部的非理性 局部的理性和全局的非理性

在這兩種不同思維邏輯的指導下,形成了不同的語言文字,對人體、生命、萬事萬物的不同的認識,進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形態。

探究中西兩種文明的源頭,可以發現他們都存在一個人神共存的時代,或說神話時代。那個時代產生的文明應當有很多,但是唯一一個一直留存下來,維持到近代的就是中華文明。所以近代以前,中華文明還保留著很多神話時代建立的文明基因,以及根據這種基因生長的文化傳統。

按照現存的古籍記載,西周之後流傳下來的《易經》是周易。而這種以周易因為基本內容的《易經》在這之後的近三千年中華文化發展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被後世儒家尊為眾經之首,大道之源。除了佛教傳入中國後對一些人文道德觀念的影響之外,人們逐步建立了基於陰陽之易的思維方式,因此文字、醫學、建築、軍事、武術等社會的各個方面都與《易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形成了一個有共同內核、結構分明、長期穩定的文明體系。

只是在漫長的實踐中,在這個內核上積累了太多的文化習俗,掩蓋了這個內核的作用和文明的內在結構。近代以來,受西學東漸的影響,人們在想清洗文化淤泥時,連同這個文明的內核都被一同放棄了。

西方文明經歷了一次次文明的斷續,每一次恢復都失去了原來很多的文明基因,到近代科學的發展和工業革命的興起,在世俗社會方面,從思維方式、文化承傳都經歷了從神的角度向人的角度較為徹底的轉變,從而形成了世俗文明與宗教相互獨立,而又並立共存的社會形態。

在世俗方面,在近代邏輯發展的基礎上,各種學說、學科逐步發展,進化論回答了人類來源的問題,人本論去除了人的神聖光環,資本論、財富論確立了社會發展目標和動力。近代科技能夠讓人們在一定目標下改變物質世界。

這一切,使人從思想、認知層面自成一體,脫離了與神的關係,對神的依賴。所有這一切又加強了外向的思維方法,從而使人們不去向內思索生命的本質含義。相對於中華文明的自持和內斂,形成了一種外向文明。

英語等語言的發展過程,走了類似的認知路徑。英語語法中,有詞法、句法、文法等各自不同的規則體系,經過幾百年的發展,這些體系各自都已經相當完備。與之相比,漢語、漢字已經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但是卻沒有發展出這樣的體系。所以近代以來,不僅有人認為漢語是一種原始的語言,終究會過渡到英語這樣類型的語言。而且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之下,漢語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用白話文取代了文言文和白話文的雙軌制,用拼音(羅馬拼音和注音等)取代了「直音」、「讀若」和「反切」,用形意不通的簡化字取代了形意相通的正體字,甚至為漢語強行加裝了一個基於西語語法體系的漢語語法。因此漢語已經從一個規則極其自然、簡單,容易掌握,表達能力又極其強大的語言變成了舉世公認難學、難記的語言。

實際上,漢語採用了不同的思維邏輯,屬於另外一條認知域。漢語的字法、詞法、句法和文法都是相同的,有內在一致的邏輯。只是在漫長的發展歷史中,很多東西已經失傳,沒有失傳的部分,也因為與近代主流觀點不同,而被主動拋棄。

與漢語漢字的情況類似,中華古文明是走了一條與當今主流思維、科技不同的認知路線,醫學、藝術、建築等等,都與近代思維、科技不同,也屬於另外一種認知域。在這個認知域中發展的人文科技,有些已經失傳,有些雖然存世,但是已難以被人們理解和掌握。如果要能理解這些被雪藏的文明成果,就需要突破當今主流思維的束縛,從一個更為基本的角度看待人類的認知。

中華古文明有歷史記載的可追溯至五千年前。中國古文明現存有詳細文獻、實物的是商朝。在此之前,雖然有記載,但是多數文明成果已經失傳。如三易中,只存世有周易,連山、歸藏已經失傳。在近代歷史學學術思想的影響下,因為缺少實物證據和當世的典籍,中華上古文明的存在甚至都被人否認。

與當今幾乎所有語言使用的拼音文字不同,漢字本身就是容量足夠的信息載體,漢字本身就記錄了足夠多的歷史信息。雖然有這些文字構成的典籍沒有流傳下來,但是漢字本身卻一直沿用至今。從《易經》、《尚書》、《詩經》、《春秋三傳》等文獻和出土的竹簡、金石銘文來看,至少在西周以後,漢語的字法、句法和文法就是統一的。春秋戰國的五百來年,各個國家文字書寫有了變化,但是又被秦始皇統一了。

在過去的三千年中,雖然在形音、轉注、假借方面,漢字有較大的變化,但是漢字的核心、基本結構並沒有變化。如果按照史書記載,漢字是五千年前倉頡所造,那麼漢字本身一定蘊藏著這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歷史。我們能夠揭開倉頡造字之謎,也就可以挖掘出其中蘊藏的中華上古文明史。(待續)

(大紀元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責任編輯:李同心

相關新聞
李旭彤:挖掘五千年文明驚世寶藏(4)
李旭彤:挖掘五千年文明驚世寶藏(5)
李旭彤:挖掘五千年文明驚世寶藏(6)
李旭彤:挖掘五千年文明驚世寶藏(7)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