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立國原則之廿一: 強大的地方自治

font print 人氣: 716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9年02月13日訊】(希望之聲廣播電台《美國史話》製作人方偉綜述)美國建國先父們的第二十一項立國原則,似乎是很多國家不太看重的東西,但是美國國父們認為,強大的地方自治政府,是保衛人民自由的基石。

各州,包括縣政府、鎮政府、學區,這些強大的地方自治是保證人民自由的關鍵。國父們這裡的概念就是,人民要自己去解決自己的問題,而不是把問題推給高高在上的政府去解決。

自家農場出的問題自家解決;學區出的問題學區老師、家長解決;市裡發生的事情由本市解決;本縣的事情本縣內解決,到州、到聯邦……這樣,全體國民都能保持一種自主的、積極的義工心態(Voluntarism), 就是我們自己有責任解決自己身邊的問題和自己的問題。

國父們在二百年多年前就意識到,權力在它的演化和行使過程中,很容易向中央集中,所以他們的原則就是,憲法就要限制權力「自然」向中央政府集中,以免毀掉基層民眾自己參與和解決公共事務的積極性。國父認為:中央政府的權力是有限的,地方政府的權力是無限的,以保證地方政府的權力。因此地方官實際享有的權力其實更多。

聯邦政府管什麼呢?它只管和整個國家相關的事情,比如國防、外交這樣的國家大事,而不應介入老百姓的具體生活。在國父們看來,聯邦政府要小,因為本來就沒有給它那麼多的事情做。州政府管什麼呢?管民法、民權、警察、治安、人民生活的一切,都應該由州政府以及州以下的政府管理。因此憲法明確,國務大事歸聯邦政府管,民生問題統統由地方管。

當初是這樣的設計,聯邦政府要小而精、要省錢,但是現在美國聯邦政府一點都不小了,花的錢也是全世界數額最大的,其中包含著兩大巨額費用,一個是軍隊,這個是聯邦政府該花的;第二個就是社會福利,美國的社會福利很龐大,是軍費的三倍還多,占到政府總花費的60%以上!所以現在美國聯邦政府已經演化成一個龐然大物了,幹的事與花的錢都已經遠離當初美國國父所設計的那樣一個政府了。

回到第二十一條立國原則,美國的活力、人民的自由,都是來自強大的地方自治和人民自治。

(轉載自希望之聲廣播電台)

責任編輯:張憲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第十九項美國立國原則是要求界定和限制政府權力,認為政府只應具有精細界定的有限權力,其餘的則為人民所保留。
  • 《蔣中正(蔣介石)日記(1948—1954)》新書日前於國史館發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社長暨前國史館長呂芳上指出,這是一部罕見的國家領導人日記。
  • 幾年前看到旅居美國的阿陀一篇關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驚心動魄的南中國知青偷渡潮》一文,該文寫得深入細緻,氣勢恢宏,且數據清晰,把當年的知青偷渡重現眼前。作者不是卒友,但能寫出如此佳作,可見其寫作功力深厚。但一篇好文有時也會有爭議的地方。我個人與作者有不同的意見不吐不快,因此在這裡提出來,讓大家討論一下。
  • 在當年那個迫使大量人民「起錨」、「督卒」、「較腳」、「著草」——等同逃亡的大時代裡,並非所有人都會一走了之的,所有成功的逃亡者都必須具有活躍的思想。在當年的那個時代背景下,一個思想僵化,中紅毒甚深的人,即使他們不是那個制度的得益者,他們也不會對那個極權制度產生懷疑,進而產生叛逆之心的。
  • 1979年以前,每當清明和重陽這兩個香港法定的假期前後兩週,香港政府都會開放邊境的墳場讓香港市民前往拜祭親人。每當這兩個節日,前往邊境的人很多。在彎彎曲曲窄長的界河梧桐河南邊各個大大小小的山坡上,人山人海,一個小小的沙嶺墳場,能有幾多真正的參拜者,來的人大都是在各個不同時期「起錨」成功的人。
  • 熱帶亞熱帶沿海潮間帶的常綠闊葉灌木群落——紅樹林。(公有領域)
    在香港大部分的知青都是當年的「起錨」客,「起錨」本指船舶開航的意思,但在那瘋狂的年代,在一群特定的人群〔廣東知青〕中,卻有另外一個意思,在廣東當年一提起這一專有名詞,人們都知道那是指偷渡。「起錨」是一種賭博,參與者要押上自己的前途與生命,那時參與這個賭博的廣東知青為數不少。有的贏了,有的輸了。
  • 在漆黑一片的茫茫大海中,那些敢於用繩子把彼此的身體連起來,以示在大海中互相照應、互相扶持的例子原來並不罕有。那些把彼此的生命連在一起的人,不管是兄弟姐妹、夫妻還是朋友,在以後的歲月中,在人生的大舞台中往往都能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 最近我訪問過幾位插埸的知青,他們都說當年如果插埸的知青逃亡失敗被押解回場,農場都會為他們搞一場「歡迎會」。在批鬥會上他們挨幾下是很平常的事,毒打的事不常見,但不是沒有,如果在批鬥會上表現不好,態度不好,或者平日與人積怨,又或者平日表現不好,就會多挨幾下。
  • 文革時期當局為了堵截偷渡潮,採取了一系列嚴防措施,然而逃亡者為了能成功起錨,也奇招迭出,真乃五花八門,八仙過海,各顯神通。1979年初,改革開放還未開始,我班女生鄺女士,時已32歲,厭倦了在農村當赤腳醫生,與丈夫一起把從黑市買回來的護照貼上自己的照片,由於精心製作,幾能亂真。
評論