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酷藍天》影評:發人省思的二戰紀錄片復刻版

文/伊恩·肯(Ian Kane)翻譯/周婉晴

人氣 329

片名:《冷酷藍天》
導演:埃裡克·尼爾森(Erik Nelson)
評級:NR(沒有定級的電影)
時長:1小時12分鐘
首映日期:HBO 2019年6月6日
評分:5星(最高)

美國波音的B-17重型轟炸機被稱為「飛行堡壘」,它們能在嚴重受損的情況下設法著陸——前提是尚有餘力返回家園時。但有些時候,這些體積龐大的飛機需以極相近的間隔飛行,冒著撞機的風險而最終可能導致機毀人亡。

《冷酷藍天》(The Cold Blue)是導演艾瑞克·尼爾森(Erik Nelson)拍攝的一部發人省思的紀錄片,由記錄美國第八航空隊(the Eight Air Force)成員英勇事蹟的多段鏡頭修復後混合剪接而成。這些成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飛往德國領空執行了極其危險的空擊任務。影片中展現出卓越的英雄主義,和當今憤世嫉俗和沽名釣譽的社會氛圍相比,可能令人難以置信。

影片主要使用了集導演、製片和編劇於一身的美國忠誠愛國者威廉·韋勒(William Wyler)所拍攝的鏡頭,韋勒曾是1959年電影「賓虛」(Ben-Hur)和1939年電影「呼嘯山莊」的導演。影片中還使用了一小隊電影攝影技師拍攝的鏡頭,他們和韋勒都曾是第八航空隊的隨隊成員,拍攝了多名空軍飛行員在一架名為「孟菲斯美女號」(Memphis Belle)波音B-17戰鬥機上執行任務時的場景。除了使用攝於70多年前的歷史鏡頭,尼爾森還從靜態攝影和扣人心弦的旁白敘述,盡可能的還原事件的細節。

那些曾經的犧牲

這些強悍有力、毫無誇飾的空中戰鬥機,不僅駕駛起來十分危險,坐起來也十分令人難受。很多退伍空軍都回憶稱,在少見的「好天氣」裡,機內均溫是20攝氏度;而在其他時候,機內溫度最低可降至零下60攝氏度。

與執行夜間任務的英式戰鬥機不同,美國空軍在二戰中的任務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投擲炸彈,還要不停的躲避地面德軍針對他們而佈下的防空炮彈。執行這一任務是非常艱苦的,韋勒的一名攝影師就在一次拍攝中慘遭射殺,韋勒本人也失去了一隻耳朵的聽力。

韋勒是一位出生在阿爾薩斯的猶太人(阿爾薩斯當時屬德意志帝國,今屬法國境內)。他於1920年代來到美國,1942年投身美國空軍,獲得了陸軍少校的頭銜,共計服役三年。在執行與德軍對戰的多次危機四伏的任務中,給予了他和他的團隊拍攝紀錄片的絕佳機會,早期命名為:「孟菲斯美女號:飛行堡壘的故事」(The Memphis Belle: A Story of a Flying Fortress)。

如今,這部經重新復刻、重組珍貴片段的影片,已於2019年5月23日上映,並於6月6日在HBO電視台進行首映,這一天恰好是諾曼地登陸的75周年紀念日。

火燒眉頭時的鎮定

一架波音B-17戰鬥機平均執行任務的時長為11小時——飛到指定目的地要開5個半小時,飛回來再用5個半小時,當然前提是執行任務者得以生還。

駕駛「飛行堡壘」的年輕飛行員們平均年齡僅為19-25歲。他們都是虔誠的信神者,並有親人在家鄉守候,期盼有朝一日能榮歸故里。但不幸的是,他們人均執行任務的次數在25次以上,整體生還率在25%以下。

團隊的成員們需要做的是,先飛數百英里抵達目的地,投擲兩噸重的炮彈,然後以最快速度飛回大本營。他們在投擲炮彈時要盡可能的精準,他們通常能做到。統計顯示,他們投擲的炮彈約三分之一落在了離指定目標1000英尺內,這便是他們重壓之下展現出非凡意志力的證明。

影片以過飽和的色調展現出近乎夢幻的氛圍。我們看到了美國空軍簡報室的內部環境,打擊德軍的目標被極其精準地標示在地圖上。我們還看到了飛行員們如何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裝扮他們的飛機——流露出小夥子們試圖緩和陰鬱氣氛的人性的一面。

《冷酷藍天》是對第八航空隊2萬8千名為國捐軀的成員們的禮贊,其中包括攝影師哈樂德·坦南鮑姆(Harold Tannenbaum)。紀錄片中,倖存的第八航空隊成員們認為自己的英勇行為不值一提,體現出的謙遜態度令人驚歎!

這部影片的重要意義在於它記錄了1940年代愛國主義的精神風貌,將飛行員們謙遜而無私奉獻的美德,通過細節栩栩如生的展現在我們面前。

作者簡介:

伊恩·肯(Ian Kane)是來自洛杉磯的電影製片人和作家。欲瞭解更多,請訪問:DreamFlightEnt.com或:Twitter.com/ImIanKane

原文Film Review: ‘The Cold Blue刊登於英文大紀元。

責任編輯:茉莉

 

責任編輯:茉莉

相關新聞
《108悍將》影評:一流戰爭片 絕非好萊塢的專利
《狙擊獵殺:救援行動》影評:寫實呈現救援難度的出色軍事片
《決戰中途島》影評:二戰經典戰役精采還原!
《決戰中途島》影評:向真正的戰爭英雄致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